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7 出版社:經濟管理 作者:朱永新 頁數(shù):85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世界各國的管理既有其特殊性(個性),又有其普遍性(共性)。要實現(xiàn)華夏文化與現(xiàn)代管理的融合,就應當采取“取長補短”的方針,從而達到“異途同歸”的目的。因此,我們應從管理的共性出發(fā),吸收現(xiàn)代管理理論及方法的精髓,融入我國古代的管理思想,創(chuàng)建出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體系。
作者簡介
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蘇大豐人。現(xiàn)為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常委,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等兼職教授,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著有《中華管理智慧》、《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等多部著作,并主持《教育科學精品教材譯叢》、《新教育文庫》、《教育在線文庫 》等多種大型叢書的編纂工作。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研究項目等。
書籍目錄
華夏文化與現(xiàn)代管理的融合(代序)成思危(1)英文摘要(Summary)(7)上卷 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緒論(3)一、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研究意義(3)二、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研究方法(6)三、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研究內容(9)四、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發(fā)展歷程(21)第一篇 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濫觴和形成:先秦時期的管理心理思想第一章 《周易》、《尚書》的管理心理思想(29)一、《周易》的管理心理思想(29)二、《尚書》的管理心理思想(32)第二章 先秦儒家的管理心理思想(39)一、先秦儒家管理心理思想的理論體系(39)二、用人心理思想(48)三、激勵心理思想(53)四、領導心理思想(60)五、組織心理思想(68)第三章 先秦道家的管理心理思想(73)一、人性與需要思想(73)二、管理謀略思想(75)三、領導心理思想(77)四、人力管理心理思想(81)第四章 先秦墨家的管理心理思想(83)一、領導心理思想(84)二、決策心理思想(92)三、人力資源管理心理思想(99)第五章 先秦法家的管理心理思想(111)一、法家的人性理論與管理策略(111)二、法、術、勢的領導心理思想(115)三、法家被儒家吸收融合的人性基礎(120)第六章 先秦兵家的管理心理思想(123)一、目標管理心理思想(123)二、信息管理與決策的心理思想(125)三、人力資源管理心理思想(131)四、將領的管理心理思想(134)五、時間和環(huán)境管理心理思想(136)第七章 縱橫家的管理謀略思想(139)一、捭闔之術(139)二、反應之術(141)三、飛箝之術(142)四、揣摩之術(143)五、量權之術(144)六、決斷之術(145)第八章 《呂氏春秋》的管理心理思想(147)一、領導者的個體心理與管理(147)二、領導者的品質特征(150)三、領導者的權變思想(152)四、領導者的用人心理(153)五、結語(156)第二篇 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發(fā)展:漢魏六朝時期的管理心理思想第九章 陸賈、賈誼的管理心理思想(159)一、陸賈的管理心理思想(159)二、賈誼的管理心理思想(163)第十章 《淮南子》的管理心理思想(169)一、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169)二、領導心理思想(177)第十一章 董仲舒的管理心理思想(179)一、領導者的社會認知(179)二、領導者的情緒(180)三、領導者的影響力(182)四、領導用人心理(185)五、領導激勵心理(188)六、領導的經權管理(190)第十二章 司馬遷的管理心理思想(193)一、領導的志向(193)二、領導的品德修養(yǎng)(195)三、領導的創(chuàng)新能力(196)四、領導的辨別能力(197)五、領導的人際交往能力(199)六、領導的權力意識(200)第十三章 王充的管理心理思想(203)一、關于圣人與賢人(203)二、關于賢人與佞人(206)三、關于儒生與文吏(209)第十四章 王符的管理心理思想(213)一、人才的重要性(213)二、人員甄選的心理思想(214)三、人員培訓的心理思想(215)四、人員考績的心理思想(216)五、人員賞罰激勵的心理思想(217)第十五章 曹操、諸葛亮等兵家管理心理思想(219)一、目標管理心理思想(219)二、信息管理與決策心理思想(223)三、人力資源管理心理思想(226)四、領導心理思想(229)五、時間與環(huán)境管理心理思想(233)第十六章 劉劭《人物志》的人才管理心理思想一(235)一、人才的意義(236)二、人才的選拔(237)三、人才的任用(240)四、人才的培養(yǎng)(243)第十七章 玄學家的管理心理思想(245)一、玄學家對理想管理境界的追求(246)二、管理理念的名教與自然之爭(248)三、領導品質——圣人的個人修養(yǎng)(251)四、“刑教一體,禮樂平人心”的賞罰激勵思想(256)第十八章 《太平經》、葛洪的管理心理思想(259)一、人性與需要思想(259)二、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260)三、領導心理思想(266)第三篇 