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洞

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南方  作者:維琪·麥肯基  頁數(shù):255  譯者:蓮心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一位二十多歲的英國年輕女孩,在海拔一萬三千二百尺的喜馬拉雅山上的一個雪洞中獨自一人修行了十二年,一次次面臨生死的考驗。她最終抵達了人類的身心極限,完成了這項不尋常的閉關修行。她為什么要這樣做?是什么樣的力量促使她這樣做,她在洞中是怎樣生活的,她究竟屋悟到了什么?她要告訴世人什么?丹津•巴默出生及成長于倫敦,十八歲皈依為佛教徒,二十歲到印度,二十一歲出家,出家后,她在喜馬拉雅山修行長達二十年之久。近年來,她奔波世界各地弘法。??????  《雪洞: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由英國著名記者維琪•麥肯基執(zhí)筆,平實而生動的記載了丹津•巴默的悟道歷程。作為一本個人傳記,《雪洞: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充滿吸引力。作為一次漫長的修行心路歷程,《雪洞: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往往令讀者再三陷入深層的心靈思索?! ∷墓适略谖鞣绞澜缭缫殉蔀橐环N傳奇?!堆┒?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首次將這個關于信仰的傳奇故事介紹給中國讀者。

作者簡介

維琪•麥肯基(Vicki Mackenzie)出生于英國。畢業(yè)于昆蘭大學,曾為《太陽報 》、《周日時報》、《今日電報》、《今日素描報》、《周日郵報》等幾十家媒體撰寫報道文章。1976年,曾前往尼泊爾參加藏傳佛教的冥思課程。曾出版《轉(zhuǎn)世》、《西方轉(zhuǎn)世上師》等書。

書籍目錄

1. 相逢 2. 困惑3. 尋道4. 第一步5. 上師6. 恐懼女性7. 拉乎爾8. 洞穴9. 面對死亡10. 女瑜伽士11. 女性之路12. 離開洞穴13. 遠見14. 老師15. 挑戰(zhàn)16. 疑問17. 今日

