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60年學術論文集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北京市哲學社會美學研究會 編  頁數(shù):239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回歸感性意義——日常生活美學論綱之一》、《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客觀性假象問題》、《多媒體藝術的由來與思考》、《消費文化與當代產(chǎn)品的符號化》、《行走在跨界中的他者——當代中國電影作曲家創(chuàng)作現(xiàn)狀呈現(xiàn)》、《舞蹈美學體系的研究現(xiàn)狀及整體理論建構》、《環(huán)境與介入——試論杜威美學中環(huán)境的觀點對環(huán)境美學介入式審美模式的影響》、《從觸覺看感官等級制與審美文化邏輯》、《從哲學美學到社會學美學》等文章。

書籍目錄

回顧與展望
 中國美學的歷程與轉向
 中國實踐美學六十年:發(fā)展與超越——以李澤厚為例
 光輝的里程碑——憶第一次全國美學會議
 十七年電影中的女性美學——以《紅色娘子軍》、《青春之歌》、《李雙雙》 三部影片為例
 百年來美育視野中的六藝研究綜述
理論與現(xiàn)實
 回歸感性意義——日常生活美學論綱之一
 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客觀性假象問題
 多媒體藝術的由來與思考
 消費文化與當代產(chǎn)品的符號化
 行走在跨界中的他者——當代中國電影作曲家創(chuàng)作現(xiàn)狀呈現(xiàn)
 舞蹈美學體系的研究現(xiàn)狀及整體理論建構
 環(huán)境與介入——試論杜威美學中環(huán)境的觀點對環(huán)境美學介入式審美模式的影響
 從觸覺看感官等級制與審美文化邏輯
 從哲學美學到社會學美學
藝術與審美
 當代視覺藝術的文化品格
 藝術與藝術研究中的命運主題
 北京長城的審美文化評價
 一種視聽格式塔:論梅洛一龐蒂的電影美學
 柏格森哲學對于德勒茲電影美學的影響
 宋詩七絕中的審美取向——理趣和野趣
 明清時期“臺灣美術”的漢土美學風格一論漢土畫風對臺灣美術風格的影響
美學與教學
 中國“教材式”美學理論的危機與出路——對中國美學教材現(xiàn)狀的反思物化時 代的審美烏托邦——一個范疇史的理解
 群策群力,推進美育立法
 造美與審美對美學奠基概念的哲學再思考
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這是美學進入中國的時期,也是中國美學的初創(chuàng)期。在這個時期里,梁啟超、王國維引進了西方美學的部分概念和內(nèi)容,王國維還倡導在大學的哲學、中文、外文等系開設美學課。蔡元培使這一主張在北京大學得到實現(xiàn)。他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至今仍有影響。但從學科的角度看,朱光潛在1932年寫成的《談美》最全面地展示了中國美學理論初建時的形態(tài)。朱光潛寫下《談美》時,正是國家危急存亡的年頭。他在開場話里說:“我現(xiàn)在講美,正因為時機實在是太緊迫了。……我堅信中國社會鬧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壞。我堅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幾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從‘怡情養(yǎng)性’做起,一定要于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別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心美化?!雹僭谶@兒,朱光潛沒有把美看做是風花雪月,不是精神奢侈品,而是可以洗刷“太壞”的人心的“清涼散”,是一種“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是建立“凈化”的理想人格的前提。他的美學理論同樣有著明顯的為救我民族而建立的宗旨,也可以看做是從美育角度引進的?!墩劽馈酚?5篇看似信手寫來、隨意揮灑的小文組成,看上去好像是《文藝心理學》的縮寫本,但實際上又不完全是。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談美》的序中所說,它“自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有些處是那部大書所不詳?shù)?;有些是那里面沒有的?!松乃囆g化’一章是著名的例子;這是孟實先生自己最重要的理論?!雹谶@里指出的《文藝心理學》中所不詳?shù)暮湍且徽隆叭松乃囆g化”的增加,實際上是朱光潛對于自己在《文藝心理學》中沒有專門論述的美學思想的出發(fā)點與指歸目標的闡明。而這種闡明,正是朱光潛美學的核心與主線。朱光潛用這條主線,把他所接受的西方美學和文藝批評思想,特別是克羅齊、康德、尼采、立普斯、布洛、柏格森等人的學說加以改造、吸收,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美學思想與理論體系。

編輯推薦

《美學60年學術論文集》是由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美學60年學術論文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