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劉逸生 嶺南美術出版社 (2008-04出版) 作者:劉逸生
Tag標簽:無
前言
你可曾看過在那無邊無際的海洋上顛簸著的帆船嗎?遠遠望去,它老是停在那兒,動也沒動;細看清楚,卻是確確實實在行進中,盡管是那么緩慢地艱辛地移動,但只要掌好舵,經受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它終會有一天勝利地到達彼岸的。知識的海洋也是無邊無際的。古往今來,多少人沉浸在這個浩瀚的海洋中。而且,其中不少人還是在一無師二無友的情況下艱苦自學的?!疤斓莱昵凇保谖覀儑依?,自學成才的人,又何止成千上萬!而劉逸生同志就是我所熟知的一個。我認識逸生同志的時候,他正處在追求學問、探索真理的大好年華。我是一個讀書不多而又學無專長的人,但自學求知的經歷卻同他頗為相似。我們都是小學未畢業(yè)就失學的;我們又都是沒有高中畢業(yè)證書而先后考進了香港中國新聞學院的;還有,當他已在《星島日報》熟練地從事校對工作的時候,我也考進了《天文臺半周評論報》當校對員。正由于我在自學方面和校對方面需要向他請教,因而很快就交上了朋友。我們經常在工作之余,泡在咖啡館里,談天說地,論古說今。當時,他的苦學精神,他的廣博知識,已經使我既欽佩又慚愧;如今,讀到他的自傳《學??嗪健罚潜队X親切。讀著讀著,多少往事一一浮現眼前,有些章節(jié)甚至使我的感情受到沖擊,像有一股熱力在我身上燃燒似的。從《學??嗪健分?,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辛勤自學的歷程。正如作者四十四年前告訴我的那樣:他從小“就痛切地感到知識的饑渴”。在小學三年級,他已經讀過《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好幾本古典小說。十四歲那年,當他還在《大同日報》當雜工的時候,這家報社僅有的一部書籍《辭源》,居然在他手里放出異彩他利用一點一滴的時問,翻開《辭源》,一個條目一個條目地讀下去。往后,他還“把《康熙字典》的部首背熟了”,并且養(yǎng)成了“讀地圖的怪癖”所有這些自學方法,今天談起來也許有人認為幼稚可笑,然而,正如作者說的:“笨有笨的主意”,這在當時特定的環(huán)境下,在這位特定的自學者身上,卻是具體而真實的。逸生同志讀的書很龐雜,但有一根主線,就是中國古典文學。他自學舊體詩詞的步驟,先是唐詩、宋詞,再就是清代幾個詩詞名家的作品,然后旁及元明戲曲,進而上溯先秦、漢魏六朝的詩賦。與此同時,他還大量地閱讀各種各樣的書,從各方面豐富自己。他說得很對:“知識像是一個個網眼,同時又是一張大網,網眼彼此之間都緊緊地聯結著。”當然也是他說得對:“廣泛地吸取、儲存,決不會把自己的腦子擠得不能轉動,更不會把腦子擠破的?!本瓦@樣,逸生同志踏踏實實地學,辛辛苦苦地學,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古今中外的知識,就匯集成為他自己的財富了。當逸生同志在《羊城晚報》主編《晚會》剛刊,被海內外同行稱譽為“雜家”的時候,我就常常想:如果沒有青少年時代的廣泛涉獵,兼收并蓄,他是不可能如此勝任愉快的。同樣,當逸生同志先后寫出了《唐詩小札》、《宋詞小札》,以及《龔自珍己亥雜詩注》,受到讀者歡迎的時候,我又想過:如果不是經過艱苦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他是不可能寫出這樣征引豐富、串解通俗的著作來的。從《學??嗪健分?,不僅可以看到作者的自學經歷,還可以了解到作者的生平和思想的發(fā)展。人生的道路決不會像機場跑道那么平坦筆直的:逸生同志的前半生,經過一段坎坷的旅程,他的青少年時代是窮困、憂愁、不幸的,然而,惡劣的環(huán)境并沒有摧垮他追求真理的精神支柱,反而激勵他自強不息,奮發(fā)向前。當他經歷了八年抗日戰(zhàn)爭,切身體驗過只奉法西斯和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之后,他的視野比以前開闊了,對中國共產黨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他毅然擔任《正報》副總編輯,直接參加到黨的新聞行列中來了。應該說,這是逸生同志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他把自己的命運同人民解放事業(yè)緊緊地扣在一起了。建國三十多年來,在黨的關懷下,他在《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工作中,不斷改造思想,提高自己?!笆旰平佟逼陂g,他受到很大沖擊,什么事也做不了,但他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當他從干?;氐綇V州,為了奪回被“文革”浪費掉的時間,立即埋頭于古典詩詞的研究工作,他精神煥發(fā),干勁不減當年。他所走過的道路,正是中國千千萬萬知識分子所走過的從愛國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道路。
內容概要
《學??嗪?逸堂四品)》為該系列之一的《學??嗪健?。一代報人、嶺南詩人、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劉逸生先生(1917年-2001年),他的代表作品《學??嗪健?、《唐詩小札》、《宋詞小札》、《漫話三國》最近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合輯為《逸堂四品》隆重出版,重新喚起我們對這位獨具嶺南文化特質的標志式人物的回憶。以刻苦自學終成大器的劉逸生,窮其一生致力于中國古典文學的普及。60年代初就以《唐詩小札》享譽學界和民間。這本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唐詩普及讀本,以其深入淺出的語言、流暢優(yōu)美的文筆、細致獨到的分析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耙园自捲忈尳浀洌越浀湓忈屩笓],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整整影響了幾代人。現把逸堂老人的三本小札加上自傳體《學??嗪健?,合成一套重新出版,以饗讀者。
