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浙江人美 作者:郎紹君 頁數(shù):302
內容概要
陸儼少一生的筆墨修煉,從早期的婉秀帶(工),到中期的(工)中帶放,再到后期的收放自如,正與統(tǒng)筆墨發(fā)展從工筆到小寫意再到大寫意的規(guī)律相一致。而(大寫意)區(qū)別于(小寫意)主要有兩點: 一是(大寫意)所蘊和顯露的精神情感,比之(小寫意)要更為明顯而強烈,陸儼少后期作畫用筆強調提撳和(殺),即是明顯的體現(xiàn);再是(寫意)在筆墨形態(tài)上要比(小寫意)更顯粗闊,陸儼少后期所創(chuàng)用的墨塊,即為筆墨之粗闊形態(tài)。不過后期筆墨的縱放,帶給陸儼少一種隨意自如的天成境界,而其情味之拙辣荒率,也往往難為常人所理解。而陸儼少自己也意識到,書畫作品是一縱橫恣肆,徒以快意而筆過傷韻),亦不足取。因而他認可藝術氣息)漸老漸熟,乃(平淡)的規(guī)律,尤為欣賞陶淵明歌的散緩之致。對于中國藝術幽微氣息的深入理解,使陸儼少能把握自己畫風的跌宕虛和而矩矮自持。
作者簡介
陸儼少(1909-1993),原名岡祖,字宛若,中國現(xiàn)代著名國畫大師;生于上海嘉定縣南翔鎮(zhèn)。先生于1926年考入無錫??茖W校,1927年拜馮超然為師,并與吳湖帆相識,在兩位先生處,看到不少歷代名家真跡。抗戰(zhàn)期間流寓內地,1946年回歸故鄉(xiāng),在此之前,先生的作品大部分師對古代傳統(tǒng)的消化和吸收。返鄉(xiāng)途徑三峽的經(jīng)歷,引發(fā)了先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開始將以前局部改造傳統(tǒng)轉換為有意識地建立個人風格,但在起初的10年中,仍處于探索之中。1956年,先生任上海愛畫院畫師。1961年至1966年,赴浙江美術學院兼職山水畫教席。在此期間,先生的個人風格得以發(fā)展,最終在晚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書籍目錄
桐木嶺眺遠黃山圖翠壁青林圖滿峽開帆圖峽江圖坐看云起圖杜牧詩意圖兩寺松檜圖井岡山黃洋界風正一帆懸風云泉瀑圖井岡山黃洋界哨口寧國道上雁蕩泉石翠嶂聽泉圖巫峽高秋幽谷流泉圖青城山雁蕩泉瀑長風萬里圖為虹橋機場作井岡哨口閩江放筏峽江圖云開忽見日秋山蕭寺千崖秋色黃山松云雁蕩泉石杞壽軒圖急流歸棹曹雪芹窮居著書圖嘉木秀山朱砂沖哨口成昆線上李白詩意圖秋山紅樹杜牧詩意圖春風扶我過橋東杜甫詩意圖云嵐春樹井岡曉靄岑參太白胡僧圖杜甫詩意圖黃山松云杜甫詩意圖山居圖歸云殘雨圖雁蕩云瀑華岳聳險水光嵐氣圖三峽云水圖峽江行廬山錦繡谷杜甫詩意圖夏芳蓮塘凈植好景和風春風十萬家雙清圖歲寒三友梅石圖新松直上干云霄云壑幽居王維詩意圖巫峽云濤翠巖采藥圖上柏山居圖李白詩意圖云生松壑吳文英詞意圖看經(jīng)圖李商隱詩意圖溪山勝覽峻巖采藥圖幽居論古圖杜甫詩意圖浙東山水雁蕩靈峰豆蘿室治印之圖憶鄉(xiāng)圖江南即景廬山草堂圖重樓聽瀑圖青綠山水雪溪圖遙看香爐峰陶淵明詩意圖雁蕩洞天四明山色暮山靜居圖潭柘古剎秋江晚泊桃源圖風起云涌圖潑墨山水福建林區(qū)李杜論文圖張旭詩意圖烏石訪古隔江風雨暮潮生層巒暖翠蘇軾詩意圖創(chuàng)新畫杜甫詩意圖彩墨山水韓愈詩意圖漓江山水圖 ……
編輯推薦
《陸儼少全集4:繪畫卷》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