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林人文精選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戴爾·卡耐基  頁數(shù):236  字數(shù):194000  

前言

在二十世紀的前三十五年里,美國出版界出版了逾二十萬種形形色色的各類書籍。然而,其中很多因內容沉悶乏味而滯銷虧本。“很多”?是的,我說的是“很多”。有這樣一位書局總裁,其書局規(guī)模位列全球出版前茅。他曾經(jīng)向我承認,盡管已經(jīng)在出版界摸爬滾打了七十五年,但該書局每出版八本書便有七本是虧本的。    那么,我為何草率地決定寫書?在書定稿付印之后,為何要勞你費神閱讀?    言之有理的疑問。讓我試著一一作答。    1912年以來,我一直在紐約為商界和職場人士開設系列教育課程。起初,我只是講授演說技巧。這些課程專為成年人設立,旨在通過實務操作培訓,使他們在商務洽談及眾目睽睽之下能夠清晰、有條理地思維,泰然自若、高效地表達。    寒暑更迭,歲月如梭。漸漸地,我強烈地意識到,不僅需要給予這些成年人演說方面的培訓,更需要授予他們日常商洽及社交方面與人和睦共處的技巧。    同時,我也逐漸意識到自身亦需要這方面的訓練。回首往昔,我震驚于自身溝通技藝的頻頻缺失。我多么希望二十年前自己手中就擁有關于理解和溝通的一本書呀!那該是一個無價之寶!    與人打交道或許是你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尤其是當你正處于商務交往之際。的確如此。其實,無論你是家庭主婦、建筑師,還是工程師,你都面臨著這一棘手的難題。數(shù)年前,我們在卡耐基基金會的贊助下進行過一項調研,調研揭示了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而該發(fā)現(xiàn)在其后由卡耐基技術學院進行的后續(xù)研究中得以證實。那就是,即使在這樣一個工程技術領域,一個人大約15%的金錢收益倚賴于他的技術知識,而約85%的收益要倚賴于人際溝通,即其人格魅力和領導才能。    數(shù)年來,在每一個培訓季,我都在費城的工程師學會及美國機電工程學院紐約分校開辦課程,總計逾一千五百人全程跟進了我的課程。他們之所以前來聽課,是因為經(jīng)過數(shù)年的觀察和實踐之后,他們終于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在工程領域的高薪人士,往往并非那些專業(yè)知識淵博之人。例如,人們可以極低的工錢聘請到技工、會計、建筑設計人員;但是,只有這樣一種人才具備獲取高薪的資格:專業(yè)技術,外加準確表達思想的能力、領導才能,以及激發(fā)眾人熱情的能力。    約翰·D.洛克菲勒在其鼎盛時期曾說過:“如果將溝通能力比作諸如糖果或咖啡等可購商品,我愿意為此能力支付更多的金錢,比任何商品都更多的金錢?!?   難道你沒有設想過,每一所學院都應該開設拓展這一價值不菲的能力的課程?但是,直至我著手著述之際,我才想到要為成年人開設這一實用課程。    芝加哥大學及全美教會學校聯(lián)盟曾作過一項調查,探究成年人所期冀學到的東西。    該調查花費兩萬五千美元,歷時兩年。調查的最后階段在康涅狄格州的梅里登進行,那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城鎮(zhèn)。該鎮(zhèn)的每一位成年人均接受了調查訪問,并回答了一百五十六個問題,諸如:你的職業(yè)?