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1 出版社:廣陵書社 作者:馮春龍 頁數:29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所列十人為張元、陸費逵、王云五、章錫琛、葉對陶、鄒韜奮、胡愈之、張靜廬、徐調孚、趙家壁。始于戊戌維新志士,迄于新中國文化元勛。我生雖晩,但猶及見其中葉圣陶、張靜廬等先生。至于書中所涉及之顧頡剛、郭紹虞、豐子愷等其他文化名流,亦曾獲捧手問教,所以讀之倍感親切,得益非淺。
書籍目錄
序張元濟--中國現代出版業(yè)的先驅陸費逵--才大略創(chuàng)“中華”王云五--商務出版巨匠章錫?。烀鞒霭娴谝蝗巳~圣陶--教育出版家鄒韜奮--拓展進步新“生活”胡愈之--新中國出版事業(yè)的奠基人張靜廬--出版家兼出版史家徐調孚--作者的知音趙家壁--獨具慧眼的文學編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與圖書出版結緣 陸費逵于1886年9月17日出生在陜西漢中。其祖籍在浙江桐鄉(xiāng)。他的先祖陸費墀在清乾隆年問曾任《四庫全書》總校官、副總裁,參與《四庫全書》的編校工作,前后達20年之久。其父陸費芷滄曾在直隸、山東、河南、漢中等地做幕僚。陸費逵6歲時,因父就任江西南昌府幕僚,于是舉家由陜西遷徙到江西南昌。其母是李鴻章的侄女,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在陸費逵幼小時,母親就教他學習四書五經,接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其一生雖僅受“母教五年,父教一年,師教一年半”,但他自幼勤奮刻苦,聰明好學,廣泛閱讀各種新式書籍報刊,其中,三年間,“(在南昌一閱書報社)把當時新出的書籍雜志,差不多完全看過;舊書也看了許多。遇歡喜的,便摘抄于簿子上;遇不懂的,也記出來,以便查書或問人……從十七歲到二十六歲,每日早六時至八時,一定自修,晚問也差不多總是自修或編著?!本C觀陸費逵的求學經歷,他主要是靠自學打下了扎實的文化功底,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楷模。 陸費逵的青少年時代正是中國社會處于大變動的時代。他目睹了中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的慘敗,看清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繼而接受了維新思想。他從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和我國戊戌變法的失敗對比中,認識到西學對于國家富強的重要性。1902年,年僅17歲的他在南昌與人合辦正蒙學堂,后因經濟困難,學堂僅維持了8個月。1904年,他來到武漢,創(chuàng)辦了新學界書店,自任經理,銷售《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等革命書籍。另外,他還自撰《岳武穆傳》(未刊),抒發(fā)反清愛國的思想。1905年,積極參加日知會的組織工作,并參與起草日知會章程,任該會評議員。同年秋,與張漢杰等人接辦《楚報》,擔任該報主筆。因該報抨擊當局,言辭激烈,遭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查禁和通緝,后逃往上海。他原本打算從上海東赴日本求學,但因經濟拮據而未能成行。于是,應邀出任昌明公司上海支店經理一職,參加上海書業(yè)商會章程起草。書業(yè)商會成立后,擔當評議員兼書記,同時擔任職業(yè)補習夜校主任和《圖書月報》主任。這樣,陸費逵踏上了與圖書出版業(yè)為伴的人生旅程。 1906年冬,陸費逵應邀加入上海文明書局,除襄助經理兼任編輯員外,同時擔任文明小學校長和書業(yè)商會學徒補習所教務長。當時,由于科舉制度的廢除,新學制的確立,社會對新式教科書的需求量很大。針對這一情況,他在此期間曾與俞復、丁福寶等人編輯了《初小國文讀本》、《初小修身讀本》、《初小算術讀本》等教科書。這些教科書無論是編排體例還是課文內容都是精心打造,特色鮮明,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為當時的教育界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但由于文明書局規(guī)模不大,實力有限,無力籌措更多資本,使得這一富有意義而且市場前景廣闊的事業(yè)難以為繼,所以,陸費逵等人編輯的教科書在僅僅出版了幾冊之后,這項工作就告中斷了。但這一經歷,對他日后從事書業(yè)還是產生了重要影響。 正當他為此抱憾之時,當時獨樹一幟的商務印書館對他發(fā)出了真誠的邀請。陸費逵在文明書局期間,經常和商務印書館的高夢旦先生一起出席上海書業(yè)商會的有關活動,雙方相互了解。由于他既通曉印刷發(fā)行事宜,又有豐富的編輯工作經驗,對書業(yè)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很精通,是一位出版業(yè)不可多得的全才,深為高夢旦所器重。經高夢旦與張元濟商議,1908年秋,商務印書館以重金聘請陸費逵加入。 來到商務后,陸費逵先擔任國文部編輯,次年春出任出版部長、交通部長兼師范講義社主任,并編著《簡明修身講義》、《最新商業(yè)修身講義》和《倫理學講義》等教材。1909年2月,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辦《教育雜志》(月刊),陸費逵擔任主編。 P31-32
編輯推薦
本書向您介紹了中國近現代的十大出版家,包括中國現代出版業(yè)的先驅——張元濟、雄才大略創(chuàng)“中華”——陸費逵、商務出版巨匠——王云五、開明出版第一人——張錫琛、教育出版家——葉圣陶、拓展進步新“生活”——鄒韜奮、新中國出版事業(yè)的奠基人——胡愈之以及張靜廬、徐調孚、趙家璧。讓您了解中國近現代的出版業(yè),也是紀念這樣一群民族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們?yōu)榭茖W知識的普及、文化教育的發(fā)展、中西文化的交流、傳統(tǒng)文化的搶救和保護以及國民素養(yǎng)的提高所做的貢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