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03-01 出版社:吉林出版社 作者:(羅馬尼亞)諾曼·馬內阿 頁數(shù):415 譯者:邵文實,梁禾
Tag標簽:無
前言
羅馬尼亞著名的猶太作家諾曼·馬內阿1936年生于羅馬尼亞的布克維納省。1941年納粹執(zhí)政時期,他與全家一起被遣送到烏克蘭的一個集中營。1945年春,二戰(zhàn)結束時死里逃生地返回羅馬尼亞。從集中營回到羅馬尼亞,馬內阿萬分珍惜正常環(huán)境的生活,他以無比的激情擁抱當時普遍宣傳的共產主義理想,熱烈地響應各種社會主義建設的口號。他拼命學習,發(fā)奮把被掠奪的生命補償回來,整個青少年時代都在努力學習奮斗中度過,并一直保持了最優(yōu)等生和共產主義青少年積極分子的地位。高中畢業(yè)后,他上了布加勒斯特的建筑學院,1959年獲工程碩士學位。1966年,馬內阿開始在當時羅馬尼亞最有影響的文學先鋒雜志上發(fā)表作品。1974年起棄理工從文學。從1974年到1986年他第二次離開羅馬尼亞時,他已經發(fā)表了十部集子(小說、散文、短篇故事等)。1986年,他離開羅馬尼亞,那年他在西柏林獲得一個德國文學基金后,便在那里居住了一年多。1988年因獲美國富爾布賴特獎學金(Ful—briglltscholarship)去了華盛頓特區(qū),從此在美國定居,并以執(zhí)教、寫作為生。自那時起,馬內阿在世界各國獲得了許多文學大獎,其中有意大利諾尼諾(N0nin0)文學獎、美國全國猶太圖書獎(NalionalJewishB00kAward)、西班牙2005年最佳外文著作獎(LaVanguardia)、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GeniusAward)。2006年,他的故事性回憶錄《流氓的歸來》獲得了法國圖書的最高獎美蒂奇獎外國圖書獎(PrixM6dicisEtmnger)。他的著作在美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高度受重視。馬內阿被翻譯成英文和其他文字的著作有:《十月,八點鐘》,短篇故事集(1992,1993);《論小丑:獨裁者和藝術家》,隨筆集(1992,1993);《必須幸?!?,短篇小說集(1993,1994);《黑信封》(PliculnegrM),長篇小說(1995,1996);《流氓的歸來》(IntoctrcereaHuliganului),故事性回憶錄(2003,2005)。在創(chuàng)作的同時,他還在世界各家重要雜志和報刊上發(fā)表大量的文章和評論。近年來,馬內阿在巴德學院(紐約州)任歐洲學基金教授,也是那里的駐校作家。到了西方以后,馬內阿進入他所生活過的第三種社會制度,他的創(chuàng)作主題也從猶太人被大屠殺的創(chuàng)痛、集權社會下的日常生活,擴展到對現(xiàn)代化世界的探索,對人的存在意義的尋求,對自我的追究。關于放逐作家屬性問題,也是他寫作的主題之一。馬內阿生活在英文世界里,但一直堅持用羅馬尼亞文寫作。他認為:語言代表了人的根基,也是人的社會性歸屬的體現(xiàn)。羅馬尼亞是他的出生地,是他的母土,他已經在那里起死回生過一次。放棄羅馬尼亞文,那他在整個地球上就沒有根基了,從而成為真正的流亡者。顯然,對于一個從納粹集中營幸存下來的猶太人,對于一個移居他國的作家,語言的意義非同一般。