你的學歷?你如何打發(fā)空閑時光?你的收入?你的愛好?你的抱負?你的困擾?你最樂意學習的科目?等等。調查顯示,健康是人們首要關心的議題,其次是該如何理解他人、該如何與他人和睦共處;該如何影響他人、該如何贏得他人對自己思維的認同;等等。    于是,調查委員會決定在梅里登為成年人開設這類課程。他們不遺余力地搜尋相關的實用教材,結果一無所獲。最后,他們求助于一位在成人教育方面的杰出行家,他的回答是:“沒有!我知曉那些成年人所需,但針對他們需求的書籍尚無人撰寫。”    以我自身的閱歷判斷,我知道此言一點兒不假;我自己也始終在搜尋這樣一本有關人際關系的實用手冊。    既然此類書籍稀缺,故而,我試圖為自己的課程撰寫這樣一本書。此書與你相見了,希望你喜歡它。    我為此書的撰寫作了充分的準備。我閱讀了所有相關的資料、報刊的專欄、雜志的文章、家庭案例的記錄、古代哲人的文獻,以及當代心理學家的論文。此外,我還聘請了一名訓練有素的研究員。他耗時一年半在各類圖書館查閱我沒有翻閱過的文獻資料,從中總結出歷史上的偉人們與他人的相處之道。這其中包括:心理學泰斗們的宏篇巨著、汗牛充棟的雜志文章和人物傳記。我們閱讀了從尤利烏斯·愷撒,到托馬斯·愛迪生等眾多偉人的傳記和生平故事。我清晰記得,僅僅是西奧多·羅斯福的傳記,我們就讀了一百多本。我們下定了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爭分奪秒地去挖掘史上每一條實用的與人相處之道。    我本人親自訪問了好些成功人士,他們當中有些赫赫有名。例如:發(fā)明家馬可尼、愛迪生;政壇領袖富蘭克林·D.羅斯福、詹姆斯·法利;商界精英歐文·D.揚;影視明星克拉克·蓋博、璧克馥;以及探險家馬丁·約翰遜等。我試圖從訪談中探索、推敲出他們的交際技巧。    從所有這些資料中,我總結出一份簡短的講稿,名為《如何贏得朋友與影響他人》。的確,起初的講稿較短,但很快它就演變?yōu)殚L達一個半鐘頭的演說辭。有好些年了,在每個春、夏、秋、冬,我都會在紐約的卡耐基學院向成年人宣講。    在宣講的同時,我極力要求我的學員在商洽和社交活動中檢驗我的理論,并且要求他們將自身的體驗和學習進展帶回到課堂里和同學們分享。這是多么有趣的課外作業(yè)呀!這些渴求自我提升的學員們被這種新型的實證性檢驗迷住了。這是史上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成人人際關系實驗場。    此書的誕生非同尋常。仿如孩童的成長,此書的成長和完善,依賴于那個廣闊的實驗場,源于成百上千成年人的真實體驗。    數(shù)年前,我們只是將一些處事原則印在如明信片大小的小卡片上。之后,我們制作了較大一些的卡片,繼而是小手冊、系列袖珍小冊子,每一次印刷都會有內容的添加和版面的擴大,經(jīng)由十五年的實證和調研,此書終于問世了。    書中所列的原則遠非理論或推想,它們是魔幻的箴言。我已經(jīng)目睹了好些人在運用這些原則之后他們人生的革命性轉變。    例證之一:旗下雇有三百一十四名員工的老板聆聽了其中一門課程。此前,他總是無緣無故喋喋不休地批評、責罵他的員工。培訓結束之后,他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哲學。現(xiàn)在,他的員工煥發(fā)出一種全新的忠誠,整個企業(yè)洋溢著熱忱和團隊合作精神。他那三百一十四名“敵人”現(xiàn)在轉而成為他三百一十四個好朋友。在一次班級演說中,他自豪地說:“過去,當我走過辦公樓時沒人和我打招呼,員工們看到我走近時總是轉移視線;但是現(xiàn)在,他們都成了我的好朋友,連守門人都直呼我的名字呢。”    