章節(jié)摘錄

  洞穴  ……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水?! ∷忉屨f:“首先,我必須到距離此處大約四分之一英里的泉水里提水。夏天,我必須跑好幾次,將水背到洞穴中。冬天,如果我不能出去,我會將雪融化來用。如果你有將雪融化來用的經(jīng)驗,你會知道這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一大堆的雪只能制造出一點點的水。幸運的是,冬天里你不需要很多水。因為你不必洗澡也不必洗衣服,所以你可以省下很多水。當我進入三年的閉關,無法離開我設限的范圍內(nèi)時,有個好心人為我支付了水管費,在洞穴圍墻內(nèi)安裝了水  管,這幫了我很大的忙。”  其次是如何解決食物的問題。在這個貧瘠的山區(qū),當然沒有東西可吃。沒有結(jié)漿果的矮樹叢,沒有果樹,也沒有黃澄澄的麥浪。丹津?巴默安排在夏季將食物運上來,但食物經(jīng)常沒有如期運來,逼得她不得不自己山上山下來回奔跑,每次都需要負荷著巨大的擔子。這樣花費了她很多時間和精力?! ‘斔鋈甑拈L期閉關時,澤林?多杰負責管理這件事。多杰回憶說:“我雇用勞力與驢子,幫她運送所有的必需品。煤油、糌粑、米、木豆、面粉、干蔬菜、奶油、烹飪油、鹽、肥皂、牛奶粉、茶、糖、蘋果,以及儀式用的糖、香等。除此之外,還雇用砍木工,將砍好的木塊運送上山。”  除了這些基本必需品外,丹津?巴默在洞穴外崖壁下開發(fā)了兩個苗床,種植蔬菜與花卉。食物喂養(yǎng)她的身體,花朵滋養(yǎng)了她的靈魂。后來幾年,她又嘗試種各種蔬菜花卉,看哪一種能夠適應巖石土壤。她說:“我試過各種蔬菜,如卷心菜、豌豆等。但是這些都被嚙齒動物吃掉了。它們唯一不吃的就是蘿卜與馬鈴薯。這些年來,我真正發(fā)現(xiàn)蘿卜是個好東西,我隨時都準備好如何推銷蘿卜去。”她還熱切地說,“我發(fā)現(xiàn),蘿卜是一種具有雙重價值的蔬菜。它有豐富的綠葉,它的綠葉其實是蔬菜中營養(yǎng)最豐富的,并且味道好極了,尤其是剛摘下來的時候。”她停了一會兒,夸張地說:“世上所有的美食,都比不上經(jīng)過漫長的冬天后,進入嘴里的第一口鮮蘿卜葉子。然后,就是蘿卜的球莖了,那也鮮美極了。葉子與球莖都可以切碎曬干,整個冬天,都可以享用這些極品蔬菜。”后來,她還開玩笑地說:“說真的,我正等待著有人出版《一百零八個烹煮蘿卜的方法》的書呢!”  ……  堅忍是一方面情況,舒適也是人們考慮的一種情況。熱水浴、毛巾、香皂、軟床、清潔的床單、休閑椅、干凈的廁所,這些都是女性所需要和喜愛的東西,但巴默卻一樣都沒有。根據(jù)男人的說法,女性獲得開悟的最大障礙,就是渴望有舒適的物質(zhì)生活。他們說,女人的本性,就是希望像貓一  樣蜷曲在溫暖的火爐前。她們怎能忍受艱苦隔絕的環(huán)境呢,而這種隔絕狀態(tài)卻是靈修進步所必需的。丹津?巴默的做法和實踐都證明了他們是錯誤的?! ∷丛枰埠芎唵?,不過一個水桶而已。她很少洗澡,尤其在冬天,水很稀少的時候,而寒冷的氣溫讓身體一點臭味也沒有。夏天,戶外就是她的廁所,絕沒有人看見過她如廁。冬天,她用一個罐子上廁所,然后把它埋掉。這些事情都沒有煩擾過她。她說:“說心里話,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享用過抽水馬桶或者熱水淋浴了,我一點都不想那種舒服。”  在她的洞穴中,沒有電視機、收音機、音樂、小說。事實上,除了宗教書籍外,什么書也沒有。她徹底遠離任何形式的娛樂活動,這使她與苦行者修行一樣。她不斷重復地說:“我不缺少任何‘奢侈品’。達胡西的生活已經(jīng)將我訓練得很好。我擁有需要的一切東西。”  ……  此外,嚙齒類動物也是丹津?巴默的熟客,它們常常偷吃她種植在園子里的卷心菜與豌豆。有時它們還進入她的儲藏室,企圖偷吃她的谷物和干蔬菜。丹津?巴默對這些來犯者又采取了一種驚人的友好態(tài)度。她說:“它們大部分是野鼠與大頰鼠。秋天的時候,老鼠特別多,它們都很可愛。有時,我用籠子把它們抓起來,再拿到屋外放走。觀看它們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老鼠被抓到時,反應都不一樣。”她的說法暗含了佛教的信仰,由于動物同人類一樣,具有意念,它們與人類一樣也會有輪回,在這個永不止息的生生死死的河流中,它們過去或未來可能是人類,這種說法完全合乎邏輯?! ∷^續(xù)說:“有些老鼠很恐慌,膽怯地躲到籠子最深處的角落。有些老鼠生氣咆叫,企圖撕扯籠子逃離出去。還有一些老鼠非常友善,把小爪子放在鐵欄上,會把鼻子伸出來望著你,容許你拍拍它們。每只老鼠的反應都完全不一樣。”  ……  她的另一個訪客是小鼬鼠。一次,她在菜園里看見它,當它感覺到被發(fā)現(xiàn)后,就要跑開,但最后很明顯地改變了主意,勇敢地留了下來,友好地與丹津?巴默接近。巴默說:“它快步奔向我,然后停下來,站著抬起頭來看。它的身體很小,我在它眼里一定龐大極了。它只是站在  那里看著我,然后它忽然興奮起來,它跑回圍墻,開始在墻上蕩秋千。它倒掛著一直望著我,觀察我是否仍然看著它,跟一個小孩子似的。”  ……

