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作者:滕固,鄭昶 頁數:9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美術史二種》集合鄭昶著《中國美術史》、騰固著《中國美術小史》兩種?!吨袊佬g史》是一部研究國國美術發(fā)展歷程的專題學術著作。全書以六章篇幅和大量傳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貴文物資料,系統(tǒng)而又簡明地闡述了雕塑藝術、建筑藝術、書法藝術、繪畫藝術和書法藝術等中國美術的各種形態(tài)自原初社會至明清時期的發(fā)展歷史和輝煌成就?!吨袊佬g小史》把研究中國美術本身的發(fā)展與導致其變化或盛衰的外部原因聯系起來,以國際文化交流及外來思想滋補對美術發(fā)展的推動,分為:生長時代、混交時代、昌盛時代、沉滯時代。在此書中,作者將建筑置于美術史中的顯要位置來描述,并將其聯系中國人的宗教文化觀念來闡釋,在當時可謂獨樹一幟。
作者簡介
滕固(1901—1941),字若渠,月浦人。早年畢業(yè)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留學日本攻讀文學和藝術史,獲碩士學位。又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獲美術史學博士學位?;貒僖欢葟恼涡姓簠⑹录嬷醒胛奈锉9芪瘑T會常務委員、行政院所屬各部檔案整理處代理處長,重慶中央大學教授等職務。從政期間,他繼續(xù)從事藝術、考古等方面的撰著豐被德國東方藝術學會推舉為名譽會員。1938年,國立北平藝專與國立杭州藝專合并戈立昆明國立藝術??茖W校。滕固出任校長。滕固是一位頗具成就的美術理論家,善詩司書法,喜畫荷,著作甚豐,有《唐宋繪畫史》、《中國美術小史入《征途訪古述記》、《唯美派的文學)、《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變》、《死人的嘆息》《迷宮》等。
書籍目錄
中國美術小史
弁 言
第一 生長時代
第二 混交時代
第三 昌盛時代
第四 沉滯時代
中國美術史
編輯大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雕塑
第三章建筑
第四章繪畫
第五章書法
第六章陶瓷
參考書
名詞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元代以野蠻民族,入主中原,雖威武大振,在中國歷史上倏然換了一副面目,但是他們僅諳習汗馬之勞,未睹文物之盛。在藝術方面,因為政教的旨趣不同,人民的心理起了變化,當然也呈現特殊的現象,同時耶教流布到中國,歐洲的美術家也有到中國來做官吏的,藝術上當然有新的式樣介紹進來。不過一般的藝人,在驚異唐宋藝術的精神偉大之余,除摹擬抄襲之外,不敢越出古人的繩墨,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竟淹埋不彰,可嘆何極!這種膽怯的自縛的摹擬風習既開,其流毒競波及明清兩代。所以在整個的中國藝術史上看來,元明清三代的藝術是在沉滯狀態(tài)中的。元代的佛像雕刻,與前代不同。其有名的喇嘛教神像雕塑家是阿尼哥。他在大德三年,奉旨塑作北平三清殿的神像一百九十一尊,壁上浮雕六十四面。到了八年,又造了數百尊神像,大半在北平城隍廟內。其次有稟搠思斡節(jié)兒八哈式提調阿僧哥及朶兒、八兒卜匠等。他們都是阿尼哥的弟子,是西藏及蒙古人。在漢人方面之師阿尼哥而學西天的梵像的,有名的有劉原。他是黃冠學士,對于塑造本是很有研究的,自從師阿尼哥之后,乃得見重于朝廷。后來奉旨造數處寺院的四天王,毗盧佛及夾侍文殊,普賢等佛像。上述諸人的造像式樣都是梵式。劉原的弟子中也有許多造詣深湛的人材,如張?zhí)崤e,吳同僉,李同知輩,尤為著名。他們的作品大都是在北方的寺院中。元代的南方雕刻,因喇嘛教未流行,所以不曾受梵式的影響,一切造像,一仍舊式。
編輯推薦
《中國美術史二種》全景式呈現三千年“中國大美術”歷史、中國美術小史/弁言/生長時代/混交時代/昌盛時代/沉滯時代、中國美術史/緒論/雕塑/建筑/繪畫/書法/陶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