這位雇主贏得了更多的利潤、更多的閑暇;而意義更為深遠的是,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家中,他都找到了更多的幸福和快樂。    無以計數(shù)的銷售人員,通過實踐這些原則促進了他們銷售業(yè)績的大幅度增長。這當中的許多人已經(jīng)開設了新的銀行賬戶,這可是他們曾經(jīng)苦苦追求而碌碌無功的呀。一位行政主管說,正因為運用了這些原則而得以大幅加薪。有位費城煤氣公司的行政主管,由于其爭強好斗的個性和領導能力的低下,在六十五歲之際還要受到嚴厲批評和降職處分的警告。培訓課程不僅使他免于降職,反而得到晉升和加薪。已經(jīng)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夫妻們在參加培訓結業(yè)晚會上告訴我:自從他們的丈夫或妻子參加完課程培訓之后,他們的家比以往溫馨多了。    人們常常驚訝于他們自身的進步,所有這一切恍如魔法。有些時候,因為他們無法忍耐那四十八個小時的等待,出于激情,他們會在星期天就直接把電話打到我家,匯報他們參加培訓之后所取得的進步。    有那么一個人,由于激動于課堂中有關這些原則的討論,他和學員們在家中討論至深夜。凌晨三點,其他學員都回家了,可他仍舊無法入睡。他震驚于自己的過往失誤,更是激動于其眼前所呈現(xiàn)的那個全新而豐富的世界。當晚,他無法入眠,在此后的夜晚亦是如此。    他是誰?一個天真無邪之人?一個對所有新理論全盤接受的初學者?不是,絕對不是。他是一位專事藝術品交易的商人、交際場中的花花公子;他畢業(yè)于歐洲兩所大學,能夠流利地運用三種語言。    正當為此書寫序之際,我收到了一封德國教師的來信。此人系出名門,其歷代前輩都是職業(yè)軍人。信函是在橫渡大西洋的游輪里寫就的。他在信中敘說了運用這些交際原則的情況,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他對待這些原則如宗教信仰般虔誠。    還有一個人,他是位老紐約,哈佛畢業(yè)生,一家大型地毯制造廠的富有業(yè)主。他說,較之四年同類科目的大學課程,這十四周有關人際交往藝術的培訓課程使他受益更甚?;奶茊幔靠尚??奇異嗎?當然,你有權以其他形容詞來取代他的感言。我只不過是不加任何評論地向你匯報1933年2月23日(星期四)在紐約耶魯俱樂部的一次聚會,這位舉止保守而事業(yè)卓越的哈佛畢業(yè)生,向在座的近六百人說出了以上感言。    哈佛大學著名的威廉·詹姆斯教授曾說:較之于我們應該成就的,我們的意識僅覺醒了一半。我們僅僅在運用自身心智和體能的一小部分。廣義上來講,人類個體遠未超越其極限。個體擁有各式各樣的能量,可他卻對此司空見慣,疏于運用。    這就是你“司空見慣,疏于運用”的能量!本書旨在助你尋回并拓展這些蟄伏著的、未被啟用的潛在財富,并且祝愿你從中獲益:    前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約翰·G.希本說過這樣的話:教育的宗旨就在于獲取應對形形色色生活的能力。    如果,在你閱讀完本書的前三章之后,你還不能夠較以往更勝一籌地應對生活,那么,就你個人而言,我可以說,此書徹底失敗,毫無意義。因為,如赫伯特·斯賓塞所言:“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知識,而是行動。”    而閱讀此書的目的,就是需要你付諸行動。    戴爾·卡耐基    1936年