編輯推薦

  女性悟道的傳奇經(jīng)歷,完全超越了我們?nèi)粘I罱?jīng)驗。六平方米的雪洞,十二年不躺下來睡覺,只是專注地修行。33歲到45歲,她在海拔一萬三千兩百尺的雪洞中獨自修行。每年八個月的冬天,氣溫零下三十五度。美麗的倫敦少女,來到遙遠的喜馬拉雅山修行。遠離文明,獨守雪洞,過著深山野人般的原始生活?這不是傳說,也不是傳奇,而是一個西方淑女追求精神生活的真實人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雪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3條)

 
 

  •    她的故事在西方世界早已成為一種傳奇?!堆┒?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首次將這個關于信仰的傳奇故事介紹給中國讀者。
  •   作者以深切的感情記錄了雪洞修行者的思想和言論,譯文也極其優(yōu)美流暢,但最有感觸的還是主人公在保持其西方哲理和邏輯思維的前提下,醉心甚至可以說是獻身于探求藏傳佛教的教義,在欽佩之余,更使作為讀者的我看到佛教在凈化人的心靈上發(fā)揮作用的可能性。
  •   一次買了5本書,熬夜看完雪洞,感觸很深,書很好看
  •   在網(wǎng)上看到雪洞的稍許片斷,實修經(jīng)驗非常真實,原來當當上沒貨,在亞馬遜上買,這次當當上書備齊了,與心湖上的倒影一起購買,對修心者非常有指導意義。推薦閱讀。
  •   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真的覺得內(nèi)心很感動,有女性有這樣大無畏的精神來獲取精神與肉體的徹底自由,一直以來女性在各種宗教中都很少登堂入室,有很多優(yōu)秀的女修行人一直為這個世界奉獻自己而不為人知,本書的主人公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女性的導師,從少年出家,花十二年時間在喜瑪拉雅山上閉關修行,至今出家三十年,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更何況,她出關后積極入世,幫助更多的人,幫助我們看清女性的弱點與自我欺騙。在靈性的路上提供很好的指導。我很喜歡!
  •   這本書打破了傳統(tǒng)人們對只有男人修行才能更好的說發(fā),來自英國的年輕女孩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了人們:女人一樣可以獲得開悟,并不比男人慢。這本書看了很有收獲,有佛緣或是慧根的人收獲會更多些。
  •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不知為什么這么愉悅喜歡,所有內(nèi)容都這么強烈的吸引,并且受益匪淺。在無比贊嘆丹津.巴默這個西方女人傳奇經(jīng)歷的同時,自己的內(nèi)心竟也生出強烈的向往。字里行間有神靈嗎?為什么我的這次閱讀如此喜樂。如果你對修持內(nèi)心有興趣,那就看看這本書,我真慶幸自己碰到了并且讀到了它。
  •   書中主人公丹津-巴默撕人肺腑的閉關經(jīng)歷,特別是女人,又是藍眼睛的歐洲人,經(jīng)受種種誘惑、艱險等等考驗,成為一名震驚世界的比丘尼,我對丹津-巴默的心理素質(zhì)和堅強毅力,堅韌、和善等等品質(zhì)完全被吸引,更佩服所有的野獸竟然對她如此友善,我不信佛,但又不得不信,人本是可以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包括“兇猛的”野獸。丹津-巴默的經(jīng)歷是事實,我不得不信。同時,對人有前世、今世和來世,開始又不信變?yōu)閼撎接懙膽B(tài)度了。
  •   是從網(wǎng)上看到這本書的推薦,感興趣主角的修行歷程,買來看看吧
  •   修行的人,生活痛苦的人,想獲得內(nèi)心平靜的人,生活有煩惱的人,都可以看一看,人生是一場痛苦的旅行,如何解脫面前的煩惱與痛苦?看后會深有所悟。
  •   了解一位西方比丘尼修行經(jīng)過。
  •   平凡的不平凡人生。
    如果是本人的自述,讀者肯定更能從中感悟更多。
    畢竟作者只是作者,不是悟道者。
  •   一本修行的好書,準備出發(fā)??上]地圖,僅有幾張老圖片同時推薦《越野越西藏》和《尼泊爾的香氣》,極好的戶外探險旅行佳作,圖文并茂,眾多精彩的手繪地圖和圖片。
  •   一個成就者的修行經(jīng)歷。。。非常感恩能有有緣讀到此書。
  •   以第1次知道到這本書,是在宗薩蔣揚仁波切的正見網(wǎng)介紹的,于是來當當淘來看這是一本很棒的女性靈性修行指導書本
  •   非常好的一本書,詳細的記錄了比丘尼在之前的整個修行的狀態(tài),只是最后部分記者的有些觀點不是很認同啊。。。。。太主觀了。
  •   通過實證講述修行之路,淺顯易懂,好
  •   個人認為,如果你喜歡禪修,喜歡佛法,喜歡修行,這本書是值得一看。尤其是后面半部,從她的原話中,非常受啟發(fā)。
  •   粗略看了下,被修行的行動感動。佩服。
  •   對人修行很有啟發(fā),有非常實際的鼓舞作用,發(fā)人深省啊
  •   真的很喜歡這本書,是我真正需要的那類書,感謝丹津•巴默,感謝作者,感謝出版社。
  •   頭一次知道還有這樣的英國比丘尼,而且還有這樣虔誠的向佛之心、這樣苦修的實修歷程、這樣深廣的菩提心!感佩!贊嘆!
  •   這本書貌似是講一個人在山洞里十二年的故事,哈哈,還沒看呢。