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完善:唐宋時期的管理心理思想第十九章 貞觀統(tǒng)治集團的管理心理思想(273)一、人力管理心理思想(274)二、領導心理思想(278)三、信息決策管理心理思想(280)四、賞罰激勵的心理思想(281)第二十章 《長短經》中的管理心理思想(283)一、關于人才分類(283)二、關于人才鑒別(286)三、關于人才使用(287)四、關于人才激勵(289)第二十一章 《太白陰經》、《虎鈐經》、《武經總要》等兵書的管理心理思想(291)一、目標管理心理思想(291)二、信息管理與決策心理思想(296)三、人力資源管理心理思想(299)四、將領的管理心理思想(307)五、時間與環(huán)境管理心理思想(309)第二十二章 韓愈、柳宗元的管理心理思想(311)一、“力足乎者取乎人”的人本主義思想(312)二、伯樂知馬的識人思想(312)三、策之以其道的用人思想(314)四、食之盡其材、鳴之通其意的勵人思想(316)五、長育天下之英才的育人思想(316)第二十三章 范仲淹的管理心理思想(319)一、人才管理心理思想(319)二、領導管理心理思想(322)三、環(huán)境管理心理思想(324)四、軍事管理心理思想(325)第二十四章 《資治通鑒》的管理心理思想(327)一、德才之辯(327)二、選人之要(329)三、用人之道(331)四、察人之法(334)五、養(yǎng)人之術(336)第二十五章 王安石的人力管理心理思想(339)一、大明法度,眾建賢才的人力管理心理思想(339)二、教之有其道的培訓思想(341)三、養(yǎng)之有其道的激勵思想(342)四、取之有其道的甄選思想(344)五、任之有其道的任用思想(345)第二十六章 朱熹的管理心理思想(347)一、人性觀與管理(347)二、人才管理心理思想(349)三、管理謀略思想(350)四、領導心理思想(353)五、培訓心理思想(356)第二十七章 陸九淵的管理心理思想(359)一、人性與管理(359)二、領導者管理心理(362)三、人力管理心理(364)四、戰(zhàn)略管理心理(366)五、組織文化心理(368)第二十八章 陳亮、葉適的管理心理思想(371)一、陳亮的管理心理思想(371)二、葉適的管理心理思想(374)第二十九章 《容齋隨筆》的管理心理思想(385)一、人力管理心理思想(385)二、忠恕之道(389)三、剛柔相濟(391)四、以和為貴(392)第四篇 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成熟:明清時期的管理心理思想第三十章 朱元璋的管理心理思想(399)一、領導心理思想(400)二、人力管理心理思想(401)三、信息管理與決策心理思想(402)第三十一章 王守仁的管理心理思想(403)一、道德管理心理思想(403)二、謀略心理思想(405)三、目標管理心理思想(407)四、自我管理心理思想(408)第三十二章 黃宗羲、顧炎武的管理心理思想(411)一、管理中的人性觀(411)二、行政管理中的權力配置(413)三、領導心理與管理(416)四、組織文化及其革新(419)第三十三章 王夫之的管理心理思想(423)一、管理心理思想的基礎建構(424)二、管理心理思想的基調(427)三、人性論與管理(429)四、治國管理心理思想(434)五、軍事管理心理思想(436)六、學習心理思想(438)第三十四章 顏元的管理心理思想(443)一、人貴論與管理(443)二、人的需要與管理(444)三、人員甄選心理思想(444)四、人員培訓心理思想(445)第三十五章 清初統(tǒng)治集團的管理心理思想(447)一、尊儒重道和民為邦本的治國方略(447)二、領導心理思想(451)三、民族與文化沖突中的管理心理思想(457)四、信息管理的心理思想(459)第三十六章 《三國演義》的管理心理思想(461)一、管理心理之分析結論:“天下分久必合”——大“勢”所趨(462)二、目標的戰(zhàn)略管理價值(463)三、領導心理思想(466)四、戰(zhàn)略解構與活用:策謀管理心理思想(470)五、人才管理心理思想(471)六、環(huán)境、信息以及時間管理心理思想(479)第三十七章 《陣記》、《紀效新書》、《投筆膚談》等兵書中的管理心理思想(483)一、目標管理心理思想(483)二、信息管理與決策心理思想(488)三、人力資源管理心理思想(488)四、將領的管理心理思想(494)五、時間和環(huán)境管理心理思想(495)第三十八章 《三十六計》的管理謀略思想(499)一、謀略目標的管理價值(500)二、哲學傾向與策謀管理(503)三、領導的管理謀略思想(509)四、環(huán)境和信息管理謀略(513)第三十九章 《菜根譚》的管理心理思想(519)一、人力資源管理心理思想(520)二、目標管理心理思想(521)三、人際管理心理思想(524)四、人生管理心理思想(527)第四十章 《呻吟語》、《小窗幽記》、《圍爐夜話》的管理心理思想 (531)一、《呻吟語》的管理心理思想(531)二、《小窗幽記》的管理心理思想(538)三、《圍爐夜語》的管理心理思想(549)結束語(555)一、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555)二、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的主要特色(565)三、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的未來展望(567)下卷 中華管理智慧的現(xiàn)代價值研究導論 現(xiàn)代管理視野下的中華管理智慧(573)一、探究中華管理智慧的科學方法(573)二、中華管理智慧的特征模型(575)三、組織效能——驗證中華管理智慧現(xiàn)代價值的尺度(577)第一章 以人為本——中華管理智慧之核心價值觀(585)一、以人為本管理價值觀的歷史與現(xiàn)代內涵(586)二、以人為本:組織與個體水平的分析(603)三、以人為本:道德理性人的人性假設(640)第二章 以德為先——中華管理智慧之道德取向(659)一、以德為先:德性管理的實質與內涵(659)二、以德為先:現(xiàn)代管理實務及影響力分析(681)第三章 中庸之道——中華管理智慧之行為法則(705)一、中庸之道之本質特征(705)二、中庸之道的內涵(708)三、企業(yè)員工行為中庸化的分析(718)四、中庸之道在現(xiàn)代管理中的應用(736)第四章 無為而治——中華管理智慧之理想境界(747)一、無為而治——理想的組織文化與領導風格模型(748)二、無為而治對現(xiàn)代管理之影響分析(767)第五章 以和為貴——中華管理智慧之終極目標(801)一、以和為貴管理價值觀的特征模型(801)二、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的以和為貴(814)主要參考書目(835)后記(845)