內容概要

  《人性的弱點》主要講述如何構建成功的人際關系,主要包括商務溝通和與人交往的策略,以及如何處理好與家人的關系,從而為你事業(yè)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

  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年11月24日-1955年11月1日),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美國現(xiàn)代成人教育之父,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美國著名的人際關系學大師,西方現(xiàn)代人際關系教育的奠基人。美國人戴爾·卡耐基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演講和書喚起無數(shù)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勵他們取得輝煌的成功。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點》,70年來始終被西方世界視為社交技巧的圣經(jīng)之一。他并在1912年創(chuàng)立卡內基訓練,以教導人們人際溝通及處理壓力的技巧。

書籍目錄

序 言
充分利用本書的九項建議
第一章 與人交往的基本技巧
1 “若要采擷蜂蜜,請不要莽撞蜂巢”
2 與人和睦相處的秘訣
3 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
第二章 讓你受歡迎的六種方法
1 廣受歡迎的途徑:做到真心理解他人
2 保持微笑,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 頭撞南墻的起因:忘記他人的名字
4 傾聽,成就優(yōu)秀交流者
5 讓人興味盎然之道:抓住對方的利益
6 讓別人對你“一見傾心”
第三章 如何讓他人認同你的想法
1 辯論無法決出輸贏
2 樹敵的禍因:“你錯了”
3 如果你錯了,就承認吧
4 一滴蜂蜜,友善的開端
5 蘇格拉底的秘密:獲取他人的認同
6 處理抱怨時的安全閥:讓對方訴說
7 爭取合作
8 創(chuàng)造奇跡的良方
9 給予他人同情
10 向對方提出人皆向往的高尚請求
11 模仿影視作品,演繹你的想法
12 當走投無路時,請試試激發(fā)挑戰(zhàn)心理
第四章 領導的藝術:技巧地改變他人
1 夸贊:糾錯的必由之路
2 批評,但要避免招致憎惡
3 首先談及自身的過錯
4 人人都不會樂意服從命令
5 給他人留住顏面
6 鞭策他人邁向成功的法寶
7 給你的愛犬取個好聽的名字
8 糾錯時,為對方創(chuàng)造輕松的環(huán)境
9 讓對方欣然從命
第五章 創(chuàng)造奇跡的信函
第六章 創(chuàng)造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
1 嘮叨:婚姻走向墳墓的致命因素
2 愛就是讓對方自如自我地生活
3 一味指責,婚姻遲早會觸礁
4 皆大歡喜的交流方式:真心地贊美
5 女人很看重細節(jié)
6 恭敬:幸福的源泉
7 不做婚姻白癡