書籍目錄
關于《逸堂四品》《學??嗪健沸虻谝徽碌诙碌谌碌谒恼碌谖逭碌诹碌谄哒碌诎苏碌诰耪碌谑碌谑徽碌谑?/pre>章節(jié)摘錄
前言你可曾看過在那無邊無際的海洋上顛簸著的帆船嗎?遠遠望去,它老是停在那兒,動也沒動;細看清楚,卻是確確實實在行進中,盡管是那么緩慢地艱辛地移動,但只要掌好舵,經受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它終會有一天勝利地到達彼岸的。知識的海洋也是無邊無際的。古往今來,多少人沉浸在這個浩瀚的海洋中。而且,其中不少人還是在一無師二無友的情況下艱苦自學的?!疤斓莱昵凇?,在我們國家里,自學成才的人,又何止成千上萬!而劉逸生同志就是我所熟知的一個。我認識逸生同志的時候,他正處在追求學問、探索真理的大好年華。我是一個讀書不多而又學無專長的人,但自學求知的經歷卻同他頗為相似。我們都是小學未畢業(yè)就失學的;我們又都是沒有高中畢業(yè)證書而先后考進了香港中國新聞學院的;還有,當他已在《星島日報》熟練地從事校對工作的時候,我也考進了《天文臺半周評論報》當校對員。正由于我在自學方面和校對方面需要向他請教,因而很快就交上了朋友。我們經常在工作之余,泡在咖啡館里,談天說地,論古說今。當時,他的苦學精神,他的廣博知識,已經使我既欽佩又慚愧;如今,讀到他的自傳《學??嗪健罚潜队X親切。讀著讀著,多少往事一一浮現眼前,有些章節(jié)甚至使我的感情受到沖擊,像有一股熱力在我身上燃燒似的。從《學海苦航》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辛勤自學的歷程。正如作者四十四年前告訴我的那樣:他從小“就痛切地感到知識的饑渴”。在小學三年級,他已經讀過《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好幾本古典小說。十四歲那年,當他還在《大同日報》當雜工的時候,這家報社僅有的一部書籍《辭源》,居然在他手里放出異彩他利用一點一滴的時問,翻開《辭源》,一個條目一個條目地讀下去。往后,他還“把《康熙字典》的部首背熟了”,并且養(yǎng)成了“讀地圖的怪癖”所有這些自學方法,今天談起來也許有人認為幼稚可笑,然而,正如作者說的:“笨有笨的主意”,這在當時特定的環(huán)境下,在這位特定的自學者身上,卻是具體而真實的。逸生同志讀的書很龐雜,但有一根主線,就是中國古典文學。他自學舊體詩詞的步驟,先是唐詩、宋詞,再就是清代幾個詩詞名家的作品,然后旁及元明戲曲,進而上溯先秦、漢魏六朝的詩賦。與此同時,他還大量地閱讀各種各樣的書,從各方面豐富自己。他說得很對:“知識像是一個個網眼,同時又是一張大網,網眼彼此之間都緊緊地聯結著?!碑斎灰彩撬f得對:“廣泛地吸取、儲存,決不會把自己的腦子擠得不能轉動,更不會把腦子擠破的?!本瓦@樣,逸生同志踏踏實實地學,辛辛苦苦地學,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古今中外的知識,就匯集成為他自己的財富了。當逸生同志在《羊城晚報》主編《晚會》剛刊,被海內外同行稱譽為“雜家”的時候,我就常常想:如果沒有青少年時代的廣泛涉獵,兼收并蓄,他是不可能如此勝任愉快的。同樣,當逸生同志先后寫出了《唐詩小札》、《宋詞小札》,以及《龔自珍己亥雜詩注》,受到讀者歡迎的時候,我又想過:如果不是經過艱苦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他是不可能寫出這樣征引豐富、串解通俗的著作來的。從《學??嗪健分?,不僅可以看到作者的自學經歷,還可以了解到作者的生平和思想的發(fā)展。人生的道路決不會像機場跑道那么平坦筆直的:逸生同志的前半生,經過一段坎坷的旅程,他的青少年時代是窮困、憂愁、不幸的,然而,惡劣的環(huán)境并沒有摧垮他追求真理的精神支柱,反而激勵他自強不息,奮發(fā)向前。當他經歷了八年抗日戰(zhàn)爭,切身體驗過只奉法西斯和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之后,他的視野比以前開闊了,對中國共產黨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他毅然擔任《正報》副總編輯,直接參加到黨的新聞行列中來了。應該說,這是逸生同志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他把自己的命運同人民解放事業(yè)緊緊地扣在一起了。建國三十多年來,在黨的關懷下,他在《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工作中,不斷改造思想,提高自己。“十年浩劫”期間,他受到很大沖擊,什么事也做不了,但他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當他從干?;氐綇V州,為了奪回被“文革”浪費掉的時間,立即埋頭于古典詩詞的研究工作,他精神煥發(fā),干勁不減當年。他所走過的道路,正是中國千千萬萬知識分子所走過的從愛國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道路。編輯推薦
《學??嗪?逸堂四品)》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