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系學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郝樹人 等 著  頁數:243  

前言

  公共關系學作為內求團結、外求和諧的綜合性的管理科學和藝術,由于其全局性、謀略性、前瞻性與可操作性,被廣泛運用于各類社會組織的運籌、決策、管理方面。尤其在當今信息社會,科技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公共關系功能的充分發(fā)揮提供了更好的契機。作為以眾多學科為基礎的現代管理科學,誕生于20世紀初,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環(huán)境的變化,公共關系的思想和方法越來越被認為是管理企業(yè)、改善企業(yè)環(huán)境的一種卓有成效的工具。在公共關系的實踐中公共關系學吸納了諸多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以及現代傳播技術的最新成果,具有多學科交叉整合的特征。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公共關系的理論與方法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變化。為適應新時期企業(yè)管理的需要,作者對第二版的內容進行了修訂。  此次修訂仍保留了對公共關系基本理論、公共關系歷史沿革和公共關系基本構成要素的闡述,強調了公共關系的目標管理、社會組織形象管理和傳播管理?! ‰S著品牌競爭的日趨激烈,品牌活動影響日益廣泛,而媒體日漸強勢,經濟法規(guī)逐步完善,由各種因素導致的品牌危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的視線當中,危機發(fā)生的頻率、產生的影響力和波及的范圍都足以說明中國品牌已進入了危機高發(fā)期?! ≡诋斀裆鐣谄髽I(yè)與消費者的力量對比之下,企業(yè)永遠處于弱勢。的確如此,隨著新聞媒體和監(jiān)管部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企業(yè)任何一個微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災難。危機對于企業(yè)來說有正反兩方面的效應,如果處理得當,會增加企業(yè)的美譽度以及消費者對企業(yè)的信賴感,成為提升企業(yè)形象的契機;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成為導火索,引爆潛伏的其他危機,加速企業(yè)的毀滅。那么,如何才能在危機中力挽狂瀾、化“?!睘椤皺C”呢?這就是本次修訂增加了危機公關一章的主要目的。本章試圖通過對危機案例的回顧和分析,揭示品牌頻頻發(fā)生危機背后的規(guī)律和原因,幫助企業(yè)尋找預防危機、應對危機和化解危機的對策,給企業(yè)一些有益的借鑒?! ∑笸緯軒椭鷱氖鹿碴P系事業(yè)的人士科學而完整地掌握這門學科并將其用之于公共關系實踐,從而為我國公共關系學科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內容概要

《公共關系學》這本教材由郝樹人和劉菊編著。自出版以來,因其重點突出,簡明實用,而深受讀者的歡迎,社會影響力較大。此次修編仍保留了對公共關系基本理論、公共關系歷史沿革和公共關系的基本構成要素的闡述,強調了公共關系的目標管理、社會組織形象管理和傳播管理。本書增加了3章新的內容,即公共關系與企業(yè)文化、公共關系與營銷文化、危機公關。

書籍目錄

第1章 公共關系的基本理論  學習目標  1.1 公共關系的含義  1.2 公共關系的要素  1.3 公共關系的基本屬性  1.4 公共關系的功能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2章 公共關系的產生與發(fā)展  學習目標  2.1 公共關系產生與發(fā)展的社會歷史條件  2.2 現代公共關系的產生  2.3 現代公共關系的發(fā)展  2.4 現代公共關系的特征  2.5 公共關系的發(fā)展趨勢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3章 公共關系主體  學習目標  3.1 社會組織  3.2 社會組織與環(huán)境  3.3 社會組織目標與公共關系目標  3.4 公共關系的組織機構  3.5 公共關系從業(yè)人員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4章 公共關系客體  學習目標  4.1 公眾及其分類  4.2 內部公共關系  4.3 外部公共關系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5章 公共關系目標管理  學習目標  5.1 公共關系目標管理的內涵  5.2 確定公共關系目標的意義  5.3 目標的分解與量化確定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6章 社會組織形象管理  學習目標  6.1 組織形象的內涵  6.2 組織形象的定位與設計  6.3 組織形象的建立與推廣  6.4 組織形象的鞏固與矯正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7章 社會組織的傳播管理  學習目標  7.1 傳播與公共關系傳播  7.2 公共關系宣傳的管理  7.3 公共關系活動的傳播管理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8章 公共關系與企業(yè)文化  學習目標  8.1 公共關系和企業(yè)文化的互補  8.2 企業(yè)文化的營造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9章 公共關系與營銷文化  學習目標  9.1 公共關系在市場營銷中的作用  9.2 企業(yè)的營銷文化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第10章 危機公關  學習目標  10.1 概述  10.2 危機公關的處理原則  10.3 危機公關的制勝攻略  10.4 危機公關的系統管理  10.5 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危機公關  案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科學意義上的公共關系不可能在經濟落后的封建社會中產生,它只能產生于商品經濟高度發(fā)達的社會。  封建社會經濟形態(tài)最根本的特點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這種經濟形態(tài)背景下,土地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家庭是最基本的生產單位,一家一戶,男耕女織,各家各戶自己生產、自己消費,產品極少交換,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局限在狹小的范圍內。人們終日封閉在由家庭、鄉(xiāng)村組成的血緣和地緣關系中,處于一種“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tài)中。商品經濟的落后,限制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這種情形下,公共關系既無產生的基礎,更無發(fā)展的需要?! ≠Y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形態(tài)最根本的特點是工業(yè)社會化大生產,這種社會化大生產取代了封建社會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生產日趨社會化、專業(yè)化,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整個生產活動都是社會化的,人們生產的產品不再是自足,而是主要用來交換以實現其價值。市場交換實現后,人們生產的產品和勞動才能得到社會承認。于是,無論是個人或者社會組織,只有通過自覺的努力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持,才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存和發(fā)展環(huán)境。這是因為: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當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過渡到壟斷時期,在商品流通和交換中出現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重大轉變。為了適應這種新的轉變,工商企業(yè)客觀上需要一種良好的公共關系作為保障,從而最大限度地爭取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的理解、信任、支持與合作。  商品經濟的高度發(fā)展,使商品的供給大大豐富起來,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開始從滿足基本需要為主轉向以滿足選擇性的需要為主。因此,一方面,商品生產者即企業(yè)和社會組織只有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以贏得廣大公眾信任和支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另一方面,商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相互溝通也變得更加迫切和必要,雙方都需要通過良好的公共關系狀態(tài)來適應這種深刻的變化。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公共關系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支持正版教材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