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胡威捷 編 頁數(shù):58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主要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顏色科學的基礎。包含了大部分色度學的基礎知識:顏色視覺基礎;CIE色度學系統(tǒng)的建立;顏色量值的計算與公式;均勻顏色空間及色差的計算公式;同色異譜指數(shù)的計算;多種色序系統(tǒng)等內容。本書吸收了CIE最新出版物CIE 15:2004的內容,提供了完整的相關的數(shù)據(jù)表格。第二部分:色貌理論。主要介紹常用的心理物理實驗方法、色貌現(xiàn)象和色適應變換理論,重點介紹CIE CAM97s簡化模型和CIE CAM 02模型。第三部分:顏色復現(xiàn)技術及應用。主要介紹彩色復現(xiàn)技術的基本原理,各種彩色設備的原理及特性化技術,色域映射技術、ICC顏色管理技術等;在這部分中還將介紹彩色電視、彩色攝影、彩色印刷技術、計算機配色的原理等。第四部分:顏色測量及顏色測量儀器。介紹顏色測量的原理,其中包括分光測色儀器、積分式測色儀器、自發(fā)光體測色、熒光材料測色、白度測量,密度測量,光澤度測量等。從以上幾個方面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現(xiàn)代顏色科學的研究成果。 為了查閱方便,各章所參考的主要文獻放在了各章的后面;而幾章共用的文獻則放在了全書的最后“主要參考文獻”中。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光學、光學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印刷工程、工業(yè)設計等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專業(yè)基礎課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yè)的師生或科研人員,以及顏色測量工作者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光與色覺 第一節(jié) 光源 一、可見光輻射 二、光譜功率分布 三、完全輻射體的光譜功率分布 第二節(jié) 物體的光譜特性 一、物體與光的相互作用 二、光的反射 三、光的吸收及透射 四、典型物體的反射透射特性 第三節(jié) 視覺的生理基礎 一、眼睛的構造 二、明視覺和暗視覺 三、顏色視覺理論 第四節(jié) 顏色視覺 一、顏色分類和顏色的特性 二、視網(wǎng)膜的顏色區(qū) 三、顏色分辨力 四、顏色恒常性 五、色對比和色適應 六、色覺缺陷 參考文獻第二章 顏色科學基礎——CIE色度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顏色的基本術語 第二節(jié) 顏色匹配 一、感覺經(jīng)驗的測量——心理物理學方法 二、顏色匹配實驗 三、格拉斯曼定律 四、顏色匹配方程 五、三刺激值和色品圖 第三節(jié) CIE 1931標準色度系統(tǒng) 一、CIE 1931-RGB系統(tǒng) 二、CIE 193l標準色度系統(tǒng) 三、色度系統(tǒng)的轉換 第四節(jié) CIE 1964標準色度系統(tǒng) 一、CIE 1964-R10G10B10色度系統(tǒng) 二、CIE—X10Y10Z10標準色度系統(tǒng) 三、CIE 1964標準色度系統(tǒng)與CIE 1931標準色度系統(tǒng)比較 第五節(jié) CIE標準照明體和標準光源 一、色溫、分布溫度和相關色溫 二、標準照明體 三、標準光源 第六節(jié) CIE色度計算方法 一、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標計算公式 二、三刺激值計算中波長范圍及波長間隔的選擇 三、顏色刺激函數(shù)的測量波長范圍和波長間隔的選擇和處理 四、計算實例 五、顏色相加的計算 第七節(jié) 主波長和色純度 一、主波長 二、興奮純度和色度純度 第八節(jié) 均勻顏色空間 一、色品分辨力 二、均勻明度標尺 三、均勻色品標尺 四、對立色空間系統(tǒng) 五、均勻色空間及色差公式 第九節(jié) 同色異譜程度的評價 一、同色異譜色 二、CIE同色異譜程度的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第三章 色序系統(tǒng)第四章 色貌理論第五章 顏色復現(xiàn)技術及應用第六章 顏色測量及顏色測量儀器附錄一 國際著名機構附錄二 常用表附錄三 一些色貌模型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本書主要介紹顏色科學的基礎 ,色貌理論,顏色復現(xiàn)技術及應用,顏色測量及顏色測量儀器等方面的內容。本書重視內容的先進性和資料的實用性 , 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現(xiàn)代顏色科學的研究成果和應用前景 ,并提供了豐富而實用的數(shù)據(jù)、圖表和參考資料。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光學、光學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印刷工程、工業(yè)設計等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專業(yè)基礎課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yè)的師生或科研人員,以及顏色測量工作者參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