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作者:金滿樓 頁數:28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在夾敘夾議中,揭開晚清歷史鮮為人知的50個細節(jié),并從人性的角度深入到歷史的浩渺煙塵中,以人帶事,從細節(jié)中窺探全貌,勾畫大觀,點射歷史。
鴉片戰(zhàn)爭,硝煙四起,天朝大門,門戶洞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僵腐的朝廷將如何面對列強的堅船利炮?沉睡的國民如何迎接西潮的連番沖擊?十字路口的古老帝國何去何從,又何以走出破繭的新生?撥開迷霧,直擊真相,精選細選50個晚清的歷史細節(jié),見微知著,窺斑見豹,深刻剖析百年前的人與事,從細微末節(jié)追近代歷史的真奧秘。
作者簡介
金滿樓,原名金松,生于七十年代,江西峽江人,現居上海,海派70后作家。近年來專注于晚清民國史的通俗寫作,2007年后陸續(xù)出版《辛亥殘夢:帝國崩潰的前夜》、《北洋往事》、《民國原來是這樣》、《向康熙學習》、《晚清的最后十年》、《大清野史之謎》、《女人當國》、《這才是晚清》(大陸、臺灣雙出版)、《北洋野史》、《北洋水師的最后一百天》等作品。2010年曾受邀擔任湖南教育電視臺《湖湘講堂》嘉賓,主講17集《北洋軍閥秘史》系列電視講座,常年活躍于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及天涯、貓眼等國內知名論壇,其觀點因反對革命傾向改良、主張“有風度的對抗”而飽受爭議。
書籍目錄
一 數磚:一個晚清高官的官場體會
二 天父下凡:洪秀全何來 的“正確思想”
三 天京事變:天國兄弟的大火拼
四 葉名?。嚎退喇悋鵁o人問
五 浴火浩劫:圓明園的百年傷痛
六 糊涂之爭:京師同文館風波始末
七 花甲回憶:丁韙良的在華六十年
八 李提摩太:從肉體救贖到精神救贖
九 堅硬的膝蓋:百年榮辱,不欠一跪
十 海歸容閎:我有一個夢想
十一 留美幼童:橫渡大洋的孩子們
十二 孤懸海外:琉球是怎樣陷落的
十三 御史尸諫:清末宮荒下的言官棱角
十四 清官固窮:“救時宰相”閻敬銘
十五 不敗而?。褐蟹ㄖ畱?zhàn)的“求和論”
十六 長崎事件:北洋水兵的洋斗毆
十七 購艦記:甲午海戰(zhàn)中的“外援春夢”
十八 驚天密謀:“圍園殺后”真相可循
十九 御弟載灃:不想當皇帝的富貴閑人
二〇 使館之圍:宣戰(zhàn)背后的難言之隱
二一 小報涅槃:《蘇報》案的“案中案”
二二 漂洋出海:五大臣西方取經
二三 科舉殘夢:舊秀才與洋進士
二四 不道德的收入:清末禁煙的悖論
二五 錢是萬能的:赤字財政逼倒清廷
二六 猛虎中箭:岑春煊的肅貪與挨整
二七 俠女競雄:秋瑾的生前與身后
二八 光緒之死:千古疑案下的合理邏輯
二九 罪多虛妄:李蓮英的太監(jiān)往事
三〇 1910 :一個美國社會學家的中國觀察
三一 搶米:撫衙門口的革命總預演
三二 皇帝的香案:假保路干掉了真鐵路
三三 宋教仁:一介書生要革命
三四 革命浪人:宮崎滔天的英雄夢
三五 梅屋莊吉:千金一諾為革命
三六 王金發(fā):山大王的革命春秋
三七 亂世伍廷芳:七十老翁何所求
三八 難為張謇:狀元反水為哪般
三九 被錯殺的高官:端方的不歸路
四〇 買官者的革命:吳祿貞的非常之死
四一 年少英豪:尹昌衡鐵血立威
四二 投名狀:張宗昌的“ 革命變身記”
四三 我本善良:七品報人汪康年
四四 女界先鋒:呂碧城風華絕代
四五 難纏的“國辮”:一剪了之
四六 天足:小腳里的大革命
四八 辛亥探源:清廷覆亡的先兆
四九 祖宗啊祖宗:清帝退位的歷史瞬間
五〇 宮廷雜記:皇帝家的那點事
