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長江文藝 作者:張永健//趙小琪 頁數(shù):35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一本書,讀懂中國文學》一書是為廣大中小學生以及其他文學愛好者而編寫的。全書精選了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一百部文學名著,并從背景知識、內容梗概、精彩閱讀、作品簡析和名家點評五個方面對每一部文學名著進行了多方面的介紹與分析,希圖廣大讀者能由點及面地對源遠流長而又多姿多彩的中國文學有整體的把握,滿足人們更為透徹地認識民族的人生觀與審美觀的需要。
書籍目錄
先秦文學
詩經(jīng)
論語
左傳
楚辭
莊子
戰(zhàn)國策
兩漢、魏晉文學
史記
搜神記
陶淵明集
世說新語
文選
唐宋文學
壬維集
李太白詩歌全集
杜甫詩選
昌黎先生集
白居易詩選
柳河東集
李義山詩集
南唐二主詞
樂府詩集
樂章集
蘇軾詩詞選
淮海詞
漱玉詞
劍南詩稿
稼軒詞
唐宋傳奇集
元代文學
竇娥冤
西廂記
明代文學
水滸傳
三國演義
西游記
封神演義
牡丹亭
金瓶梅
“三言二拍”
清代文學
聊齋志異一
長生殿
桃花扇
儒林外史
紅樓夢
鏡花緣
曾國藩家書
近代文學
官場現(xiàn)形記
老殘游記
孽?;?br />現(xiàn)代文學
嘗試集
女神
沉淪
吶喊、彷徨
志摩的詩
雨天的書
死水
子夜
家
臧克家詩選
望舒草
邊城
死水微瀾
金粉世家
雷雨
漢園集
生活的藝術
上海屋檐下
呼蘭河傳
小二黑結婚
傳奇
圍城
雅舍小品
緣緣堂隨筆
當代文學
李自成
林海雪原
茶館
青春之歌
創(chuàng)業(yè)史
胡雪巖全傳
酒徒
石室之死亡
多情劍客無情劍
臺北人
白玉苦瓜
毛澤東詩詞
撒哈拉的故事
金庸作品集
寄小讀者
傅雷家書
艾青詩選
霸王別姬
活動變人形
心靈史
王朔文集
汪曾祺文集
活著
長恨歌
顧城的詩
垂釣睡眠
大家族
秦腔
檀香刑
海子詩全集
章節(jié)摘錄
《紅樓夢》并非諸子百家經(jīng)典,而只是一部長篇小說,但面世不久便廣為傳抄,同時又催生出專門研究該書的“紅學”,甚至延續(xù)至今,興盛無比。這其中的原因很復雜,但究其根本是由于《紅樓夢》內涵豐富而又疑云重重。僅就文學意義而言,《紅樓夢》建樹頗多,尤其在人物塑造、敘事藝術以及悲劇精神這三個方面更是造詣獨到?! ∷拇竺坎烤磬品庇秩宋锉姸啵纫浴都t樓夢》為最,全書有名有姓者就多達四百八十余人。但難能可貴的是《紅樓夢》寫人既“多”且“真”,“其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罢娴娜宋铩辈⒉灰欢ㄕ鎸嵈嬖?,而是指具有一定現(xiàn)實基礎并符合常理的寫實之人?!罢娴娜宋铩北厝欢加衅鋫€性,《紅樓夢》不但注意到這點,還善于對同一類型人物的不同性格進行對比刻畫。同是理所應當?shù)馁Z家主人,又都不約而同地退居二線,但榮國府賈赦只顧享樂而好色貪財,寧國府賈敬則唯求長生而煉丹制藥。同是才華橫溢的少女,又都情不 自禁地深戀寶玉,但寶釵大方開朗又溫柔屈從,黛玉則嬌羞憂郁又剛烈任性。同是賈家孫媳婦,鳳姐潑辣而能言善辯,李紈賢淑而寡言少語;同是賈家大小姐,迎春懦弱而胸無大志,探春精明而志向高遠?!都t樓夢》塑造人物避免類型化的同時,也突破臉譜化的窠臼,而只 有好壞摻半之人才是“真的人物”。賈寶玉和林黛玉是最具理想色彩的兩位主人公,但他們也并非毫無瑕疵。面對平兒、晴雯、金釧等、環(huán)所遭遇的不幸,寶玉雖有憐憫同情之心,卻無絲毫的救助或抗爭之舉,其膽小怕事的一面暴露無遺。黛玉雖然有諸多優(yōu)點,但言辭刻薄,猜忌不斷,其嫉妒之心更是無人能及。而王熙鳳則是全書最為鮮活真實之人,既好又壞,既善又惡,既爽朗又陰險,既溫良又狠毒,反差之大令人瞠目,但又合情合理?! 都t樓夢》在敘述藝術方面也具有諸多特點。首先,善于營造典型環(huán)境,借景抒情,移情人景,使人物與環(huán)境交相輝映。黛玉的住所名為“瀟湘館”,取典蛾皇女英的故事,蘊含無盡離愁。垂地的湘簾,寂靜的閨房,微透的紗窗,再加上館前千百翠竹的掩映,整個一派曲徑通幽的景象,而這一切與黛玉的性格,愛好、氣質非常吻合,絲絲入扣。 所謂“斑竹一枝干滴淚”,翠竹又不言而喻地映襯著“瀟湘妃子”林黛玉追求愛情不可得,終日以淚洗面的悲劇命運。其次,大量運用隱喻象征的手法,弦外之音比比皆是,含蓄朦朧而發(fā)人深省。石頭兼具石與人的雙重身份,是全書最大的象征之所在。書中所述既是石頭記錄的意象世界,也是寶玉經(jīng)歷的具象世界,所以至少象征著現(xiàn)實與虛幻兩個層面上的人生意義。還有較為著名和重要的象征,如賈寶貝的玉石,薛寶釵的金鎖,史湘云的金麒麟等。至于書中人名借諧音之法而暗藏隱喻之處則不勝枚舉,如“賈”即“假”,“甄”即“真”,元春、迎春、嘆春、惜春意味著“原應嘆惜”,寶珠、寶釵、寶琴、寶蟾、寶玉又可解作“諸釵情纏玉”。其中有些可能是附會之說,純 屬巧合,但巧合過多也值得深思。 從文學史意義的角度而言,《紅樓夢》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其中所折射出的悲劇精神。西方文學界普遍認為中國沒有悲劇,甚至認為《竇娥冤》最后以大仇得報的團圓形式收尾而實際上是一部喜劇。這其中雖有中西文學觀念乃至文化觀念存在差異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說,《紅樓夢》的誕生,有力地批駁了這一偏執(zhí)觀點。《紅樓夢》起于繁華而終于衰敗,寶玉出家為僧,寶釵雖如愿出嫁卻不免獨守空房,而黛玉則因未能如愿便憂憤而亡,寧、榮二府妻離子散,甚至鬻兒賣女,慘不忍睹,整個一出大悲劇。而早在清末,大學者王國維就已自覺運用西方文藝理論觀照此著而成《紅樓夢評論》一書,雄辯地論證《紅樓夢》中客觀存在的悲劇特質,影響至為深遠?! 都t樓夢》是博大精深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結晶,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