章節(jié)摘錄

1  “若要采擷蜂蜜。請不要莽撞蜂巢”    1931年5月7日,紐約市區(qū),滿城沸揚的一次搜捕行動終于畫上了句號。經(jīng)過數(shù)周的搜索,警方終于將“雙槍”殺手克勞利抓獲??藙诶允志颓埽且驗楫敃r困陷于其情人位于西區(qū)大道的寓所里??藙诶砻嫠刮?,且煙酒不沾。    其時,一百五十名警員及偵探在克勞利藏身的頂樓展開圍捕。起初,他們在屋頂鑿開一個洞,意在用催淚彈將這名“警察克星”熏昏,逼他出來。接著,他們在四周的建筑物上架設機關槍。旋即,在這紐約高尚住宅區(qū)之一隅槍聲大作,手槍聲和“噠、噠、噠”的機關槍掃射聲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克勞利蜷曲在塞滿雜物的椅子后面,不斷朝警方射擊。上萬市民目睹了這一激戰(zhàn),這是有史以來紐約街頭最為轟動的事件。    拘捕克勞利之后,警察局長E.P.穆羅尼表示,該“雙槍”亡命之徒是紐約有史以來最險惡的罪犯之一——他動不動就開槍。    “雙槍”克勞利又是如何評價自己的呢?據(jù)悉,當警方向其藏匿寓所掃射時,他正向“有關當局”寫信,其時,他的傷口在流血,信紙上留下一道深紅。他在信中如是說:掩于我外衣之下的是顆疲憊的心。這顆心很善良,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傷害。    此前不久,克勞利和女友開車在長島外圍鄉(xiāng)道上尋歡。一名警員上前要求查看他的駕駛執(zhí)照。    克勞利一言不發(fā),拔出手槍對著警員一陣狂射。警員中槍倒地,奄奄一息。克勞利跳下車,抓起警員的左輪手槍,對準俯臥的尸體又補射一槍。就是這樣的亡命之徒,卻在信中稱自己“掩于我外衣之下的是顆疲憊的心。這顆心很善良,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傷害”。    克勞利被判處電椅極刑。當他來到星星監(jiān)獄死刑執(zhí)行室時,他可有說過“這是我殺人的代價”?沒有。他說的是:“這是我自衛(wèi)的代價?!?   這個故事的重點在于:“雙槍”克勞利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錯。    這是否是罪犯不同尋常的人生觀?如果你這么認為,請聽:    我將一生最美好的歲月奉獻給了民眾,給他們帶來快樂,幫助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可到頭來,我得到的卻只有謾罵和追捕。    這就是阿爾·卡彭所言。是的,就是那個全美臭名昭著的公敵、最邪惡的黑社會頭目,他曾在芝加哥街頭亂槍掃射??ㄅ頉]有譴責他自己,卻把自己當成了眾人的施主。他認為公眾不理解他,不接受他的恩惠。    而達奇·舒爾茨的情形如出一轍。這位紐約街頭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被對立的黑幫追殺,暴尸紐瓦克街頭。他曾在一家報章的專訪中說自己是在造福社會。他對此深信不疑。    就這個問題,我曾與路易斯·勞斯有過一些交流。他曾任職紐約星星監(jiān)獄典獄長數(shù)年。他說:“星星監(jiān)獄的罪犯極少會認為自己是壞蛋。他們和你我一樣,都是人,都會為自己理性地辯白。他們會告訴你為何要去砸保險箱,為什么會動不動就扣動手槍的扳機。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會試圖擺出理由,不管是荒謬的還是邏輯確鑿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的反社會行徑是正當?shù)?,從而振振有辭地認為自己根本不應該坐牢。”    假如,“雙槍”克勞利、達奇·舒爾茨,以及鐵窗下那些亡命的男女都不自責,那么,你我所接觸的普通人是否該受到譴責呢?    連鎖店創(chuàng)始人約翰·沃納梅克曾經(jīng)坦承:“三十年前我就知道,怒責是愚蠢的舉動。我已經(jīng)有夠多麻煩事了,沒必要再去為上天是否公平分配而煩惱?!?   約翰·沃納梅克早早就懂得了這個道理。而我呢,在這世上跌跌撞撞三分之一個世紀之后才開始醒悟:99%的人不會批評反省,不管其所作所為有多大的錯失。    批評只是徒勞,因為它往往使受批評者處于自我辯白的狀態(tài),他會竭力證明自己所為的正確。批評是危險的行為,因為它傷害他人彌足珍貴的自重和驕傲,并且引發(fā)怨恨。    著名心理學家B.F.斯金納曾經(jīng)通過實踐證實:較之因行為不規(guī)矩而受罰的動物,那些受到獎賞的行為優(yōu)良的動物,更愿意快捷地學習各種技巧,且學習效率高得多。他的后期實驗表明,人類亦是如此。所以,批評并不能為我們帶來長久的改變,反而平添了怨恨。    另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漢斯·謝耶也說:我們有多么渴望贊許,我們就有多么討厭受到譴責。    