馬內阿著作的敘述范圍是歷史、現(xiàn)狀、未來、民族、個人、生死;他的敘述中心是人作為個體的意義;其敘述特點,是對語言的運用:他的文字本身,便是這些多元的載體。馬內阿的敘述,使人認識到:語言使歷史成為可能;語言將再現(xiàn)泯滅,使人有了歸屬,使流亡者有了根基,并將尊嚴歸還給人類。馬內阿因此常常被比做歷史上的各位名作家,比如果戈理和布爾加科夫等,更有評論者將他比做卡夫卡的繼承者。1983年,諾貝爾文學奪冠者海因里希·伯爾(HeimichBoll)促成了他的作品在西歐的首次翻譯和出版。伯爾曾說:“我不知道當今在西方有哪位作家比諾曼·馬內阿更值得被翻譯和了解?!蔽膶W評論家克勞迪奧·馬格利斯(ClaudioMagris)這么描述馬內阿:“他是那種能夠在完全的沙漠中成長的偉大作家。在他杰出的篇章中,他敘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驅逐和流放,那里所有的人都懂得無望是什么,正如摩西知道自己永遠不會到達那許諾領地那樣。這位偉大作家刻入肌膚和紙張的文字,形似龐然怪物的圖騰,是一種巨型的傷疤?!币獯罄u論界說:“馬內阿的語言勇敢地保持了孤獨。這是一個不再尋求同盟、輿論支持者的語言,是歷史的見證。它無畏地代表了一個內在的宇宙——對恐怖的記憶,然而它并沒有放棄希望,哪怕再微弱的希望。這份希望并非指‘皆大歡喜的結局’,這希望是語言本身,是一位純真作家的無可比擬的語言?!痹趪猓R內阿的文字流播廣泛,嘉評如云,被認為不僅是近半個世紀東南歐文學的驕傲,也是當代世界文學罕有的精品。然而,當下中國國內文學界,對于馬內阿知之甚少,正是出于這些原因,我們組織出版了馬內阿的三部主要的作品:《論小丑》、《黑信封》和《流氓的歸來》。希望通過我們的翻譯弓』進的嘗試,為國內的文學界和文學愛好者提供一道世界文學的盛宴,也為國內文學評論界了解和洞察東南歐當代文學狀況提供一個窗口。但是,我們也要鄭重地說明,對馬內阿作品的介紹是基于文學上的意義,由于馬內阿個人的特殊人生遭際,使他在世界觀和價值判斷上有著明顯的畸見和認識偏差,所以,馬內阿在作品中有時流露出的意識形態(tài)的意見,往往是錯誤的、不全面的,他在部分文字的表達上,有著強烈的非客觀色彩和政治錯誤。這些問題表現(xiàn)了馬內阿自身的局限性。我們在進行編輯的過程中,進行了部分修改工作,但是,過于頻繁和大量的修改,無疑又將大大損害其作品的文學價值和作者語言藝術的完整性,所以,我們不得不保留部分帶有個人偏見的文字。對于這些文字,我們作為編者是持反對和不贊成態(tài)度的,同時,我們也相信讀者的判斷能力,相信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以一種純粹文學審美的角度對待作者的部分文字,而對其中錯誤的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色彩加以批判,從而既能領略到馬內阿的文學語言魅力,又能保持審慎批評意識,做到去偽存真和“拿來主義”。這些書的順利出版,要特別感謝已故著名中國學家魏斐德(FredericWakeman,Jr.)先生和他的夫人梁禾女士的熱情推薦,尤其是梁禾女士幾年如一日地積極支持和推進這項出版的安排和翻譯,使得像馬內阿這樣重要的世界性作家終于能被介紹給國內讀者,使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文學的精神。
內容概要
