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翁志飛 福建美術出版社 (2011-08出版)  作者:翁志飛  頁數:6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王羲之蘭亭序》選用的范本主要為神龍半印本,后人定為馮承素所摹。其實,誰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與真跡的距離到底有多大!從現存的各種復制品來看,她無疑是鉤摹最精的,可以說纖毫必現。從用筆的難度與所達到的境界來看,似乎也只有羲之能夠勝任。所以,筆者傾向于認為她最接近于原作。當然,此為唐人鉤摹本,帶有唐人用筆的一些特點是不可避免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東晉衛(wèi)夫人《筆陣圖》言楷書筆勢云: “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嗔ωS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一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陸斷犀象。百鈞弩發(fā),1萬歲枯藤,弋飛崩浪雷奔。勁弩筋節(jié)?!?以上各家只能就具體單一書體談筆勢,至羲之則能明各體書之源流,融會貫通,遂開筆勢之新境界。他的楷書和行書依托宋翼、衛(wèi)夫人之法。特別是楷書,他將隸書、章草筆意融入其中,即所謂“夫書先須引八分、章草入隸字中,發(fā)人意氣,若直取俗字,則不能先發(fā)?!保ā额}衛(wèi)夫人》后)這樣既增強了楷書筆勢,即點畫的映帶飛動之勢,又使格調古雅不粗俗。在草書(今草)的具體用筆上,他說: “須緩前急后,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需棱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須有點處,且作馀字總竟,然后安點,其點須空中遙擲筆作之。其草書,亦復須篆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若急作,意思淺薄,而筆即直過。”(《題衛(wèi)夫人后記》)亦是將篆隸筆勢融入草書,增其筆勢與變化。 以上就羲之及之前的不同書體的筆法體勢作簡單梳理羅列,由此可見古代書論都是具體實踐與作者由此所得體驗與聯想或者可以說是思逸神超相結合的產物。所以,若要感受古人所達到的技法及人生境界,必須先從學習其具體作品入手,先以手證心,輔助以對其家族文化的了解,因為“家族文化傳統在南朝文化中是值得研究的問題,許多著名家族的文化素質特點常常在好幾代里遺存,這可能與家族文化環(huán)境的教育薰陶有關。例如,王氏家族自王導、王羲之起,能書而擅名于世者,便歷代不斷?!保_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tài)》)所以,士族中常有世代相傳關于書法的口訣、枕中秘也就不足為奇了。而蘭亭雅集本身正是這種從容優(yōu)雅的家族文化極為重要的表現。這種家族式的傳承是極為封閉和脆弱的,其文化往往隨著家族的衰敗消亡而失傳。與民間文化實無太大的關聯,如清梁章鉅曾云: “《閣帖》所載晉人尺牘,非釋文不識,茍非世族相習成風,當時啟事,彼此何以能識?東晉民間墓磚,出陶匠之手,而字跡尚與篆隸相通,與“蘭亭序”迥殊,則非特風流者所能變也?!保ā锻蒜蛛S筆·卷二十二》不明白這個道理,對其文化中很多現象就不能作切實地了解與體會。

編輯推薦

《行書技法寶典:王羲之蘭亭序》主要介紹了王羲之及蘭亭序的概況,對蘭亭序的特點及書寫技巧作分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王羲之蘭亭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等打五折的時候再進一本,就憑后面蘭亭序和作者臨作的精美程度也超過市面上的書,還是原大
  •   非常好的一本書。臨摹高手,值得擁有。
  •   非常好的學習教材,值得擁有
  •   里面內容豐富,就是有點小貴
  •   全方位而深入地剖析一件古人作品,近年少見,再加上作者實臨講解,特別突出了筆勢和使轉的說明,可見作者誠意和對該作品的深入研究。就我目前所見,此為學習蘭亭序最好的一本書
  •   內容很好很有深度。我很喜歡。
  •   專業(yè),有理論深度也有標注技法要領,這樣的才叫教材。但現在市面上的垃圾教材太泛濫了,技法絕對不是筆畫里畫個線就能了事的,太誤導人!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