由批評招致的怨恨會打擊員工、家人和朋友的士氣,而且,也不能將糟糕的局面逆轉。    喬治·B.約翰斯頓來自俄克拉荷馬州的伊尼德,他是一家機電工程公司的安全督查,其職責之一就是確保工人在工地時戴上安全帽。他說,一旦發(fā)現(xiàn)工人沒有戴上安全帽,他就會以權威的語氣宣讀規(guī)章,并命令他們遵守。當然,工人們都會慍慍然接受,可只要他一離開工地,他們就又會將帽子摘下。    約翰斯頓決定試試別的辦法。之后,當他看見一些工人沒有戴上安全帽,他便走上前去詢問是否帽子戴起來不舒服,或者大小不合適。然后,他以輕松愉悅的口吻提醒他們,帽子的作用是保護他們免于受傷,還提醒他們工作時應該時刻戴上帽子。結果是,工人們從此個個都遵章守紀,沒有怨言,也沒有不悅。    你可以透過歷史的長河,找到批評無濟于事的實例。例如,西奧多·羅斯福與塔夫脫有過一場世人皆知的爭執(zhí),這場爭執(zhí)令共和黨四分五裂,卻將對手伍德洛·威爾遜送進了白宮。此人在一戰(zhàn)期間寫下好些經(jīng)典的文字,并且改變了歷史的進程。讓我們簡短地回憶一下這段歷史:1908年,西奧多·羅斯福卸任總統(tǒng),搬離白宮;他支持塔夫脫競選總統(tǒng)。期間,羅斯福去非洲狩獵獅子,等他回國后卻發(fā)現(xiàn)塔夫脫行事保守,他甚是惱火。他公開譴責塔夫脫,并且出于獲得第三次總統(tǒng)提名的目的組建了“進步黨”;這元異于瓦解共和黨。結果是,在接下來的競選活動中,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和共和黨僅贏得了佛蒙特州和猶他州的選票。這是共和黨有史以來最慘痛的失敗。    西奧多·羅斯福責備塔夫脫,可塔夫脫有過自責嗎?當然沒有。塔夫脫只是含淚辯解:“我認為自己所做的沒有錯?!?   另一事例,是一起發(fā)生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早期的舉國震驚的石油丑聞,其時,國人的義憤充斥于各大報章。在國人的記憶中,此前從來沒有如此丑惡之事發(fā)生過?;臼掠扇缦拢喊柌亍.福爾時任哈丁總統(tǒng)(美國第二十九任總統(tǒng))的內閣部長,被委派處理政府在埃爾克山和茶壺敦兩地的石油儲備租賃權事宜,這些石油儲備是專為海軍預留的。那么,這位內閣部長有沒有進行公開招標呢?沒有。他直接將這份令人垂涎的合同交給了好友愛德華·L多希尼。而多希尼又如何回報呢?他給了福爾部長十萬美元,美其名日“貸款”。福爾隨即命令美國海軍強行驅趕那些已經(jīng)在埃爾克山鉆井探油的公司。這些迫于武力而放棄陣地的競爭者們只得訴諸法庭,從而曝光了這起石油丑聞。這一丑聞令舉國憎惡,它摧毀了哈丁政府,直接威脅到共和黨的生死存亡。阿爾伯特·B.福爾也因此鋃鐺入獄。    人們紛紛指責福爾的丑行,這在公眾生活中是鮮有的。而福爾有過悔改嗎?從來沒有!經(jīng)年之后,赫伯特·胡佛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暗示,總統(tǒng)哈丁的離世源于心力交瘁,因為朋友背叛了他。福爾夫人一聽此言遂從椅中彈起。她揮舞拳頭,又哭又鬧:“什么!福爾出賣了哈丁?沒有!我丈夫從沒有背叛過任何人。這房子就是塞滿了金子,也不可能誘使我丈夫做壞事。他才是被他人出賣、被迫害、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受害者?!?   P2-5

媒體關注與評論

在人類出版史上,任何一本書都無法像卡耐基著作那樣如此深入人心;也唯有卡耐基的書,在作者辭世后仍然長期占據(jù)我們的排行榜。——《紐約時報》

編輯推薦

《譯林人文精選:人性的弱點》為20世紀最暢銷的情商教育經(jīng)典,被西方世界視為社交技巧的圣經(jīng),永遠都不要奢望讓世界來適應你,你對了,世界就對了。

名人推薦

卡耐基留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幾本書和一所學校,其真正的價值在于,他把個人成功的技巧傳授給了每一個想出人頭地的年輕人。——約翰-肯尼迪(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tǒng))戴爾?卡耐基的這些原則如魔術般令人震驚,他改變了三億人的生活。——基思?魯珀特?默多克(美國傳媒大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譯林人文精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全書分為六章,通過不同案例,不同人的故事講述溝通之道!而且一個章節(jié)後面還有幾點原則讓你參考!不錯!書的紙質一般,印刷字體不大,總體還是可以接受的!
  •   掌握了與別人相處的方法。
  •   書都臟了,發(fā)貨送貨還奇特的慢,我都以為走掛號信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