章節(jié)摘錄
一、中國古代管理心理 思想的研究意義 眾所周知,管理心理學這門科學的誕生和發(fā)展是與西方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歷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然而,20世紀60年代以后,日本及亞洲“四小龍”在經濟上的崛起,使得人們意識到,所謂的現(xiàn)代管理不再是西方文明的專利品,東方文化背景下的文明同樣可以產生先進的管理理論和模式,這促使人們從一個新的層面去探究管理的本質,因而,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研究對于發(fā)展中國和世界的管理科學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ㄒ唬┯欣诖龠M中國管理科學的本土化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在《管理學》中認為,管理不只是一門學科,還應是一種文化,有它自己的價值觀、信仰、工具和語言。管理是一種社會職能,隱藏在價值觀、習俗、信念的傳統(tǒng)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應當是受文化制約的。他的理論將管理與文化明確地聯(lián)系起來?! 』仡櫀|西方現(xiàn)代管理發(fā)展的歷史,無論是孕育出現(xiàn)代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美式管理還是曾經取得過輝煌成就的日式管理,兩者并不存在孰優(yōu)孰劣的問題。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現(xiàn)代管理理論和自身文化的融合。正是由于這一規(guī)律,美國人在學習日本管理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些受日本文化影響的東西他們學不了。同樣,當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發(fā)生衰退,日本企業(yè)又重新學習美式管理的時候,美國管理模式中所折射出的文化層面的東西,也還是不太容易為日本企業(yè)所吸收?! ≈袊芾砝碚撆c實踐的發(fā)展同樣也符合這一規(guī)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西方的現(xiàn)代管理科學逐漸傳人中國,作為現(xiàn)代管理理論重要組成部分的行為科學,管理心理學也隨之傳人。在對西方管理科學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的進程中,我們同樣質疑西方管理理論和模式在非西方文化中的普遍適用性。 中國的文化土壤中,沒有生長出西方式的“科學”的管理理論。但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它所具有的管理思想和經驗,特別是有關管理活動中人的心理規(guī)律方面的思想是極其豐富的,如果說管理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起源于美國,那么,管理心理學的思想則起源于中國。例如,管子提出“以人為本”。他認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孔子提倡“以德為先”;老子教人“治大國若烹小鮮”;莊子說:“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薄兑捉洝分小拔飿O必反”、“否極泰來’’和“盛極必衰”等觀點,揭示了深刻的管理心理思想??梢哉f,現(xiàn)代中國人的心態(tài)與管理行為已深深打上了歷史傳統(tǒng)的烙印。因而,無視中國人自身的心理特性和管理實踐而盲目地追隨西方管理心理學研究的趨勢,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說是很不明智的?! ≌腔谏鲜龅恼J識,重新審視東西方管理實踐背后的文化心理因素,對西方的管理科學進行本土化改造,挖掘和整理中國的傳統(tǒng)管理心理思想,尋找東西方管理文化相交匯的最佳融合點,已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ǘ┯欣谕晟剖澜绻芾砜茖W的發(fā)展 世界管理科學的發(fā)展離不開對東西方管理發(fā)展歷史的梳理。 淵源于古希臘文化傳統(tǒng)的西方管理心理思想,在近代資本主義的條件下演變?yōu)榫哂幸欢茖W形態(tài)的管理理論,這一理論植根于實用主義的經濟學、唯理的哲學以及新教的個人主義道德,這使得它的產生從一開始就以追逐企業(yè)的利潤、提高效率為目標,表現(xiàn)為一種微觀領域的管理,因而與中國農業(yè)社會型的管理形態(tài)有明顯區(qū)別。西方管理心理學的這種進取、征服、實用的價值傾向曾經是創(chuàng)造近代工業(yè)文明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進入20世紀,卻導致了很多不良的后果,諸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能源的枯竭和道德的危機等,甚至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因而,西方的管理從“二戰(zhàn)”以后就力圖從東方文化中尋找“和諧”的因素,這種“和諧”應體現(xiàn)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自然之間。