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宋] 悟明 集 頁數(shù):966 譯者:朱俊紅 點(diǎn)校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楚人鬻照乘之殊于鄭。置之熏桂之櫝,飾以翡翠,綴以玫瑰。鄭人悅其外之澤也,不吝千金,爭市其櫝,珠則還之。嗚呼!今之鎢①僧,承言滯句,其類是歟。自七佛以還,初無一字示人?!秱鳠簟贰稄V燈》暨前修一時機(jī)緣,雖言滿宇宙“圣諦第一義”,蓋未之見也,況有所謂第二句哉。年祀浸遼,烏焉成馬。密室咕囁,以打之繞為機(jī)辯,以鳳林楂為全提。末派渺彌,直指之宗胥而為名相之學(xué)。櫝則為我有矣,摩尼寶珠其將安在?真懶明老,人木庵之室而操戈逐之,深疾夫曲曲彎彎綿綿密密。乃罔羅衲僧巴鼻,下刃于頂額②上,著著有出身之路者。目以《聯(lián)燈會要》,鋟板流通。將使鏖戰(zhàn)沙場者,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然后橐弓仆鼓,坐底太平。老負(fù)之心,蓋亦切矣。千里詒書,謁余以序。余聞東寺只索一顆明珠,仰山當(dāng)下傾一栲栳③。今觀此書,盡泄天地之寶,又何止傾一拷栳也。探驪頷者,其毋遭神龍之寤哉。
內(nèi)容概要
《中華禪學(xué):聯(lián)燈會要(全2冊)(點(diǎn)校本)》,凡三十卷,宋,悟明輯,又名《宗門聯(lián)燈會要》、《禪宗聯(lián)燈錄》。是書選錄自《景德傳燈錄》、《天圣廣燈錄》等書。自卷一至卷二十九前半部分計收錄過去七佛以迄天童正覺法嗣凈慈慧暉等六百余人之示眾法語與機(jī)緣問答。卷二十九后半部分為《應(yīng)化賢圣》、《亡名尊者》,收錄佛陀波利等二十一位應(yīng)化賢圣,以及二十七位無名尊者。卷三十為傅大士《心王銘》等十四篇短文。卷首載有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淡齊李泳之序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思忠重刊序,以及淳熙十年編者之自序。此書現(xiàn)存版本稀少,此次點(diǎn)校以上海涵芬樓影印之《續(xù)藏經(jīng)》為底本,旁參《五燈會元》、《古尊宿語錄》及諸家語錄,以期將是書相對完整地呈獻(xiàn)在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注釋 解說詞:朱俊紅 合著者:(宋代)悟明
書籍目錄
《聯(lián)燈會要》點(diǎn)校說明李序比丘思忠序原序聯(lián)燈會要卷第過去莊嚴(yán)劫第九百九十八尊毗婆尸佛過去莊嚴(yán)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尸棄佛過去莊嚴(yán)劫第一千尊毗舍浮佛見在賢劫第一尊拘留孫佛見在賢劫第二尊拘那含牟尼佛見在賢劫第三尊迦葉佛見在賢劫第四尊釋迦牟尼佛竺乾諸大賢圣(凡二十五)西天祖師初祖摩訶大迦葉(凡三)二祖阿難尊者(凡三)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凡一)四祖優(yōu)婆鞠多尊者(凡二)五祖提多迦尊者(凡一)六祖彌遮迦尊者(凡一)七祖婆須蜜尊者(凡一)八祖佛陀難提尊者(凡一)九祖伏馱密多尊者(凡一)十祖脅尊者(凡一)聯(lián)燈會要卷第二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凡一)十二祖馬鳴尊者(凡一)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凡一)十四祖龍樹尊者(凡一)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凡一)十六祖羅喉羅多尊者(凡一)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凡一)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凡一)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凡一)二十祖閉夜多尊者(凡一)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凡一)二十二祖摩孥羅尊者(凡一)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凡一)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凡三)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凡二)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