《流氓的歸來》是諾曼·馬內阿的一部獲得批評界喝彩的傳記作品——一位藝術家的肖像,時間從他在戰(zhàn)前羅馬尼亞的兒童時代早期,到1997年他重返羅馬尼亞之時,跨度雖大,但轉換自由?! ?941年10月,馬內阿的家鄉(xiāng)布克維納的所有猶太人都被遣送至集中營。當時馬內阿還是個孩子,他及家人在集中營生活了四年之后,才得以重返家鄉(xiāng)。少年時代,他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但隨著年齡增長,他目睹了日益不公的專制以及對自己父親的錯誤羈押,逐漸對齊奧塞斯庫政權失去了幻想。雖然他越來越清楚,留在這樣一個政權統(tǒng)治下的羅馬尼亞是幾乎不可能的,但作為一位作家,糾結于他內心的恐懼是,假如他離開羅馬尼亞,會失去自己的本土語言——他真正的家園。1988年,他終于決定定居美國,十年后,他重返羅馬尼亞。 《流氓的歸來》在時間與空間、生活與文學、夢想與現(xiàn)實、過去與現(xiàn)在間自由轉換。這是一位對倫理與審美的興趣甚于對政治的興趣的作家的故事,是一位被孤獨與團結的問題所吸引的文學家的故事。
作者簡介
諾曼·馬內阿,1936年生于羅馬尼亞。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1986年因當時的政治社會環(huán)境而離開羅馬尼亞,先到西柏林,1988年到美國。從此在美國定居,并以執(zhí)教、寫作為生。主要作品有《十月,八點鐘》、《論小丑:獨裁與藝術家》、《必須幸?!贰ⅰ逗谛欧狻?、《流氓的歸來》等。
馬內阿在世界各國獲得了許多文學大獎,其中有意大利諾尼諾(Nonino)文學獎、西班牙《前衛(wèi)報》最佳外文著作獎、美國全國猶太圖書獎、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2006年,《流氓的歸來》獲得了法國圖書的最高獎美第奇獎。
書籍目錄
出版導言初篇 巴內綠草 喬爾馬尼亞 花臉小丑奧古斯都的馬戲場 往昔的痕跡(Ⅰ) 新日歷 爪子(Ⅰ)第一次歸來(小說過去時) 開始前的開始 流氓年 布克維納 切爾諾貝利,1986年 在一片含苞欲放的花叢中 流浪的語言 陌生人 布盧姆日 逃避 往昔的痕跡(Ⅱ) 瑪麗亞 國王萬歲 烏托邦 佩日普拉瓦,1958年 職員 離開 夜班 蝸牛殼 爪子(Ⅱ)維也納躺椅 對前世生活的回憶第二次歸來(后世) 在路上 第一天:1997年4月21日,星期一 第二天:1997年4月22日,星期二 夜的語言 第三天:1997年4月23日,星期三 第四天:1997年4月24日,星期四 午夜對話者 第五天:1997年4月25日,星期五 存在之家 第六天:1997年4月26日,星期六 第七天:1997年4月27日,星期日 夜行火車 第八天:1997年4月28日,星期一 第九天:1997年4月29日,星期二 最長的一天:1997年4月30日,星期三 倒數(shù)第二天:1997年5月1日,星期四 最后一天:1997年5月2日,星期五
章節(jié)摘錄
巴內綠草春天,天堂的光明,穿過整堵墻般大的窗子,照進來。房間里的那個男人,從十層樓的高處,朝下看,觀望天堂里的熱鬧:另一個世界中的樓房、招牌、行人?!霸谔焯美锶藗兩畹帽热魏纹渌胤蕉己??!边@天早上,他一定也這么重復。街對面,一幢紅磚建筑,龐然碩大。一群群孩子們在上舞蹈課和體操課。一條條黃色的出租車龍,被堵在百老匯街和阿姆斯特丹大街的十字路口,吼叫起來,這大都市早晨的脈搏因而跳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然而,這位觀望者,對下面的喧囂,無動于衷。