而以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為代表的東方管理文化正好可以發(fā)揮這樣的作用?! Y源于華夏文化傳統(tǒng)的中國管理心理思想是中國農業(yè)文明的產物,它的基礎是中國的倫理文化。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宗法血緣關系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積淀成為一種極為強固的文化結構、心理力量和組織形式,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管理心理思想的發(fā)展,使得它具有了不同于西方管理心理思想的理論模式,表現(xiàn)出整體觀、協(xié)和觀、人本觀和辯證觀等特點。它的優(yōu)點主要是:重視發(fā)揮人在管理中的能動作用,注意各種管理因素的協(xié)調平衡,善于從整體的、長遠的管理目標出發(fā)來決定各種管理措施,努力在管理的過程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倡導群體凝聚的精神,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欢?,中國傳統(tǒng)管理思想是在封建的農業(yè)社會的土壤中生長起來的,它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包含了過于濃厚的王權意識、宗法觀念、等級習俗和官本位思想;輕思辨,輕分析,缺乏科學的數(shù)理分析;缺乏與市場經濟的緊密聯(lián)系,形不成系統(tǒng)的科學形態(tài)?! 【C上所述,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和西方管理心理學理論優(yōu)劣共生,利弊相通,互相對應,互為補充。它說明了人類管理的趨異性,即管理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文化、經濟發(fā)展水平以及不同的經濟體制將形成不同的管理風格和管理模式。同時,它也說明了管理的趨同性,即管理經驗通過互相學習,可以在不同的國家民族之間轉移,但需要有一個與本民族的文化國情相融合的過程。正是這兩種思想的交流和融合,才可以使中國傳統(tǒng)管理心理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能得到改造和重建,從而豐富世界管理科學的內容,促進世界管理科學的發(fā)展?! ?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管理進入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后現(xiàn)代管理階段。后現(xiàn)代管理是知識管理,作為知識載體的人力資源成為第一財富,人的因素真正成為管理的重心,管理科學的發(fā)展因而也以管理心理學的發(fā)展為核心,后現(xiàn)代管理將擯棄現(xiàn)代管理以利潤衡量的效益目標,而建立以知識財富來衡量的價值目標。它追求的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人本管理模式,關注的是人的發(fā)展,特別是人與外在世界的共同發(fā)展。要求人們更切實地平衡自身的心靈,以更有效的態(tài)度平衡被現(xiàn)代社會的物欲主義所釋放出來的欲望,把社會和自然發(fā)生的矛盾化解在心靈更高的審美境界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東方幾千年積淀的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有著巨大的包容性,蘊涵著豐富的生命力,其價值經久不衰?! ∈聦嵣希鞣焦芾硇睦韺W的理論經過了長期的變化和發(fā)展之后,已將管理模式定位于人本管理上。這一變化趨勢與東方的管理思想日益接近,這是管理科學發(fā)展過程中東西方管理思想不斷交融的結果,也說明人類管理行為和意識的世界化趨勢。所以,管理科學的發(fā)展最終是要打破地域的、國家的和民族的界限,建立起一個世界管理體系。因此,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與世界管理科學的發(fā)展是一個統(tǒng)一的聯(lián)系體。一方面,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踐意義上看,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是全人類的財富,是世界管理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發(fā)展世界性的管理科學,離不開對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中合理因素的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離開世界管理科學的發(fā)展,離開全人類管理文明的進步,孤立地夸大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價值,只能在狹隘的民族情感中孤芳自賞,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精華只有和現(xiàn)代管理科學相結合才能發(fā)揮出優(yōu)勢,永葆生命力。
編輯推薦
本書從管理心理學的角度審視中國傳統(tǒng)管理文化,概括出“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以和為貴、中庸之道、無為而治”的五個特點,并且對從殷周到明清時期管理心理學思想的發(fā)展歷史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整理。還用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對華夏管理文化如何與現(xiàn)代管理相融合進行了有價值的探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