凡一)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凡二)二十八祖菩提達(dá)磨(凡十三)東土祖師二祖慧可大師(凡三)三祖僧璨大師(凡二)四祖道信禪師(凡一)五祖弘忍大師(凡一)六祖惠能大師(凡八)四祖道信大師旁出法嗣金陵牛頭山法融禪師(凡二)牛頭第二世金陵牛頭山法融禪師法嗣金陵牛頭智巖禪師(凡一)牛頭三世、四世無機(jī)緣牛頭第五世金陵牛頭法威禪師法嗣潤州鶴林玄素禪師(凡一)宣州安國玄挺禪師(凡二)舒州天柱山崇慧禪師(凡二)金陵牛頭第六世金陵牛頭慧忠禪師法嗣天臺佛窟巖惟則禪師(凡二)潤州鶴林玄素禪師法嗣杭州徑山道欽禪師(凡五)金陵牛頭第七世天臺佛窟巖惟則禪師法嗣天臺云居智禪師(凡一)杭州徑山道欽禪師法嗣杭州鵲巢道林禪師(凡三)聯(lián)燈會要卷第三五祖弘忍大師旁出法嗣北宗神秀大師(凡一)嵩山惠安國師(凡二)袁州蒙山道明禪師(凡一)五祖旁出第二世北宗神秀大師法嗣兗州降魔藏禪師(凡一)嵩山惠安國師法嗣嵩山破灶墮禪師(凡三)嵩山元圭禪師(凡一)五祖旁出第三世嵩山普寂禪師法嗣(師見神秀)終南山惟政禪師(凡一)五祖旁出第四世益州無相禪師法嗣益州保唐無住禪師(凡二)六祖惠能禪師法嗣西天崛多三藏(凡一)韶州法海禪師(凡一)溫州永嘉真覺大師(凡二)司空山本凈禪師(凡四)婺州玄策禪師(凡一)荷澤神會禪師(凡四)信州智常禪師(凡一)壽州智通禪師(凡一)洪州法達(dá)禪師(凡一)江西志徹禪師(凡一)吉州志誠禪師(凡一)廣州志通禪師(凡一)西京光宅惠忠國師(凡二十五)西京光宅慧忠國師法嗣吉州耽源應(yīng)真禪師(凡四)……
章節(jié)摘錄
云:“昨蒙和尚舍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于深恩。其唯傳法度生乎。弟子曾覽《涅盤經(jīng)》,未曉‘?!?、‘無?!x,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弊嬖疲骸盁o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惡一切諸法分別心也?!痹疲骸昂蜕兴f,大違經(jīng)文?!弊嬖疲骸拔醾鞣鹦淖?,安敢違于佛經(jīng)?”云:“經(jīng)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xué)人轉(zhuǎn)加疑惑?!弊嬖疲骸啊赌P經(jīng)》,吾昔聽尼無盡藏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jīng)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痹疲骸皩W(xué)人識量淺昧,愿和尚委曲開示?!弊嬖疲骸叭曛?,佛性若常,更說甚么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fā)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佛說真無常義也。佛此為凡夫外道,執(zhí)于邪常諸二乘人,于常計無常,共成八倒①,故于涅盤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凈。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會佛之圓妙最后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毙胁鋈缱硇眩苏f偈曰:“因守?zé)o常心,佛說有常性。不知方便者,如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見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弊嬖疲骸叭杲駨匾玻嗣緩??!?/pre>編輯推薦
《聯(lián)燈會要(點(diǎn)校本)(套裝共2冊)》:裨的正否與興衰,全維系于嗣法,不專是法打持續(xù)的問題且是修行的正否禪的真?zhèn)蔚姆制琰c(diǎn)。自曹溪而下,得其傳者千有余數(shù),凡垂一言半句如同電拂,道個抽釘拔楔,解粘去縛,早是項上著枷,腳下著樁了也,其余合作么生即得,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一絡(luò)索,得非文字語言乎,若作文字語言會,未具衲僧眼在,不作文字語言會,亦未具衲僧眼在,畢竟如何,英俊道流,試請從頭定當(dāng)看。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 還沒讀過(75)
- 勉強(qiáng)可看(548)
- 一般般(935)
- 內(nèi)容豐富(3879)
- 強(qiáng)力推薦(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