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西澤保彥 頁數:251 字數:182000 譯者:王靜怡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殺掉他人,才能取回自己的人格?!
因為遭遇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而不慎誤入某地下實驗設施的幾位男女,不得不接受一種難以理解的生存狀態(tài):他們的人格居然與肉體分離開來,轉移到別人的身體里去了!為了奪回自己的人格、保護自己的肉體,與世隔絕的封閉空間內,一場驚心動魄的攻防戰(zhàn)已不可避免……
作者簡介
西澤保彥 Yasuhiko Nishizawa
一九六〇年出生于日本高知縣,畢業(yè)于美國艾可德學院,曾任教于高知大學。一九九五年獲得島田莊司賞識,以短篇集《解體諸因》出道,后陸續(xù)發(fā)表匠千曉系列、神麻嗣子系列和諸多非系列作品。
西澤保彥的作品輕松搞笑,多以超乎現實的場景為主題,但故事完全符合本格推理的定義,解謎過程合乎邏輯,兼具足夠的意外性,堪稱幻想與推理的完美結合。代表作有《解體諸因》、《死了七次的男人》、《人格轉移殺人事件》、《完美無缺的名偵探》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Flash Back(過去)
第二章 Shake Down(傾頹)
第三章 Turn Over(回轉)
第四章 Cut Off(乖離)
第五章 Crack Up(狂亂)
第六章 Feed Back(修正)
第七章 Settle Down(調停)
第八章 Flip Over(逆轉)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在嘆息之余,艾克洛伊德博士突然發(fā)現自己于不知不覺間又回到了中央區(qū)域,在他眼前的,正是圓筒形的“房間”入口。 博士習慣性地看了一眼設置在入口附近的控制面板,“使用中”的指示燈現在是滅的。 就功能上而言,除了實際進行人格交換的實驗對象以外,計劃小組的成員一次只能有一個人進到“房間”里去。過去的實驗顯示,一旦兩人以上同時進入,無論使用何種手段都無法防止人格交換的發(fā)生。但如果只是單獨進入,就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調查“房間”時,成員務必輪流單獨進入,并打開“使用中”的指示燈,仔細觀看監(jiān)控器,以確保無人“捷足先登”。入口三道閘門的特殊鑰匙保管處也按照日期進行調換,進去之前必須確認這些鑰匙是否確實放回到規(guī)定的位置。 既然不是實驗對象,那要是因為意外而交換了人格的話,可就一輩子都逃不出“化裝舞會”的影響了。因此,這種嚴密的檢查體制自然是天經地義的。然而,正忙于整理腦中閃過的新假設及后悔對金吉爾采取了幼稚態(tài)度而心不在焉的艾克洛伊德博士,卻疏忽了確認監(jiān)控器的情況。 更不幸的是,由于博士正好是現場負責人,因此他擁有一副萬能鑰匙?!胺块g”的入口一旦關閉便會自動上鎖,雖能從內側打開,卻無法從外側開啟。這是為了避免有人疏于確認指示燈或監(jiān)控而不慎進入“房間”內的情況發(fā)生。 當然,不能說悲劇的責任全在艾克洛伊德博士一個人身上,不幸的偶然往往碰巧湊在一起。平時至少會有兩個以上的操作員窩在控制面板前,但時逢圣誕假期,現在一個人也沒有。而先一步進入房間的人忘了切換指示燈信號,也是個不幸的偶然。 博士一邊慢慢地下樓梯,一邊想著:據說這道樓梯也是發(fā)現這里時就已存在了的,或許“他們”不光是自我形體,連姿態(tài)也和人類酷似也說不定。 ——嗡——嗡——嗡—— 耳邊突然傳來無數蜜蜂振翅飛舞般的聲音,當博士回過神來時,他的眼前有數道交錯的影像出現。 這是…… “隔離墻”出現了……他有種錯覺,仿佛過了幾個小時才發(fā)現了這個事實?!胺块g”里有人……他還來不及浮現這個念頭,耳邊便響起了女性的尖叫聲。 “金……” 博士無暇叫出“金吉爾”幾個字。她就像被透明人從背后推了一把似的,不自然且突兀地往前傾倒——她是被出現的“隔離墻”給彈開的。
后記
由于醫(yī)生誤將對方的腦子移植到自己的身體里,導致人格互換的男女悲喜劇——我是在國中時看了弓月光先生的這部短篇漫畫的(我記得篇名叫《請笑著原諒我!》,如有錯誤,敬請見諒)?,F實中絕不可能發(fā)生的搞笑設定、有趣且歇斯底里的發(fā)展,以及將過去累積的成果全都化為烏有的結尾,令我一再回味?;蛟S是因為無法忘記它的精彩吧,在我二十幾歲那年和朋友一起出科幻同人志時,我曾寫了部短篇作品,描述一對男女因某個名為“人格交換機”的奇異發(fā)明而交換人格的故事。在本作中所提及的人類自我等諸多概念,便是出自這部短篇。只不過,這部短篇自然不是推理小說,故事內容也截然不同。 我孤陋寡聞,不知道是否曾有前人嘗試以相同的設定撰寫本格推理小說;只要各位讀者閱讀本作時能多少感到有趣,便是我無上的榮幸了。 關于本作中的說明內容,我曾參考并引用了岸田秀先生的著作《懶人精神分析》中的“第一人稱心理學”及“時間與空間的起源”等作為參考,謹在此表達我的感謝之情。 《人格轉移殺人事件》出版時,曾有某位讀者問我這個問題。 “CIA是怎么救出因地震而關在地下的六個人的?救難隊員們進入‘房間’救人時,沒有發(fā)生人格交換嗎?” 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沒發(fā)生”;因為進入“房間”的救難隊員“只有一個”,是那個人將主角們“逐一救出”的。主角們是在人格交換成立后才被救出的,因此,假如此時有兩個以上的救難隊員同時進入“房間”,他們之間也將會進行人格交換,但一個人進入的話就不會發(fā)生。這一點我在作品之中也已明確說明過,只不過,我的確未曾言明“人格交換一旦成立,同一組人之中無法再加入其他人格”,因此,假如這一點令讀者無法釋懷,不妨解釋為主角們是被機械手臂救出的。我可以在此保證,無論是哪種解釋,都不會對解謎產生影響。 我在撰寫《人格轉移殺人事件》時,是以本格派解謎小說的立場為出發(fā)點的,然而作為一部科幻小說,本作亦頗受好評。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本作同時奪得“這部推理小說了不起!”(寶島社一九九七年版)的年度排行榜第十名及《SF雜志》(早川書房一九九七年二月號)的“最佳SF1996”排行榜第九名。對于同時身為推理小說迷及科幻小說迷的作者而言,這是個小小的驕傲。 講談社文藝圖書第三出版部的宇山日出臣先生、責任編輯佐佐木健夫先生以及未曾謀面的校對人員,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平時的照顧。 說到表達謝意,在此也要感謝那些寄出讀者回函、寫信鼓勵我的各位讀者朋友們。雖然目前基于時間上的原因,無法回信給各位,但我已全數拜讀過了。今后也請各位多加愛護與支持。 只要本書能多少帶給讀者些許樂趣,便是我的榮幸。 最后,謹對購買本書的各位致上我最真摯的謝意。 一九九六年五月于高知市 西澤保彥
編輯推薦
《人格轉移殺人事件》是科幻的外殼,推理的內核,一個福爾摩斯闖入“阿凡達”,跟莫里亞蒂交換靈魂的故事,天才作家西澤保彥驚艷之作,推理之神島田莊司推薦必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