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陳如江 頁數(shù):225 字數(shù):154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花間詞之名得之于趙崇祚所編《花間集》,此書編成于五代后蜀廣政三年(940年),是一部最早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晚唐五代文人詞的總集。全書共收錄了以溫庭筠和韋莊為代表的十八位詞人的五百首詞作。其中除溫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人與蜀地無關外,其余十五人或是蜀籍,或流寓蜀中,或仕前、后蜀,均與西蜀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lián)系,因此亦可以把他們稱為“西蜀詞派”。歐陽炯在《花間集序》中說,花間詞乃是供“繡幌佳人”在酒筵舞席上遣興娛賓之用的,因此它上承南朝梁代側(cè)艷詩體之傳統(tǒng),下?lián)P晚唐五代歌妓演唱之風習,內(nèi)容偏重閨情(這樣才能切合歌妓身份口氣),情調(diào)綺靡柔媚(這樣才能有助歌妓嬌嬈之態(tài)),詞藻錦繡華麗(這樣才能“擬化工而迥巧”,“奪春艷以爭鮮”)。確實,當我們翻開《花間集》,便有一股香艷之風撲鼻而來,它的風格大致可以濃艷婉媚、香軟綺靡概之。 《花問集》中,收溫庭筠詞最多,且放卷首,所以有“花問鼻祖”之稱。韋莊與溫庭筠齊名,并為花間派領袖,但他們的詞風卻迥然不同。溫詞綺靡濃艷,含情深隱,而韋詞清麗疏淡,明白吐露。除溫韋外,其他十六人的詞風不是入于溫,便是入于韋的。
作者簡介
“花間詞”得名于五代趙崇祚所編《花間集》。它改變了唐民間詞及中唐文人詞較為直露的抒情方式,往往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來創(chuàng)造情感的氛圍,抒發(fā)的情感由質(zhì)實轉(zhuǎn)為蘊藉,形成了“婉”的詞風。而其表達的情感豐富細膩,往往開掘到了人物深層的精神世界。本書共收錄了以溫庭筠和韋莊為代表的十八位詞人的作品,體例上除注釋之外,還附了古人對此作品的精到點評,這樣既有助于讀者理解詞意,也有助于讀者感悟作品藝術上的微妙之處
書籍目錄
1 溫庭筠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水精簾里玻璃枕) (蕊黃無限當山額) (翠翹金縷雙鸂鶒) (杏花含露團香雪) (玉樓明月長相憶) (牡丹花謝鶯聲歇) (滿宮明月梨花白) (寶函鈿雀金鸂鶒) (南園滿地堆輕絮) (夜來皓月才當午) (雨睛夜合玲瓏日) (竹風輕動庭除冷) 更漏子(柳絲長) (星斗?。? (相見稀) (背江樓) (玉爐香) 酒泉子(花映柳條) (楚女不歸) (羅帶惹香) 定西番(漢使昔年離別) (海燕欲飛調(diào)羽) 楊柳枝(宜春苑外最長條) 南歌子(手里金鸚鵡) (鬢墮低梳髻) (轉(zhuǎn)盼如波眼) (懶拂鴛鴦枕) 河瀆神(河上望叢祠) (孤廟對寒潮) 女冠子(含嬌含笑) 玉蝴蝶(秋風凄切傷離) 清平樂(洛陽愁絕) 遐方怨(憑繡檻) (花半坼) 夢江南(千萬恨) (梳洗罷) 河傳(湖上)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 (磧南沙上驚雁起) 荷葉杯(一點露珠凝冷) (楚女欲歸南浦)皇甫松 天仙子(晴野鷺鷥飛一只) (躑躅花開紅照水) 浪淘沙(灘頭細草接疏林) (蠻歌豆蔻北人愁) 摘得新(酌一卮) (摘得新) 夢江南(蘭燼落) (樓上寢) ……韋莊薛昭蘊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和凝顧憂孫光憲魏承班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李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