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刻竹

出版時間:2012-6-17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上海博物館  頁數(shù):99  字數(shù):247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竹刻是在我國悠久深厚的竹文化與竹工藝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隨著明代中后期文房雅玩鑒藏之風的興起而成熟的特種雕刻藝術(shù),是文人藝術(shù)與民間雕刻工藝相互交融的結(jié)晶。本書收入工藝研究專家撰寫的十余篇相關(guān)文章,廣泛深入地介紹了嘉定竹刻為代表的“深刻”、金陵“淺刻”以及別具風韻的“留青陽文”,構(gòu)建出絢爛多姿的竹刻藝術(shù)世界。
  本書附有故宮、天津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寧波博物館、嘉定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所藏竹刻藝術(shù)精品99件的圖片,充分展現(xiàn)了竹刻藝術(shù)珍品的魅力。
  本書配合上海博物館正在舉辦的“竹鏤文心“展覽。

作者簡介

上海博物館工藝部。

書籍目錄

疁城絕藝獨擅場——嘉定竹刻源流說略 施遠
文有師承,靈襟灑脫——嘉定竹刻的文化與美學 徐征偉
用刀如用筆——嘉定竹刻的技法與雕刻形式 張偉忠
從金陵到海上 施遠
浙派文人竹刻 葉瑜蓀
曉星正寥落,晨光復(fù)泱漭——貼黃工藝與王勛的陷地淺刻技法 劉剛
竹刻漫筆——淺刻藝術(shù)初探 張?zhí)┲?br />愛此雖然同玩物,未離翰墨詠游——嘉定竹刻與清代宮廷 劉岳
書風畫意上瑯玕 施遠
周旋翰墨間,猶得近文字——竹刻與文房 華慈祥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清代竹印 孫慰祖
明清藝壇上盛開的并蒂蓮 張尉 谷嫻子
疁光——明清時期的嘉定 馮賢亮
圖版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吳之璠、封錫祿之后,出新和變法成為嘉定竹刻的主旋律。從風格、樣式、技巧乃至審美趣味等各個方面對經(jīng)由吳、封二家而高度成熟的傳統(tǒng)體系加以變革,成為雍正和乾隆初年嘉定竹人的用心著力之處。其中涌現(xiàn)出數(shù)位杰出者,其成功的創(chuàng)作實踐拓寬了竹刻的藝術(shù)領(lǐng)域,豐富了竹刻的表現(xiàn)形式,延伸了竹刻的文化內(nèi)涵,不僅對于嘉定竹刻,即就整個清代竹刻乃至文房雅玩雕刻的發(fā)展而言,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封氏第二代的封穎谷、封始鎬、封始岐、封始豳仍擅竹根圓雕之家法,守成有余,創(chuàng)新尤嫌未足。真正將嘉定竹根圓雕推向新境界的是施天章(17027-1774)。作為封錫祿最杰出的弟子,施氏亦是有清一代唯一能與封錫祿齊名的竹根圓雕高手?!吨袢虽洝分赋?, “封氏家法專以奇峭生新為主,煥文一出而古香古色,渾厚蒼深,骎骎乎三代鼎彝矣”。金元鈺以“奇古”論封、施二家,封奇而施古,可謂各擅勝場。在具體的細節(jié)處理上,施氏也有所創(chuàng)造,如封氏雕刻配景山石時,洼隆凹深,圓厚突兀,施天童則模仿倪云林側(cè)筆皴擦的折帶皴效果,所作坡石“高下頓折,望之如繪,皆前人所未有”。他曾在雍乾兩朝供奉內(nèi)廷,并授鴻臚寺序班(九品銜),將深厚的雕竹技藝施于牙、石等材質(zhì)之上,“所造益精,一時無兩”。嘉定竹刻的風格,一向推崇簡老樸茂和平淡天真,這是“朱沈相承”的遺風。作品大多“純以韻勝”,追求自然雍雅之境地,而絕無雕繢滿眼、一派槎牙的繁縟之習。活躍于康熙后期至雍正間的竹人顧玨卻一反常軌,崇尚繁瑣和精細,作品“刻露精深,細入毫發(fā),一器必經(jīng)二載而成”,“玲瓏太過,又極纖細”。所作棧道圖筆筒, “老樹危橋,懸崖絕澗,作數(shù)十層轉(zhuǎn)折,望之窈然而深”,可說精細無匹了。顧氏亦能為竹根人物,別有秘戲之制。對這類作品,雖被士大夫道學氣地認為是“非雅制”,但亦不得不稱贊“眉目形體如生”、“有刻棘鏤楮之巧”。看來無論就技巧、題材還是趣味而言,顧玨對三朱以來確立的嘉定竹刻高雅古樸之風都進行了顛覆。乾隆后期到嘉慶年間嘉定竹刻特別是帶有商品目的的制作,如筆筒、香簡之類大多雕刻繁縟精細而無韻味,這種不遺余力地在精雕細刻上下工夫的作法,無疑很受市民和商賈階層的歡迎。對此金元鈺指出“近時刻畫精工,類宋元纖巧一派”,究其根柢,不難看出顧玨的影響力。 另一位以作品精細著名的竹刻家是在雍正年間或乾隆初年流寓嘉定的福建人鄧孚嘉,與其弟鄧士杰、子鄧渭(見彩圖○四○、○四二至。○四四)并以刻竹名。金元鈺在撰《竹人錄》時定有“非吾邑人概不錄”的原則,而收錄及鄧氏,除其寓居嘉定外,成就之杰出以至不可回避當為主因。鄧孚嘉的作品以折枝花最為工妙,“其法直起直落”,造型上“枝干比附而成,重花疊葉,薄似輕云而映帶回環(huán)”,其風格“秀媚精雅”。這種折枝花是竹根雕刻的一個品種,由于作品追求精細纖巧,因此“躁心人固未許問津也”。對于嘉定竹刻來說,這是一種全然不同的嶄新風格。鄧孚嘉將這種在其他雕刻門類中得到發(fā)展的立體鏤雕工藝引入竹刻,頗具新意,但其弟、子皆未傳其法,而是繼承了嘉定傳統(tǒng)風格。僅稍后之馬國珍(見彩圖?!鹞濉?、○五一)和張步清有所取法,張宏裕早年亦學之,后以其“是瑣瑣者”而棄去。

