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組織 編寫,金國淼 等編 頁數:426 字數:681000
前言
《石油化工設備設計選用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由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組織編寫?!妒謨浴分塾诠こ?,強調設計、選用,目的是使工程公司、生產企業(yè)中的工藝、設備技術人員能據此設計、選用到最佳設備。本《手冊》突出工程性、工藝性、實用性。為保證《手冊》的工程實用性,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編委會,確定了《手冊》的編寫要求,組織全國知名專家參與撰寫,并由編委會負責《手冊》的審稿及協(xié)調工作?!妒謨浴穼γ恳活愒O備的作用、適用場合、分類與形式、選用要求進行闡述,主要介紹該類設備選用的工藝計算、結構設計、強度計算以及本類設備的制造檢驗特殊要求,同時也涉及該類設備的標準及零部件標準(重點在于如何應用)以及相關應用軟件。本《手冊》包括工藝型設備,如《換熱器》、《反應器》、《塔器》、《干燥器》、《除塵器》、《工業(yè)爐》、《機泵選用》等;材料結構型設備,如《石化設備用鋼》、《承壓容器》、《儲存容器》、《有色金屬制容器》、《搪玻璃容器》等,共12個分冊。本書為《干燥器》分冊。內容以工程應用、設計選用為主,闡述了干燥過程的基礎原理,介紹了箱式干燥器、帶式干燥器、氣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噴霧干燥器、回轉圓筒干燥器、轉鼓干燥器、攪拌式干燥器、冷凍干燥器、微波干燥器、高頻干燥器和組合干燥器等的干燥原理、結構設計、技術性能和設計計算方法以及干燥系統(tǒng)輔助裝置,如除塵器、供排料器、加熱裝置、風機和電機等的選用等內容。本書第1章、第2章、第7章、第13章由上?;ぱ芯吭何填U慶編寫,第6章由上海化工研究院苗紀文編寫,第3章、第4章、第5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4章由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有限公司金國淼編寫。全書由金國淼統(tǒng)稿。希望《手冊》對讀者的工作能起到促進作用,據此設計、選用到高效、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工程設備,為我國的工程建設添磚加瓦,也深切希望讀者對本《手冊》不足之處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正。
內容概要
本書內容以工程應用、設計選用為主,闡述了干燥過程的基礎原理,介紹了箱式干燥器、帶式干燥器、氣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噴霧干燥器、回轉圓筒干燥器、轉鼓干燥器、攪拌式干燥器、冷凍干燥器、微波干燥器、高頻干燥器和組合干燥器等的干燥原理、結構設計、技術性能和設計計算方法,以及干燥系統(tǒng)輔助裝置,如除塵器、供排料器、加熱裝置、風機和電機等的選用。 本書可供從事干燥器設計、研究、制造、使用單位的技術人員以及高等院校有關專業(yè)的師生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干燥技術現狀及進展 1.1.1 干燥技術現狀 1.1.2 干燥技術進展 1.2 干燥物料及干燥裝置的特性 1.2.1 干燥物料的特性 1.2.2 干燥器的分類 1.2.3 干燥器的主要特性 1.3 開發(fā)新型、節(jié)能型干燥器 1.4 干燥器的選型原則 1.4.1 干燥操作特性 1.4.2 選型前考慮的事壩 第2章 干燥過程的基礎原理 2.1 濕空氣的基本性質和I-x圖 2.1.1 濕空氣(空氣一蒸汽混合氣)的基本性質 2.1.2 濕空氣的I-x圖 2.2 濕物料的性質 2.2.1 物料的含水率 2.2.2 物料的分類 2.2.3 物料中水分狀態(tài) 2.2.4 干燥特性曲線 2.2.5 恒速干燥速率 2.2.6 降速干燥速率 2.3 干燥過程的物料衡算及熱量衡算 2.3.1 物料衡算 2.3.2 熱量衡算 2.3.3 干燥過程的圖解計算法 2.3.4 干燥器的熱效率 2.4 干燥中的試驗技術及測量方法 2.4.1 物料含水率的測定 2.4.2 氣體濕度的測定 2.4.3 相間傳熱和傳質系數的測定 2.4.4 物料干燥動力學試驗第3章 箱式干燥器 3.1 水平氣流箱式干燥器 3.1.1 結構形式 3.1.2 熱風速度 3.1.3 物料層厚度 3.1.4 干燥速度 3.1.5 物料層間距 