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楚廷 頁數(shù):648
內(nèi)容概要
張楚廷教授是我國當代知名教育家,在教育學、心理學、哲學、教育管理等領(lǐng)域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對中國高等教育領(lǐng)域有著重要影響?!稄埑⒔逃募ǖ?5卷):高等教育哲學卷(續(xù))》內(nèi)容包括哲學是人的哲學、從文理關(guān)系說起、方法論問題、哲學性格與大學文化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哲學是人的哲學第一節(jié) 哲學乃人的精華的學問第二節(jié) 哲學乃人的學問的精華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更深刻的人的哲學第四節(jié) 辯證法對物質(zhì)的超越第五節(jié) 哲學中,人在哪里第二章 從文理關(guān)系說起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文、理、工之關(guān)系第二節(jié) 思想的獨特第三節(jié) 思想和它的老祖宗第四節(jié) 思想無邊的力量第五節(jié) 思想的再生性第三章 方法論問題第一節(jié) 辯證法第二節(jié) 方法、觀點和立場第三節(jié) 方法論的意義第四節(jié) 辯證法的遭遇第四章 哲學性格與大學文化第一節(jié) 何謂哲學性格第二節(jié) 大學文化之源第三節(jié) 哲學對于大學必不可少嗎第四節(jié) 中國大學的性格如何第五章 高等教育學與哲學第一節(jié) 最大而最難的問題第二節(jié) 教育學與哲學的特殊關(guān)系第三節(jié) 高等教育的產(chǎn)生與哲學第四節(jié) 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與哲學第五節(jié) 中國高等教育與哲學第六章 自我生成論第一節(jié) 教育與教育哲學第二節(jié) 從形而下到形而上第三節(jié) 生成論第四節(jié) 生成者第五節(jié) 語言的生成第七章 歷史的考察第一節(jié) 大學的生成第二節(jié) 大學的晚到第三節(jié) 從另一個歷史角度看第四節(jié) 一些案例的說明第五節(jié) 休閑與大學第八章 從前的高等教育哲學第一節(jié) 哲學基本問題何在第二節(jié) 關(guān)于《大學的理想》第三節(jié) 雅斯貝爾斯的高等教育哲學第四節(jié) 現(xiàn)代大學的理念第五節(jié) 永恒主義教育哲學的基礎(chǔ)第六節(jié) 理想與責任第七節(jié) 關(guān)于《高等教育哲學》第九章 對若干哲學觀的評述第一節(jié) 政治論述評第二節(jié) 杜威的觀念第三節(jié) 教育哲學家們的觀念第四節(jié) 馬克思的論著第五節(jié) 政治論與認識論之比較第六節(jié) 基礎(chǔ)存在于自身第七節(jié) 生命論哲學第十章 大學的超越與保守第一節(jié) 職能問題第二節(jié) 大學在中心嗎第三節(jié) 是歷史的刻畫,還是未來的尺度第四節(jié) 走向完全的困難在哪里第五節(jié) 為超越而生第六節(jié) 大學超越什么第七節(jié) 大學超越性的保守第十一章 大學自由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第一節(jié) 大學對自由的理解第二節(jié) 自由教育的歷程第三節(jié) 自由教育與中國大學第四節(jié) 自由教育與大學理念第五節(jié) 再論專業(yè)教育第六節(jié) 素質(zhì)教育的興起第七節(jié) 素質(zhì)教育與通識教育第十二章 大學提供什么第一節(jié) 知識有多少種第二節(jié) 數(shù)學的特殊意義第三節(jié) 再論人文科學第四節(jié) 人文教育第五節(jié) 科學精神第六節(jié) 大學自身是一部書第十三章 大學的人文教育與人的解放第一節(jié) 什么是人文教育第二節(jié) 人文教育的意義第十四章 作為人本教育的大學教育第一節(jié) 人的神秘與神圣第二節(jié) 神秘與神圣從何而來第三節(jié) 人亦曾不甚醒悟第四節(jié) 由神本走向人本第五節(jié) 人本主義的生長第六節(jié) 關(guān)于本位的進一步討論第十五章 再論知識第一節(jié) 論思想方法第二節(jié) 若干倒立的模式第三節(jié) 知識屬性問題第四節(jié) 知識、道德與良知第十六章 大學的思想解放第一節(jié) 對感性的崇尚第二節(jié) 客觀與規(guī)律第三節(jié) 實際與實踐第四節(jié) 時勢觀或英雄觀第五節(jié) 傳統(tǒng)文化問題第六節(jié) 大學的使命第七節(jié) 關(guān)于人才培養(yǎng)模式第十七章 大學力量的源泉第一節(jié) 權(quán)威主義第二節(jié) 非權(quán)力性影響力第三節(jié) 大學的時空第四節(jié) 權(quán)力性因素的作用第五節(jié) 大學力量的生長第十八章 學校校長與大學第一節(jié) 論靈魂第二節(jié) 什么是大學的靈魂第三節(jié) 校長的理念第四節(jié) 校長的影響力第五節(jié) 校長的條件第六節(jié) 校長的遴選第十九章 大學治理的法律主義第一節(jié) 大學及其目的的特殊性第二節(jié) 大學的不同治理方式第三節(jié) 法律主義第四節(jié) 大學治理的合理性基礎(chǔ)第二十章 教育學屬于人文科學第一節(jié) 人文科學的含義與意義第二節(jié) 教育的特性、功能與使命第三節(jié) 教育學研究什么第四節(jié) 最早的教育學著作寫些什么第五節(jié) 怎樣看待教育的社會性第二十一章 大學與經(jīng)濟的關(guān)系第一節(jié) 關(guān)系遠不是那樣密切的第二節(jié) 大學理念的說明第三節(jié) 大學對于經(jīng)濟作用的后生性、間接性、非對稱性第四節(jié) 經(jīng)濟越來越依賴大學第五節(jié) 我們的背景可能帶來的思維局限第二十二章 大學絕不只是與時俱進第一節(jié) 何謂與時俱進第二節(jié) 大學絕非只是與時俱進第三節(jié) 哪些方面比較需要與時俱進第二十三章 大學去行政化的困難何在第一節(jié) 這只是一個認識問題嗎第二節(jié) 變革的困難何在第三節(jié) 后果再分析第二十四章 從反對“產(chǎn)業(yè)化”到反對“去行政化”說明什么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產(chǎn)業(yè)化”第二節(jié) “行政化”的強化第三節(jié) 反對“產(chǎn)業(yè)化”與反對“去行政化”的一致性第二十五章 本質(zhì)主義批判第一節(jié) 本質(zhì)在哪里第二節(jié) 與本質(zhì)相關(guān)的問語第三節(jié) 兩個不同的問題第四節(jié) 馬克思怎樣看人第五節(jié) 人的“本質(zhì)”問題第六節(jié) 對本質(zhì)的進一步分析第七節(jié) 人有些什么質(zhì)第二十六章 是生成論,還是預(yù)設(shè)論第一節(jié) 生成還是固有第二節(jié) 人,“精神宇宙”的生成第三節(jié) 預(yù)設(shè)意味著什么第四節(jié) 教育,最自覺的預(yù)設(shè)第五節(jié) 預(yù)設(shè)論成立嗎第六節(jié) 存在與存在主義第二十七章 教育研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第一節(jié) 一個案例的說明第二節(jié) 心理學的說明第三節(jié) 理論的說明第四節(jié) 教育學自身的說明第五節(jié) 結(jié)束語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