  •   開始是在另外一本書中,看到有介紹丹當葩默的,讓人敬佩。所以特別找來這本書。對女性修習者,更有指導意義。作者的另外一本書《心湖上的倒影》,也很好。
  •   震撼人心的人生旅途,驚人的現(xiàn)代傳奇。非常值得一讀
  •   讀了很震撼,覺得改變自己的心靈,讓自己變成一個寧靜快樂的人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這本書會讓你以更廣闊的視野去看待生命和我們自己。
  •   看了后,很有感悟。又買了丹的第二本。
  •   很想了解的女性修行者的故事
  •   對于閉關,有了一定的了解。
  •   我們的痛苦都源于把所以的如兔絲草般的思緒關注在外境客體上,從來沒有嘗試著反觀內(nèi)心,也沒有問過--到底“我”是誰。這是一條路,唯一的出路。
    感恩主人公和譯者。
  •   少有的關于女性修行者的書。
  •   非常好的一本書。心靈的振撼。
  •   這是 一本 凈化 心靈的 希望 大家 都來 看看
  •   一般書只賣噱頭,如果提升定力和內(nèi)心力量還需要自己用心不燥的領悟
  •   是本好書,比起其他的那些炒作書,這個非常真實值得推薦
  •   曾經(jīng)借閱過,看了以后回味無窮,里面有很多人生的哲理,看后很受感動。非常喜歡~~
  •   最適合女性來看,開智慧還會進一步幫助女性修行者改變自己的罪惡感,因為我們都是佛,都是最清靜的!
  •   了不起的經(jīng)歷,意味深長
  •   里面有些句子很不錯,確實經(jīng)歷過的人才會有感悟
  •   真的不錯,寫的很真實。
  •   書還是不錯的,不過相比她本人著作的〈心湖上的倒影〉我更欣賞后者
  •   和一書內(nèi)容有交叉,但我更喜歡
  •   先在網(wǎng)上看了電子版才買的書,很激勵人,因為是現(xiàn)代的真人真事,這樣堅定的道心真是可貴,而且難行能行,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   書質(zhì)量很好,服務不錯
  •   好厲害的書 我很喜歡 這個 描述
  •   很棒很棒的書,一定要看!
  •   是本好書,還沒看完.....順便提問,收到的書封面咋么與圖示不同,藍色的圖案,我更喜歡訂單上紅色封面.
  •   書很好,可是為什么不是紅色封面的這個版本呢?請問
  •   是2010年4月第1版、2011年4月第2次印刷,封面是“雪山”圖案的。
  •   適合想了解真正佛法的人看,看后很有去實修的沖動。
  •   修心者必讀
  •   看了開頭就被吸引了,正在讀呢
  •   有點看不下去啦
  •   看過之后好多天還在腦海不能忘記,感人值得學習,對自己是個促進,
  •   紙質(zhì)不錯,很喜歡
  •   書的質(zhì)量不錯,服務挺好
  •   發(fā)貨速度送貨都很滿意。
  •   非常滿意的三本書。
  •   很好的題材,不錯!
  •   謝謝 物流這么快到貨
  •   假期正好仔細看看
  •   進入自己內(nèi)在的喜悅----跟隨主人公的指引
  •   圣地
  •   收到,在看
  •   讀完在寫,還沒讀呢,
  •   很有加持力,送朋友們看
  •   了解生命的不可思議。開啟生命的潛能。
  •   正在閱讀,可以修心的書籍
  •   從中受益良多
  •   替朋友買的 據(jù)說還不錯 朋友很喜歡
  •   從中領悟到,放下執(zhí)著
  •   應該算本暢銷書
  •   正版又便宜,送貨也及時,愛當當
  •   質(zhì)樸的文字,令人驚嘆的過程。見者歡喜。阿彌陀佛
  •   頂禮膜拜
  •   題朋友買的,太深奧
  •   還是不錯的一本書,可以認真的看,有很多學習的地方
  •   人們早應向內(nèi)尋求真理了!
  •   整體感覺這本書很好,我們都喜歡。沒有錯頁缺頁等毛病。
  •   雪洞這本書透過一位英語女性長達十二年,在海拔13200尺的喜馬拉雅學洞閉關修行的經(jīng)歷,驗證了佛教的實際修行和無限的精神滿足。
  •   書的題目有些夸張了,如果改為“修行者”是否也可以?另外,書的廣告也夸張地宣傳了,丹津.巴默并不是一直呆在洞中不出來,她只是住在一個安靜的狹小的以石頭洞為基礎修建的一個很小的房間而已,在安靜的類似洞的小屋中她遠離人類的社會生活,靜心修行,靜觀自心,靜悟自然之道,人生之道。
    當然,該書還是值得一看。畢竟一個人能舍棄對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和享受,愿意主動兢兢業(yè)業(yè)地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的滿足值得讓人思考的。
  •   從寫作的角度來看,這或許不是一本完美的書,但我仍然能看到作者為她所付出的努力。因為,丹津巴默不是一個喜歡談論自己的人。 我們或許好奇于這位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佛陀的比丘尼,到底從12年的洞穴修煉中獲得了多少開悟,抑或修煉了多深的道行。然而這一切并不重要。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唯一重要的是信念;無論身在洞內(nèi),還是回到現(xiàn)代世俗社會。因為持有信念,就不覺艱苦,歡喜心自現(xiàn)。 因為持有信念,修行的方式和方法卻又成了其次。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外在和內(nèi)在條件選擇自己能接受的修行方式。無所拘泥執(zhí)著。