編輯推薦

深入絢爛多姿的竹刻藝術(shù)世界,欣賞竹刻精品,全方面體驗竹刻文化!《竹刻,刻竹》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介紹竹刻的讀本。嘉定竹刻的封氏雕竹以圓雕見長,昆仲中尤以封錫祿為突出。錫祿的作品,上承朱氏之法而能更出新意,極大地拓展了竹根圓雕的題材,將高超的寫實功力、浪漫的藝術(shù)想象和卓絕的雕刻技藝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封錫祿的作品傳世甚罕,其代表作為上海博物館所藏之竹根圓雕羅漢,精奇瑰絕。封氏二代三代中亦有出眾者,可說嘉定竹根雕藝術(shù)的興衰是和封氏家族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竹刻,刻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嘉定竹刻博物館編輯的一本書,確實挺好。前面是竹刻文化的介紹,后面是館藏作品的高清圖片。
  •   好?。。∩虾2┪镳^“竹鏤文心”特展的補充介紹,細細品味。。。
  •   印刷精美,內(nèi)容豐富,是同類書籍中佼佼者,入選實物皆為竹刻精品,足見作者用心。
  •   此書相當好,對竹刻的歷史及現(xiàn)狀都進行了講解。圖片精彩,值得收藏。
  •   圖文并茂、是了解竹刻歷史不可多得的一本書
  •   很棒,最近在學習竹刻,買了好多這類的書
  •   內(nèi)容翔實,圖片精美!
  •   不太習慣文章和彩圖分開,前后翻很麻煩
  •   之前在書店看過,很好的一本書,不光是書裝幀的非常漂亮,內(nèi)容和插圖也有看頭。滿意。
  •   封面很精美,素雅,內(nèi)容也不錯。
  •   這個商品不錯,慢慢學習
  •   十分喜歡,比起王世襄先生那本更適合初學
  •   圖片清晰,太精美了
  •   內(nèi)容不錯,還有賞析。
  •   如果是按照作品或具體匠人分類就更好了
  •   書籍內(nèi)容新穎,有自己獨立觀點。開本舒服 ,唯一不足 書衣用紙 一折一個痕跡 有點像照片紙的紙張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