這時,他細察天空——像是遼闊的沙漠,在里面移游的動物群,是緩緩運行的巨形云塊。半小時后,他出現(xiàn)在那幢四十二層樓前的街角上,他就住在這樓里。這樓房并無明顯的具體建筑風格,僅是幾何的組裝而已:對他來說它不過是一個蔽身處,一種棲身斗室的組裝罷了。斯大林時代的公寓樓……他嘟噥道。不,斯大林時期的建筑并沒有那么高。然而,它還是斯大林式的,他對自己反復這么說,顯然對自己在來世的所見不買賬。這天早上,他將重新回到9年前的自己嗎?面對死亡后的新奇生活,難道自己會像那時一樣,暈頭轉向嗎?九個年頭,猶如腹腔里的九個月,充滿了一個早晨所能生產的、冒險的各種新奇。新穎是美好的,正如初端的開頭。左旁,天藍的招牌,上面寫著巨大的白字:瑞特救護藥房。通常,他在那家藥店買藥。突然,警報響了!五輛消防車,像是金屬堡壘,帶著嘶鳴和喇叭聲,行進在街上。瞧,連天堂中也有火災!但并無什么危機。片刻后,一切又回到了正常:這不是那家照相館——他曾經為各種新證件在那里照過相;近旁,面包鋪的櫥窗、地鐵的黃色標記,然后是星巴克——平民知識分子的咖啡館。當然,那寫著白字、帶有巨大M的紅色標記,是麥當勞。它那金屬框架的入口處,有身穿牛仔褲黑運動鞋、白網球帽壓在眼眶上、右手持一拐杖、左手攜一綠色大包的老婦進來,也有兩個高大強壯的黑人乞丐,他們各自手持一個白色的塑料杯。巴基斯坦人的報攤、印度人的香煙鋪、墨西哥餐館、女服裝店,朝鮮人的小超市:大筐的水果和鮮花、西瓜和椰子、黑紅綠色的李子、墨西哥產的芒果和海地產的芒果、黃的白的粉色的文旦果、獼猴桃、胡蘿卜、櫻桃、香蕉、富士蘋果、史密斯蘋果、玫瑰、郁金香、康乃馨、百合花、菊花、大花小花、野花人工花、白的黃的紅的。矮樓、高樓、更高的樓,各種風格,不同的形狀及混雜的各種用處,新世界和舊世界,以及來世的巴比倫。一個小個子日本人,身穿一件紅襯衫,頭戴一頂紅網球帽,搖晃在兩個塞滿了大包小包的大袋子中間;一個長胡子的金發(fā)男人,穿短褲吸雪茄,走在兩個碩大的金發(fā)女人中間,她們也穿短褲,綠色的,帶著黑太陽眼鏡,肩頭搭著背包;一個瘦高的女青年,沒穿長絲襪,她有一頭紅色的短發(fā),穿透明的襯衫,迷你短褲,荷葉那么點大;一個禿頂老頭,高大肥胖,懷抱兩個小孩;一個矮小墩矬的男人,黑八字胡,脖子上掛金項鏈;還有乞丐、警察、旅游者,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是地球上少不了的。在阿姆斯特丹大街和七十二街的十字路口,有個名叫威爾第廣場的小公園,它的前面,有一塊三角形的綠草地,四周有鐵柵欄圍著,在其中間的白色大理石石基上,是穿燕尾服,戴領帶和帽子的威爾第先生。他被自己歌劇里的人物圈圍著,天堂的鴿子在他們的頭上寧靜地休息。鐵柵欄前的長椅上,零散坐著當?shù)氐钠矫瘢和诵莸摹埣驳?、閑逛的無業(yè)游民,他們坐在那里,嚼著用紙袋裝的炸土豆片,或在啃一塊比薩餅。天堂里的一切這兒都有:食物、衣服、報紙、鋪蓋、雨傘、電腦、鞋子、家具、酒、首飾、鮮花、眼鏡、CD、燈、蠟燭、鎖、鏈子、狗、異國鳥和熱帶魚,以及小業(yè)主、銀行職員、街頭藝人、警察、理發(fā)師、擦皮鞋的、記賬的、賣淫的、乞丐——各種各樣的容貌、語言、年齡、身材和體重。而對這個存活者來說,奇異的是:他竟然是在這么個混合體的早晨,慶祝自己9年來的新生。在這個天國里,所有的忌諱和界限都被取消了,知識之果可以在衣袋里的電屏上找到,長生樹在藥店里貢獻它們的果實,在生命轉眼即逝的時代,唯一要緊的是瞬間,而眼前便是瞬問??墒牵@不,重新響起了地獄的警報……!