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山的構造變形

出版時間:2003-3  出版社: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作者:崔可銳  頁數(shù):118  字數(shù):190000  

內容概要

本書以板塊構造理論的新進展為指導思想,從構造變形方面入手,運用現(xiàn)代有限應變測量和磁組構等方法,揭示了西天山東段的構造變形特征構造演化;對西天山六個不同代世代的變形特進行了詳細總結,并劃分出了三個構造層次及每個構造層次的變形特征。    本書提出了西天山存在三條巨大的韌性剪切帶,首次把陰極發(fā)光測試用于構造形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西天山在二迭紀末發(fā)生了一期伸展構造運動。作者首次在中天山北緣的混雜巖帶中發(fā)現(xiàn)了青鋁閃石和多硅白云母等高壓變質礦物。    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闡述充分,具有廣泛使用參考價值,可供有關專業(yè)科研生產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參考應用。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言  1.1  選題的來由及工作概況  1.2  天山地區(qū)構造的研究現(xiàn)狀第2章  中天山北緣韌性剪切帶的變形研究  2.1  韌性剪切帶的基本特征  2.2  韌性剪切帶的變形征和變形路徑及位移量計算  2.3  韌性剪切帶的變形環(huán)境及變形時代研究第3章  阿拉斯河—山頂?shù)腊囗g性剪切帶的變形研究  3.1  韌性剪切帶的基本特征  3.2  韌性剪切帶的變形構造和應用變測量  3.3  韌性剪切帶的變形機構第4章  中天山南緣韌性剪切帶的變形研究  4.1  韌性剪切帶的基本特征  4.2  韌性剪切帶的變形特征及位移量計量  4.3  韌性剪切帶的變形環(huán)境和變形機制的研究第5章  北天山蛇綠混雜巖帶的研究  5.1  蛇綠混雜巖帶的基本特征   5.2  蛇綠混雜巖帶的變形研究  5.3  蛇綠混雜巖帶形成機理第6章  中天山北緣構造混雜巖帶的研究  6.1  構造混雜巖帶的地質特征  6.2  混雜巖帶中高壓礦物的發(fā)展  6.3  中天山北緣構造混雜巖帶的變形特征研究  6.4  構造混雜巖帶形成時代和機制的研究第7章  南天山構造混雜巖帶的研究  7.1  構造混雜巖帶的地質特征  7.2  混雜巖帶的變形形研究  7.3  混雜巖帶的變形研究  7.4  構造混雜巖帶的形成環(huán)境和機制的研究第8章  西天山伸展構造作用的研究  8.1  西天山展構造作用的確立和地質特質  8.2  張性角礫巖的變形研究和陰極光測試  8.3  伸展構造作用的形成機苛  8.4  有待研究的問題第9章  庫車-拜城前陸盆地的構造變形  9.1  前陸盆地的構造形特征  9.2  前陸盆地的應變測量  ……第10章  西天山的變形序列和構造層次第11章  結論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西天山的構造變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