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壽桐 頁數(shù):35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文學與人生十五講》廣泛運用經(jīng)典的和新潮的文學理論,廣泛征引古典的和現(xiàn)代的文學作品,廣泛敘述古今中外文學故事和詩話詞話,內(nèi)容豐滿,風格活潑,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文學與人生”是教育部正式確認的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課程。作為這門課的教材,《文學與人生十五講》對文學與人生的一般關系作出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分析講解,具體涉及到人生與文學的如下各種關系:人類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與文學的產(chǎn)生,人生體驗與文學表達,人生理想與文學表現(xiàn),人生的現(xiàn)實把握與文學的審美把握,人生道德與文學中的道德,通俗性文學與一般文學之間的人生緯度等等。
作者簡介
朱壽桐,文學博士。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學現(xiàn)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澳門科技大學兼職教授。著有《情緒:創(chuàng)造社的詩學宇宙》、《中國新文學的現(xiàn)代化》、《新月派的紳士風情》、《朱壽桐論戲劇》、《中國現(xiàn)代文學范疇》等,主持過《中國現(xiàn)代主義文學史。和《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史論》等項目。
書籍目錄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第一講 文學與人生:一個嚴肅而輕松的話題一 一個輕松的話題二 一個嚴肅的話題三 關于話題的展開第二講 吳宓《文學與人生》論析一 融進自我的人生體認二 人文“禮教”中的歧誤第三講 文學與人生關系的原生態(tài)一 原生態(tài)文學的追尋二 原生態(tài)的文學與人生的關系第四講 文學:人生的余裕一 綜合理論中的人生余裕二 從人生的余裕到余裕的人生第五講 “為人生”與“為藝術”之爭一 對于西方的論爭:想象性闡解二 兩個概念的自明性應用三 殊途同歸的理論第六講 文學:人生功能的辯證一 價值功能夸大的偏向二 文學無法脫離于人生三 文學的兩維功能第七講 人生情境與文學情境一 文學情境對人生情境的美感提煉二 時空感興:超越人生情境的“留白”三 時空感興:超越人生情境的“時差”第八講 作家的人生體驗與文學創(chuàng)作一 奇聞軼事:人生體驗的豐富性二 “前25年”:人生體驗的深刻性三 各種乘謬的認知四 文學的虛與實第九講 人生氣度與文學表現(xiàn)一 文學中的人生氣度二 風格論中的人生氣度三 人生觀念、人生氣度與文學風貌第十講 人生體驗與文學意象一 普泛性的文學意象二 文學意象的翻新與創(chuàng)造……第十一講 文學之于人生的道德力量第十二講 文學道德與人生道德第十三講 文學中人生道德的維度與向度第十四講 通俗文學與人生的娛樂要求第十五講 民間文學:人生本真最近切的表現(xiàn)后記
媒體關注與評論
當我們對什么是文學還不甚了然的時候,文學與人生的關系問題實際上就難以有很權(quán)威的答案;當我們還不明白人生是什么的時候,文學與人生的關系問題的探討,特別是從人生方面而言,就永遠不可能完結(jié)。在假借著人生的話題談了一些文學現(xiàn)象以后,人生的說道還要靠大家自己去探索,去領略,去作出自己的表達。沒有文學的人生雖然依舊是一種人生,但可能是十分枯燥、十分粗糙的人生。沒有文學的人生不是高質(zhì)量的人生。文學是人生質(zhì)量的體現(xiàn)。
編輯推薦
當我們對什么是文學還不甚了然的時候,文學與人生的關系問題實際上就難以有很權(quán)威的答案;當我們還不明白人生是什么的時候,文學與人生的關系問題的探討,特別是從人生方面而言,就永遠不可能完結(jié)。在假借著人生的話題談了一些文學現(xiàn)象以后,人生的說道還要靠大家自己去探索,去領略,去作出自己的表達。沒有文學的人生雖然依舊是一種人生,但可能是十分枯燥、十分粗糙的人生。沒有文學的人生不是高質(zhì)量的人生。文學是人生質(zhì)量的體現(xiàn)。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