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李英順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12出版) 作者:李英順 頁數:32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朝鮮北學派實學研究》以18世紀后期朝鮮北學派實學為研究論題,立足于朝鮮北學派實學家的原著,參考和借鑒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運用歷史學、文獻學、哲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多學科理論和研究方法,將北學派實學的整體性和其代表人物的個體性相結合,歷史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與特定的歷史條件相結合,以歷史研究視角,對朝鮮北學派實學進行了歷史的、學理的綜合整理和分析。《朝鮮北學派實學研究》較為全面地論述了朝鮮北學派實學的產生、發(fā)展及主要代表人物洪大容、樸趾源、樸齊家的實學思想,以及北學派同與其相關聯的諸實學流派、實學家的聯系和差異,進而闡明了北學派實學的性質、重要歷史地位及其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李英順,女,1972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寧安市?,F為延邊大學師范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朝實學思想、歷史課程與教學論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吉林省教育廳等多項科研項目,在《東北史地》、《東疆學刊》、《中小學教師培訓》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朝鮮實學產生發(fā)展的歷史軌跡與北學派 第一節(jié) 朝鮮實學概述 一 實學概念的嬗變 二 實學產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 第二節(jié) 北學派產生的歷史前提 一 國內背景 二 國際環(huán)境 三 個體因素第二章 北學派洪大容的實學思想 第一節(jié) 洪大容的燕京之行及北學思想 一 燕京之行 二 北學思想 第二節(jié) 洪大容的實學思想 一 經世致用、利用厚生 二 均田思想 三 發(fā)展交通 第三節(jié) 洪大容實學思想的理論基礎 一 進步的宇宙觀 二 科學的華夷觀 三 哲學基礎第三章 北學派樸趾源的實學思想 第一節(jié) 樸趾源的燕京之行與《熱河日記》 一 燕京之行 二 《熱河日記》 第二節(jié) 樸趾源的批判思想 一 對兩班的揶揄 二 對勞動的贊美 三 對人性的肯定 四 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第三節(jié) 樸趾源的實學思想 一 發(fā)展工商、貿易利國 二 貨幣改革 三 限田主張 四 哲學基礎第四章 北學派樸齊家的實學思想 第一節(jié) 樸齊家的燕京之行與《北學議》 一 燕京之行 二 《北學議》 第二節(jié) 樸齊家的北學思想 一 師夷狄的開放思想 二 培養(yǎng)人才、引進技術 第三節(jié) 樸齊家的實學思想 一 發(fā)展農業(yè) 二 發(fā)展工商 三 發(fā)展交通 四 對外貿易 五 思想基礎第五章 北學派實學的評價 第一節(jié) 洪大容、樸趾源、樸齊家實學思想的 特點 一 洪大容、樸趾源、樸齊家實學的共同點 二 洪大容、樸趾源、樸齊家實學的不同點 第二節(jié) 北學派與諸實學流派及實學家的聯系與 區(qū)別 一 北學派與星湖學派 二 北學派與丁若鏞、金正喜 三 北學派與開化派 第三節(jié) 北學派實學的性質、地位及現實意義 一 北學派實學的性質 二 北學派實學的歷史地位 三 北學派實學的現實意義結論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李英順編著的《朝鮮北學派實學研究》以18世紀后期朝鮮北學派實學為研究論題,將北學派實學的整體性和其代表人物的個體性相結合,歷史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與特定的歷史條件相結合,以歷史研究視角,對朝鮮北學派實學進行了歷史的、學理的綜合整理和分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