    丹津巴默具有偉大的人格,從她的經(jīng)歷中,我發(fā)現(xiàn)了勇氣。

    這確是一本好書。
  •   修行者的傳奇,一個英國女子在喜馬拉雅山的山谷小鎮(zhèn)的認真修煉。
  •   本書寫的是一位英國女子實修的故事。文中所提女子修行所遇困難,尤其是在西藏那種地方,確實很難象男人一樣去修行,但在內(nèi)地,會好很多?!耙耘又沓煞稹钡氖脑噶钊藲J佩。在一行禪師編寫的《故道白云》中曾經(jīng)提到佛祖說女人也可象男人一樣成佛,相信佛不我欺,史上必有先行者,只是名不見經(jīng)傳而已。要是我,想下輩子還是先投胎成男身,再做喇嘛。
  •   有太多類似的心路歷程。最后兩章有些倉促。前面很不錯。推薦!
  •   對于想了解東西方宗教文化的人很有幫助。一個英國人,從信仰基督轉(zhuǎn)變?yōu)轲б婪鸱?,究竟她?nèi)心深處產(chǎn)生了什么變化。這本書有答案,而且寫得很不錯,很生動,推薦一下。
  •   雖然不是出自本人筆下,喜歡修佛的人很值得一看,尤其是對藏傳佛教有興趣的朋友~
  •   書中的故事,人物都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不由得讓人思考起生命的意義。
  •   一個藏密修行者的自傳,有勵志的作用。
  •   還沒有看完,也不是很喜歡看
  •   從小就有非凡的宗教悟性和清凈心,追究生老病死的根源,發(fā)誓以女身成佛。
  •   看看他人在什么情況獲得什么啟示
  •   絕對是盜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