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賢林講談-第二輯

出版時間:2011-12-01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舒剛,張新光 編  頁數(shù):266  

內容概要

  《賢林講談(2010年第1輯)》主要內容包括:考研路,勇敢走下去、平凡鑄就的成功、我們平凡而不平庸、逝者如斯--對考研生活的回顧、背負十字架的英雄--加繆哲學小說《西緒弗斯神話》隨想、城悟、人到大三--文讀“大學”等。

書籍目錄

在信陽師范學院首屆“勵志讀書節(jié)”開幕式上的講話第一編:做人與求學考研路,勇敢走下去平凡鑄就的成功我們平凡而不平庸逝者如斯--對考研生活的回顧背負十字架的英雄--加繆哲學小說《西緒弗斯神話》隨想城悟人到大三--文讀“大學”第二編:傳統(tǒng)與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與價值探秘中華文明的起源:幾個顛覆歷史的考證《周易》文化智慧與管理理念屈原與楚辭唐詩的魅力曹雪芹的身世之謎漢字的書寫文化與書寫藝術當下文化產業(yè)的資源要素及其價值實現(xiàn)西歐主要歷史遺存與解讀--旅歐記憶第三編:信息與研究信息--人類知識之“臍點”數(shù)字圖書館反競爭情報與我國企業(yè)情報保護體系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成因、影響與啟示中國文獻學的發(fā)展歷程--以經典闡釋為中心創(chuàng)新圖書館服務形式 豐富師生閱讀內涵

章節(jié)摘錄

  一、傳統(tǒng)與反傳統(tǒng)  1.近代以來,中國人在“新”與“舊”的選擇上面臨的困境  我用這樣一個標題來概括自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我們中國人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產生的矛盾痛苦的態(tài)度。因為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的歷史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可以說是幾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有人把它比做中國的又一個春秋戰(zhàn)國時代,整個中國社會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革。在這次變革中,西方列強以其物質文明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然后,其文化又與我們的文化發(fā)生了沖突,中華民族面臨著生存的危機,中國文化也同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爭論和分裂。在西方文化的刺激和影響下,反傳統(tǒng)成為一種趨時的風尚,“棄舊從新”成為大多數(shù)中國人心理之主潮,不移之信仰。這個“新”與“舊”就是傳統(tǒng)與反傳統(tǒng)的問題,也可以叫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問題。但從近代一百多年來中西文化的交匯來看,中國人在“新”與“舊”的選擇上面臨著困境,一方面是“求新不得”,一方面是“棄舊不能”。這種局面至今猶存,這不能不令人沉思了。什么叫“求新不得”?中國人很早就開始向西方學習,也學到了一些東西,但直到今天,我們覺得對西方的東西還沒有完全學到手,這個就叫“求新不得”。什么叫“棄舊不能”?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胡適、陳獨秀等人要把傳統(tǒng)的東西徹底打倒,完全拋掉,他們成功了嗎?沒有,傳統(tǒng)還是倒不了、拋不掉,這就是“棄舊不能”?! 榱苏f明中國人在“新”與“舊”的選擇上所面臨的這種困境,我們以近代思想家為例進行探討,因為思想家對我們的文化有更深刻的思考和體會。近代思想家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章太炎等人都是開一時風氣之先的人物,這些人在當時都是了不起的革命派。他們接受的雖然是舊式傳統(tǒng)的教育,但他們都比較早地接觸了西方的思想。他們都是出過國的,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思想,想用西方的思想來改造中國。他們在當時都是影響很大的新派人物。但是如果我們考察一下他們的生命歷程和思想演變,可以看出他們的一生大概都走了一條一開始向西方學習,最后卻反對西方,向傳統(tǒng)回歸這樣的道路。例如,康有為是比較早提倡變法維新主張的,他的變法改制思想來源于西方,他的《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等著作,都是用傳統(tǒng)的典籍來解釋他所理解的西方政治思想的,這是他的早期情況。但到了晚年,他成為一個維護傳統(tǒng)的保守派,他要保國、保種、保教,保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自己早期的思想持否定態(tài)度。作為近代維新派思想家,嚴復應該是西化最早、比較徹底的一個人。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010年-賢林講談-第二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