但這一次,不是火警。一個白色的尤物,呼嘯而至身后留有一個血色大圈,一個紅十字和幾個紅字:救護車。來世的生活里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他抬頭看天,蒼天會讓奇跡出現(xiàn);他仰望蔚藍——那是被樓群頂部的鋼筋水泥劃出的一個方塊,天空可在此方塊中被窺見。右邊的建筑擋住了視線,那是一排長極了的咖啡色墻,沿墻走的是水管,噴水用的。左邊,是一堵黃色的墻壁。金黃油漆的墻底上,是斑斕的天藍色油漆寫出的信息:抑郁是體內化學平衡的失調,而非個性的缺陷。這是告誡,還是信息,很難說。然而,他在那里停了一下,轉過腦袋,盯住這神圣的字句,重復了幾遍,這才又抬起腳,倒退了一步,繼續(xù)在阿姆斯特丹大街上行走。長生不老的好處是:獲得免疫功能。人不再像前生那樣,受猥瑣束縛,你一往無前,無動于衷。他朝著巴內綠草走去。“這是一個讓你想起前生的地方”,一個朋友曾經那么對他許諾。阿姆斯特丹大街上的樓房是往昔的那種:老式的房子,磚紅的、深色的、灰的,四五層樓,陽臺是黑色的、金屬的,其防火梯子由于年長日久而發(fā)黑。他初次來這兒的時候,乍看去,覺得紐約市的這個上西區(qū)地帶像是鐵道區(qū),讓他想起舊世界。但在他居住的9年或90年里,這一帶高樓不斷興起,越來越高。相比之下,他所住的四十二層公寓樓,像是斯大林時期的火柴盒樓房那么難看……瞧,斯大林這詞又回來了,莫名其妙。沿街面與一度生活里的一樣,是一家家店鋪:“全項服務珠寶商”、“烏托邦飯店”、“愛茉莉花鋪”、“皮鞋店”、“成人錄像店”、“中國干洗房”、“指甲沙龍”、“羅馬鏡框店”。在與七十六街交界的十字路口處,有座紀念堂:“河畔大天主教堂”。一個雙腿粗胖,披著黑色長發(fā)的姑娘,從里面走出來。她身穿短袖黑衣、黑絲襪,帶著很大的太陽眼鏡,鏡片也是黑色的。街上有三輛巨長的黑色轎車,像是巨型棺材,上面有很小的窗戶。從車里走出幾個身穿黑服戴黑帽的優(yōu)雅男人、幾個穿黑服戴黑帽的優(yōu)雅女人、幾個身穿葬禮服的大孩子。生命之鐘,又一次,為某人,敲響了永恒的時刻。生命便是動態(tài),他沒有忘記這一條。趕緊,他走開去。走過幾步,他脫離了危險。奧朵曼奈利。一家餐館的櫥窗玻璃上懸掛著一塊綠色的招牌,上面寫著:“奧朵曼奈利兄弟——自1900年開業(yè)”。餐館的入口處外面,有麗條木長凳。一位老婦坐在右邊的那條長凳上。累了,他看著她,一邊跌入左面的那條長凳上。老婦的目光漫無目的,但似乎仍注視著他的舉動。好像,他們彼此認得。他覺得她的身影很熟悉,像是在某些夜晚,在某些房間里,突然,漫延起一種寧靜的溫柔,這份安全感,瞬間將他包裹起來。但是,他從來也沒有,在嘈雜的日間,在街上有過這份感覺。老婦站了起來。他等著她拉開幾步遠的距離,然后起身,以往昔的節(jié)奏,跟隨她。她雙腿消瘦,蒼白,腳脖子很細。襪子很短,透明的,鞋子輕薄,平底,像是防雨型的;她的白發(fā)剪得很短,瘦骨峋嶙的肩膀佝僂前傾;她的無袖連衣裙,寬松型,質地細軟,天藍的底色,上面是紅色與菊黃色相間的方格子。她的左手,提一個塑料袋子,如同往昔;她的右手,跟過去一樣,拿著裹成團的灰色針織套衫。他加快了步子,超過她。然后,他突然轉過身來,他們面對面。她嚇了一跳!她也許認出,這是那個累壞了倒在奧朵曼奈利餐館門口長凳上的陌生人。他也嚇了一跳。像是魔術,竟然在一家飯店的門口,在一張長凳上,出現(xiàn)了這個幽靈!她走路的樣子,身影、衣著、灰毛衣,剪短的白發(fā),有點像假發(fā)套,那在瞬間看到的側臉,跟過去一樣的前額、眉毛、眼睛和耳朵,還有下巴,都很熟悉。