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花環(huán)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作者:劉甘栗 編  頁數:376  

前言

  父親雷加是一個“闖關東”的移民后代,青少年時代便遭遇淪陷流亡之痛。在他21歲時,寫出了他的第一篇反對侵略者的作品《最后的降旗》?! ∏嗄昀准託v經艱難曲折和顛沛流離,最后終于到達革命圣地延安,進入抗大學習,深入到前線和敵后,投身于革命和戰(zhàn)爭,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寫了大量的抗戰(zhàn)小說、散文和特寫。這一時期的經歷,奠定了雷加的人生底色,鑄就了他一生追求光明的性格和用盡畢生精力去謳歌新社會、新生活、新人和新事物的作品的主旋律。  1945年,他隨部隊從延安到達光復后的家鄉(xiāng),做了五年的造紙廠廠長,以此為基礎寫出了《潛力》三部曲,成為新中國誕生后比較有影響的優(yōu)秀的工業(yè)題材小說之一。從此,他把自己的寫作定位在工業(yè)和國家基本建設的嶄新領域。他不斷地奔波于洛陽拖拉機廠、三門峽水利工地、玉門油田和大慶油田等地。1966年,他的關于油田創(chuàng)業(yè)和建設的長篇小說已經完稿,送當時的石油部審查。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一場浩劫,不僅使原稿丟失,同時也完全中斷了作家的正常生活和創(chuàng)作?! ∩鲜兰o70年代后期,雷加又逐步進入了一個創(chuàng)作高潮期。已經不年輕的他又重新回到了工地、廠礦、林場、油田和大江大河流域,多次回到他魂牽夢繞的黃土高原。在不斷深入生活的同時,調動他過去的生活積累,傾注全部熱情,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反映經濟建設、社會變革和新生事物的散文和特寫,謳歌改革者、奮斗者、建設者和普通勞動者,從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創(chuàng)作風格。

內容概要

  《生活的花環(huán):雷加文學回顧》作者1945年隨部隊從延安到達光復后的家鄉(xiāng),做了五年的造紙廠廠長,以此為基礎寫出了《潛力》三部曲,成為新中國誕生后比較有影響的優(yōu)秀的工業(yè)題材小說之一。從此,他把自己的寫作定位在工業(yè)和國家基本建設的嶄新領域。他不斷地奔波于洛陽拖拉機廠、三門峽水利工地、玉門油田和大慶油田等地。1966年,他的關于油田創(chuàng)業(yè)和建設的長篇小說已經完稿,送當時的石油部審查。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一場浩劫,不僅使原稿丟失,同時也完全中斷了作家的正常生活和創(chuàng)作。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輯一支抗戰(zhàn)的歌——回憶居京幾年生活附錄:《最后的降旗》(隨筆)《宛平·彈孔·紅指甲——“七七”一段回憶》(隨筆)與生活同在——我在抗戰(zhàn)初期的第一篇小說附錄:《一支三八式》(小說)戰(zhàn)士形象——記丁玲在前線(關于《五大洲的帽子》)附錄:《五大洲的帽子》(小說)談《南來雁》——1985年在鄂爾多斯筆會上為了回憶——《南來雁》后記二附錄:《南來雁》——憶烈士張露萍(報告文學)《在窯洞里》(散文)第二輯《藍色的青櫚林》后記不能對生活驕傲生活的札記附錄:《潛力》三部曲《春天來到了鴨綠江》提要《站在最前列》提要《藍色的青桐林》提要第三輯洛陽拖拉機廠工地日記(1956年10月5日一11月12日)附錄一:洛陽拖拉機廠生活時創(chuàng)作目錄附錄二:《施工的靈魂》(小說)三門峽工地日記(1956年11月13日一11月27日)附錄一:三門峽工地生活時創(chuàng)作目錄附錄二:《工地早晨》(特寫)橫斷山脈科學考察(1960年)《從冰斗到大川》后記附錄一:《從冰斗到大川》(目錄)附錄二:《火燒林》(散文)黑龍江之行日記(1982年7月17日一)附錄一:黑龍江之行創(chuàng)作目錄附錄二:《漠河》(散文)附錄三:《界江上》(報告文學)第四輯陜北隨筆——四十年代采訪生活及其回顧漫步高原放足委員一個想當地主的人采訪地主第五輯多一種藝術多一種美談特寫時停弓作索.迎著時代走來的丁玲——1986年6月在長沙學術討論會上的發(fā)言第六輯童年生活如此多彩風光無限——文學回憶文學對話第七輯在工業(yè)戰(zhàn)線上紀念《講話》學習魯迅——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65周年(節(jié)錄)菡子筆下的雷加——菡子書信節(jié)錄第八輯生活與美——雷加研究(目錄)延安文藝史料——延安文藝運動大事記

章節(jié)摘錄

  故都北京曾是敲響天鼓,后來又為抗戰(zhàn)歌曲所湮沒的城市。它是從來不屈服于任何暴力而舉行過無數次游行示威的城市。它又是全國最高學府的圣地,無數游子的故鄉(xiāng)。它對任何人都袒露出寬大博愛的胸懷?! ∥覀冏≡趶V安門師大二院校舍內。當時從菜市口到廣安門是一條塵土飛揚的大街,不少出名的會館,都在宣武門外,幾家大報館也在宣外大街上,菜市口的西鶴年堂(中藥店)也因是斬首示眾的地方而遠近知名。不過我們最留戀的是師大二院的大操場。它同沈陽操場比起來,只是沙礫少些,塵土多些。軍事教官在我們生活中一直占主導地位,現在目標更加集中,再沒有比軍事生活更能鼓舞斗志的了。我們每天早晨從跑步開始,做著各項軍事活功,仿佛為了一個切近可靠的目標,北京古城處處顯得端莊持重,又落落大方;但它自身又有著不可克服的畸重和傾斜度。王府官邸多在東城,當年被攻擊的段政府也在東城??墒墙^大多數廉價的學生公寓,都在西城。因此所有的游行隊伍,也都是由西向東行進的。西直門是游行隊伍集中點,又是大進軍的出發(fā)點。這是因為具有抗戰(zhàn)意識的各大學校都在西城,那么,進關的東北流亡學生及其學校,也都在西城就不足為怪了。這時出現了專收東北學生的東北中學、志成中學,也成立了專門供應東北學生的簡易食堂?! |北名流,政界的、學術界的,也都齊集北京。他們從事各種活動。他們是后來東北義勇軍和東北救亡總會多種活動的先驅。  “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開始了。“馮大”同學組成了抗日義勇軍,立即開赴前線。  我們全副戎裝,每人戴一頂白兔毛縫成的雙耳下垂的皮帽,不僅別致,也頗為壯觀。由廣安門步行到前門車站無疑是一次示威,也是我們這些東北學生得以如愿以償的首次行動?! ∥覀兂俗膼灩捃囀怯门P軌的壯舉爭來的。

編輯推薦

  《生活的花環(huán):雷加文學回顧》講述了潛力、一支三八式、南來雁、施工的靈魂、漫步高原、采訪地主、不能對生活驕傲、談特寫、生活如此多彩、生活與美、胡風菡子筆下的雷加。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生活的花環(huán)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