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與文化(第2輯)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作者:趙逵夫  頁數(shù):311  字數(shù):288000  

內(nèi)容概要

  《先秦文學與文化(第2輯)》主要內(nèi)容包括:十年來先秦散文研究巡禮、先秦文論四題、黃帝戰(zhàn)勝末代炎帝及蚩尤的紀功之辭——《倉頡書》試釋、中華文明的重要淵源——先秦隴文化、伏羲文化精神的現(xiàn)代意義等。

書籍目錄

十年來先秦散文研究巡禮
先秦文論四題
黃帝戰(zhàn)勝末代炎帝及蚩尤的紀功之辭——《倉頡書》試釋
中華文明的重要淵源——先秦隴文化
伏羲文化精神的現(xiàn)代意義
先秦時期文化多樣性觀念的自覺之路
三百篇的經(jīng)典形成:論孔子、孟子在《詩經(jīng)》
學史上的意義
他山之石:日本近十年(2001-2010)的
《詩經(jīng)》學研究
楚辭在二十世紀日本的傳播與接受
“楚聲情結”與漢代楚歌體詩的盛衰演變
論屈原《離騷》的憂患精神
劉向《九嘆》在漢代楚辭接受史上的重要價值
文化保守與文化創(chuàng)新別解——老子給我們的啟示
王安石《老子注》的體制與作時
由“杞、宋不足征”看孔子的文化遺憾與夷夏觀念
《管子》校詮
先秦《詩經(jīng)·文王》到《莊子·繕性》
“轆轤旋轉”的書寫藝術
利用出土文獻校讀《史記·高祖本紀》二則
清代以來“共和行政”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述評
《山海經(jīng)》中人豬組合的神人形象考論
劉安及淮南國賓客的著述
《列女傳》十五卷本與八卷本的離合演變

章節(jié)摘錄

  然而,據(jù)我所見所聞,有些讀者對饒氏之基本理念表示懷疑,認為所謂“文學制度”這一術語難以接受。饒氏把“文學制度”的內(nèi)涵,定義為包括創(chuàng)制精神、文學體制、傳寫形制、用象制度、言說形式,前文學觀念等。我認為,所謂“文學”,在先秦之含義并不明確,何謂“文學”何謂“非文學”不容易劃分。所謂“制度”,《現(xiàn)代漢語詞典》定義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或行動準則”。我的理解,是由社會上層統(tǒng)治者制定而被社會普遍遵守的帶有剛性的規(guī)則。在先秦,有宗法制、賦役制、禮制、樂制、兵制、官制……而未聞有文學制度之說。秦有語法而未必有語言制度,有音韻而未必有用韻制度,有各種文體而未必有文體制度……至于觀念、精神,很難加以制度化。饒著所謂“文學制度”內(nèi)涵,多數(shù)可以理解為社會習慣、不成文的規(guī)則或潛規(guī)則,集體意識或無意識的意識,是人們約定俗成,習以為常,不自覺地形成的,而非自上而下頒布推行的,語言、歌謠即是如此。以文體而論,格律詩、詞牌、曲譜、應用公文、八股文,才是制度化的產(chǎn)物。而在先秦時代,不論《詩經(jīng)》體、楚辭體、史傳體、諸子百家文體,尚無根據(jù)說它們是什么人制定的。后人可以從先秦文學活動中總結出某些規(guī)律,從復雜的個別現(xiàn)象中抽繹出其共同性,可以而且應當運用現(xiàn)代概念、術語加以概括。但是,這種概括應該有充分事實根據(jù)和學理依據(jù),應是準確得當,嚴肅而慎重的,否則難以成立?! ○埾壬鞔_地對學界提出挑戰(zhàn)。他說:“我引入文學制度觀念,是對上古文學研究的實驗。這樣的學術實驗是有挑戰(zhàn)性的。不僅要面對上古文學自身規(guī)定性的壁壘,還要反思批判近世中國文學研究的利弊。因其壁壘,所以就要抱定攻堅必破的決心,切實考述上古文學制度的基本內(nèi)涵。因其利弊,所以就要秉持精誠平允的態(tài)度,零點評估近世文學研究的相關成果。切實考述和零點評估,這就是我的學術旨趣?!保堼場馈渡瞎盼膶W制度述考》,17頁)競把近世文學研究相關成果評估為零,口氣令人驚訝?!  ?/pre>

編輯推薦

《先秦文學與文化(第2輯)》為趙逵夫主編“先秦文學與文化”第二輯,共23萬字,內(nèi)容為:序兩篇、論文19篇,作者23人,包括傅璇琮、李學勤、趙逵夫、劉躍進、張崇琛、韓高年、王鍔等人在內(nèi)。集中展示了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有關先秦方面的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的研究成果,加強了學界之間的學術交流。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先秦文學與文化(第2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