只是嘴巴的線條不再那么完美,而呈彎曲狀,現(xiàn)在的雙唇也顯太薄,沒了唇線;鼻子的挺直也消失了,變得寬了;脖子蒼老,上面的皮膚是松弛起皺的。此刻,他保持距離地跟著她。她的側影、走路樣子、整個形象:你不需要熟識的記號,一切全在你心中,都不能再熟悉了,一切都沒變。你沒有理由,在街上繼續(xù)跟蹤,她的蹤影。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緒里,心不在焉,放慢了腳步,而那個幽靈,如他所盼,消失得無影無蹤。終于,在八十六街和八十七街之間,到了目的地——巴內綠草餐館??看?,老板攤手攤腳地坐在一張椅子里。他駝髏的背脊和碩大肚子,裹在長袖子帶金扣的白大衣褂里。沒脖子,他的腦袋上披蓋著白發(fā),鼻子、嘴巴、前額和耳朵的線條倒是分明。一個身穿白制服的店員在左邊的香腸熟食柜臺后面忙碌,另一個在右邊的面包烙餅蛋糕柜臺后干活。他向店老板和旁邊的年輕人打招呼——這年輕人的兩個耳朵都貼在電話機上。然后,他向著左前方走去,那里是餐廳部??繅Φ囊粡堊雷?,一位高瘦戴眼鏡的先生,從報紙上抬起頭。然后是非常實際的問候:“老小孩,你怎么樣?”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聲音……流亡者們對這類時刻總是懷有感激?!敖鼇碓趺礃樱坑惺裁葱侣??”“一點兒也沒有!就像我們的同事,波蘭詩人齊別根紐·赫伯特講的那樣:‘社會制度穩(wěn)定,執(zhí)政者們講道理,人們在天堂里比在任何其他國家都要過得好。”’這位小說家對詩人們并不熱衷,幸虧這些詩行有點像散文?!敖鼇砣绾??我是說在這兒,而不是在華沙,有什么新聞?”“慶賀!慶賀在天堂的九個年頭。1988年3月9日,我擱淺在新世界之岸?!薄昂⑼瘋兿矚g過周年,巴內綠草是過周年的好地方。它的一切都讓人想起猶太區(qū)。Oymeinyiddishemame。古舊的世界,古老的生活。”一份夾在塑料片里的菜單向我遞來。真的,充滿了猶太區(qū)的誘惑:奶酪汁拌酸黃瓜,炸豬排,小牛肉煎雞蛋,牛舌加雞蛋,醬汁熏牛肉加雞蛋,熏腸煮雞蛋,家制雞肝醬,芥末拌腌魚。但這是雞肝醬,不是鵝肝醬;雞是在美國人工養(yǎng)育出來的,而不是東歐生長的那種;魚也不是歐洲大陸的,雞蛋也如此。誘惑存在,正如往昔確實存在過,正如往昔的替身也是存在的那樣。瞧,到處是俄國汁,俄國汁拌烤牛肉、拌火雞、拌胡蘿卜生菜色拉……確實,這就是認同的奧秘,記憶的替身被寫進了存活的語言里。一個年輕、高大、健美的侍者,一眼認出了這個著名的小說家:“先生,我讀過您新出的那本書。”菲利浦似乎并非因此而得意起來,但也沒有感到討厭:“是嗎?你喜歡嗎?”他喜歡,但他承認,不如前一本來勁,那本更加色情。“好吧,好吧?!毙≌f家同意,他連眼都沒從菜單上抬起?!罢埥o我來份炒雞蛋和熏鮭魚,一杯橘子汁。雞蛋只要蛋白,不要蛋黃?!笔陶咿D向這位顧客那默默無聞的伙伴:“您呢?”“一樣,一樣?!蔽矣悬c結結巴巴?!澳阌X得巴內綠草的烹調怎么樣?”巴內綠草餐館仿制的東歐猶太烹調還算過得去,但為了保持往昔的口味,光是在菜單上加進煎洋蔥和猶太餡餅顯然是不夠的。“那么,你喜歡巴內的烹飪嗎?”沒有回答?!癘K彌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你到底去不去羅馬尼亞?你怎么決定的?”“我還沒有決定。”“你害怕嗎?你還在想芝加哥暗殺事件嗎?……那個教授……他叫什么來著?那個芝加哥的教授?!