晚清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丁韙良的前任傅蘭雅也抱有同樣的想法,他曾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向那些本已無縫的小腦袋瓜里死命地填充知識,實在是苦差一樁。而丁韙良辭職的另一個原因是,同文館在擴展上遇到了問題,他對自己的職業(yè)前景感到悲觀?! ×私饬硕№t良的想法后,總理衙門的官員笑了,他們說:“如果你因這個而辭職的話,那你就想錯了。你不會永遠只教十個孩子,而且,你要想想這些孩子今后的前程,他們或許有一天會替代我們的職位。還有,皇帝也許也會學習外語,誰知道哪一天你的學生會被召去教皇帝學英語呢?”聽了官員們描繪的“美好前景”后,丁韙良猶豫了,而他之前找好的替手不愿意脫離傳播福音書的工作,于是他只好繼續(xù)留任了?! 《№t良的失望,其實主要來自當時官員們對新事物的漠然,譬如在設置電報課程的問題上。為把電報這個“奇妙的發(fā)明”介紹到中國來,丁韙良曾在費城學習了整個課程并自費購買了兩套電報設施帶到中國,但他請總理衙門的官員們前來觀看實驗時,對方卻都冷冷地看著,既不了解,也毫無興趣,其中有一位翰林甚至不屑一顧地說,“雖然中國四千年來都沒有電報,但仍然是泱泱大國”。令丁韙良哭笑不得的是,那幾個人對他拿來的一些新穎玩具,譬如帶磁性的魚和鵝卻極有興趣,并被逗得哈哈大笑?! 《№t良嘆息說:“在文學上,他們是成人;在科學上,他們卻仍然是孩子!”為證明電報是有用的,丁韙良之后又要求到總理衙門親自為官員們展示,但結果還是一樣,那些官員看到火花從一根銅線跳到另一根銅線、報錘滴滴答答地響起來時,一個個狂笑不已。很顯然,他們依舊把這個所謂的“新玩意兒”看成玩具。唯獨讓丁韙良感到欣慰的是,戶部尚書董恂和大學士文祥對此極有興趣,前者甚至學會了如何收發(fā)電報。但其他人對此仍熟視無睹,電報機在總理衙門整整放了一年后,最后被當成了“無用的古董”送回了同文館的陳列室中?! ≡诙№t良看來,同文館同樣問題很多,當時館中的洋教習很少科班出身,多數為半路出家的謀職者。在《同文館記》中,丁韙良記述了一個名叫方根拔的德國教習,此人思維敏捷但性格古怪,而且一向自高自大,他在同文館中擔任天文學教授時,曾放出話說要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學說,但很不幸的是,有一次他去北京西山度假時,路上遇上暴雨,結果車上的書籍、筆記等都散落在泥濘的雨水當中?! ?hellip;…
編輯推薦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 每一個個中國人,都應該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一個民族能否得到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尊敬,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民族整體的文化修養(yǎng)水平,其中擴大全民知識面,尤其是對自身比族歷史的了解和認識顯得尤為重要?! 稓v史中國:晚清原來是這樣(1840-1912)》每卷從50個角度觀照該段歷史,用50篇專題文章,深度闡述歷史知識、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并融合了當前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夾敘夾議方式,講述遠古至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1936年的歷史,每卷末附錄該時間段的詳細年譜,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書式的通俗歷史讀物。 《歷史中國:晚清原來是這樣(1840-1912)》是“中國人都能看懂的中國歷史百科全書”?! ≈R就是力量,知識強國,文化興國,讀《歷史中國》,快樂接受中國歷史知識,可以開闊眼界,啟發(fā)智慧,提高修養(yǎng),培養(yǎng)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為這一代人更好地投身國際間的競爭與合作增加原動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