3.1.6 風機風量 3.1.7 水平氣流箱式干燥器的應用 3.1.8 熱風循環(huán)烘箱系列規(guī)格 3.2 穿流氣流箱式干燥器 3.2.1 結構形式 3.2.2 熱風速度 3.2.3 物料層厚度 3.2.4 干燥速度 3.2.5 穿流氣流箱式干燥器的應用 3.2.6 藥品專用烘箱系列規(guī)格 3.3 真空箱式干燥器 3.3.1 結構特點 3.3.2 真空箱式干燥器的應用 3.3.3 真空箱式干燥器系列規(guī)格 3.4 真空箱式干燥器的計算 3.5 洞道式干燥器 3.5.1 洞道式干燥器形式 3.5.2 干燥器小車 3.5.3 洞道式干燥器計算實例第4章 帶式干燥器_ 4.1 帶式干燥器的分類和特點 4.1.1 帶式干燥器的分類 4.1.2 帶式干燥器的特點 4.2 帶式干燥器的形式 4.2.1 單層帶式干燥器 4.2.2 多級帶式干燥器 4.2.3 多層帶式干燥器 4.2.4 隧道式帶式干燥器 4.2.5 噴流式帶式干燥器 4.3 帶式干燥器的結構 4.3.1 加料器 4.3.2 輸送帶 4.3.3 布料器 4.3.4 風機 4.4 帶式干燥器的應用與計算 ……第5章 氣流干燥器第6章 流化床干燥器第7章 噴霧干燥器第8章 回轉圓筒干燥器第9章 轉鼓干燥器第10章 攪拌式干燥器第11章 冷凍干燥器第12章 微波干燥器和高頻干燥器第13章 組合式干燥器第14章 干燥系統(tǒng)輔助裝置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1章 概論1.1 干燥技術現狀及進展人們通常把采用熱物理方式將熱量傳給含水的物料并將此熱量作為潛熱而使水分蒸發(fā)、分離操作的過程稱為干燥。其特征是采用加熱、降溫、減壓或其他能量傳遞的方式使物料中的水分產生揮發(fā)、冷凝、升華等相變過程與物料分離以達到去濕目的。干燥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聞名于世界的造紙技術,就顯示了干燥技術的應用?,F代干燥技術在國民生產中應用的程度與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民生活質量的水平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標志著這個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文明的發(fā)達程度。1.1.1 干燥技術現狀干燥技術有很寬的服務領域,面對眾多的產業(yè),理化性質各不相同的物料,產品質量及其他方面千差萬別的要求,干燥技術是一門跨學科、跨行業(yè)、具有實驗科學性的技術。干燥是比較古老、通用和必不可少的化工單元操作。據報道,到目前已有400多種形式的干燥器,其中,有100多種形式應用較多。由于高的汽化潛熱和以熱空氣為干燥介質(最通用)導致了固有的低熱效率,使干燥成為可與蒸餾相比的高能耗單元操作。一般工業(yè)發(fā)達的國家(美國、英國等)干燥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10%~15%。中等國家(瑞典、日本等)干燥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20%~25%同時它又是一個缺乏能夠精確指導實踐的科學理論和設計方法。在實際中,依靠經驗和小規(guī)模試驗的數據來指導設計、制造、生產還是主要的方法。因此,往往導致其結局是裝置使用效果不佳、甚至于報廢。因此,在建設工業(yè)裝置時,尤其是在設備安裝之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有說服力的試驗,以試驗作為工業(yè)裝置建設的依據。這就是干燥技術應用的顯著特點。1.1.2 干燥技術進展傳統(tǒng)的干燥器主要有箱式干燥器、隧道干燥器、轉筒干燥器、轉鼓干燥器、帶式干燥器、盤式干燥器、槳葉式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噴動床干燥器、噴霧干燥器、氣流干燥器、真空冷凍干燥器、太陽能干燥器、微波和高頻干燥器、紅外熱輻射干燥器等。此外,在各個行業(yè),例如谷物、水果和蔬菜、石油化工、染料和顏料、食品、乳制品、中藥材等行業(yè)也有適合自身特點的專用干燥技術及干燥器。這些傳統(tǒng)干燥技術發(fā)展歷史較長、成熟可靠,在世界各國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
編輯推薦
《干燥器》可供從事干燥器設計、研究、制造、使用單位的技術人員以及高等院校有關專業(yè)的師生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