薄肮爬⑴?,全名是約·貝特魯·古利阿。不,我跟古利阿努毫不相干。我不是那個神秘派的學生,我也沒有背叛過我的大師,我更不是一個因迷戀上了猶太人而要轉入猶太教門的基督徒。我只是一個可憐的游民,而非一個叛徒。叛徒是應當受到懲罰的。而我……我不過是一個討人嫌的老頭而已。我沒有什么花頭經。”“花頭經,我不知道,但討人嫌,你以前倒有一點。一個有嫌疑的人,變得愈加可疑起來。這對你可不利。”6年前,1991年5月21日,約·貝特魯·吉利阿努教授在光天化日下,在芝加哥大學內,遭謀殺。從表面看來,這場謀殺執(zhí)行得無懈可擊:在該大學神學院的教員洗手間里,僅一顆子彈,從相鄰的小隔間射進了坐在馬桶上的古利阿努的腦袋。因這場謀殺案一直未破獲,自然引起了多種猜測:年輕的古利阿努教授與他導師之間的關系——正是由于他的導師,著名的、羅馬尼亞學者、宗教史專家米爾恰·伊利亞德,他才到美國來的;他與芝加哥羅馬尼亞社群的關系;他與羅馬尼亞流亡國王的關系;他對心理玄學的著迷,等等。當然,甚至還牽涉到他與鐵衛(wèi)軍——極右的羅馬尼亞民族主義運動組織,其成員叫l(wèi)egionari,軍團兵——之間的關系。他的導師米爾恰·伊利亞德在三十年代支持過鐵衛(wèi)軍,而芝加哥很有一些熱衷鐵衛(wèi)軍的流亡羅馬尼亞人。據(jù)說,當時古利阿努正準備審閱其導師早年的政治背景。1991年芝加哥的謀殺案發(fā)生時,正值我的一篇論伊利亞德的軍團兵經歷的文章在《新共和國》上發(fā)表。結果,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找了我,告誡我在與羅馬尼亞人及其他人接觸時要小心。這不是我頭一次與我面前的這位美國朋友提起這個話題。古利阿努、伊利亞德,還有伊利亞德的猶太朋友米哈伊·塞巴斯蒂安,這些名字最近經常在我們的談話中出現(xiàn)。隨著我去布加勒斯特的啟程日越來越近,菲利浦堅持要我把自己內心不安的原因弄清楚。但我做不到,這些感覺非常含糊。我不知道自己是下意識地避免在那里會面對曾經一度的自我,還是無法忍受目前他人眼中自己的新形象——流亡者心目中的英雄;被祖國詛咒的逆子?!拔疫€是有點理解的。這種含糊感覺也許別人也有。但這趟旅行可能最終能治愈你的東歐癥”。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們遇到一部文學作品,它將改變我們余生中看待事物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方式,甚至包括對我們以前自以為理解的事物的理解。以前是托爾斯泰的《伊凡·伊里奇的之死》、契訶夫的《六號病房》、萊維的《淹死的和得救的》,現(xiàn)在則是諾曼·馬內阿的《流氓的歸來》。我深深地感謝這部真實生動、有血有肉卻又神秘怪異的傳記?! 廖鲖I·奧茲克 一部真正偉大的著作,一段完整豐富的生活,抓住了永恒,并制造了永恒?! 缎鹿埠汀贰 〕墒?,困苦,充滿譏諷與矛盾——《流氓的歸來》庖丁解牛般剖析著過去。它是種既令人極度痛苦,又殘忍地予以節(jié)制的表演。其結果也許是,使之躋身于這一代最優(yōu)秀的傳記作品之列?! 杜f金山紀事報》
編輯推薦
《流氓的歸來》在時間與空間、生活與文學、夢想與現(xiàn)實、過去與現(xiàn)在間自由轉換。這是一位對倫理與審美的興趣甚于對政治的興趣的作家的故事,是一位被孤獨與團結的問題所吸引的文學家的故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