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高校內部糾紛的處理規(guī)則

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唐清利  頁數:222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的寫作起源于著者對高校內部管理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系列法律問題的關注。2003年我們承擔了一項“高校內部管理過程中的法律問題研究”課題。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高校內部管理領域的很多糾紛都難以找到合適的規(guī)則去處理。這啟發(fā)我們反思:究竟是法院適用法律的問題,還是法律本身的問題。如果是法院的問題,可以通過司法制度的改革解決。如果是法律本身的問題就要復雜得多了:首先要分析問題的根源是法律有缺陷還是缺乏相關的法律;如果法律有缺陷倒可以通過變法解決問題;如果是缺乏相關的法律就需要評估立法的必要性;如果立法有必要就通過立法解決,如果沒有立法必要就需要司法的變革解決問題。按此思路,我們完成了一些前期成果,并于2007年獲得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這給予了我們將此項深入研究下去的鼓勵和鞭策,并力求以此彌補前項課題的不足?! ∥覀冊噲D在前項課題對高校內部管理過程中的法律問題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出評判該領域的問題究竟是根源于司法還是立法的標準,進而提供相應的理論和對策。在不斷的追問中,我們發(fā)現社會科學領域和社會規(guī)則體系從來就是有機聯系的系統(tǒng),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地用法律或道德語言對大量的社會問題做出解釋和進行相應的調整。然而人受自身偏見的影響、知識的局限和理性的約束,又不可能靠一次認識或一個人的思考就形成對如此復雜的系統(tǒng)的正確評判。

內容概要

  《找尋高校內部糾紛的處理規(guī)則:法律經濟學視角下的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的寫作起源于著者對高校內部管理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系列法律問題的關注。2003年我們承擔了一項“高校內部管理過程中的法律問題研究”課題。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高校內部管理領域的很多糾紛都難以找到合適的規(guī)則去處理。這啟發(fā)我們反思:究竟是法院適用法律的問題,還是法律本身的問題。如果是法院的問題,可以通過司法制度的改革解決。如果是法律本身的問題就要復雜得多了:首先要分析問題的根源是法律有缺陷還是缺乏相關的法律;如果法律有缺陷倒可以通過變法解決問題;如果是缺乏相關的法律就需要評估立法的必要性;如果立法有必要就通過立法解決,如果沒有立法必要就需要司法的變革解決問題。按此思路,我們完成了一些前期成果,并于2007年獲得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這給予了我們將此項深人研究下去的鼓勵和鞭策,并力求以此彌補前項課題的不足。  我們試圖在前項課題對高校內部管理過程中的法律問題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出評判該領域的問題究竟是根源于司法還是立法的標準,進而提供相應的理論和對策。在不斷的追問中,我們發(fā)現社會科學領域和社會規(guī)則體系從來就是有機聯系的系統(tǒng),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地用法律或道德語言對大量的社會問題做出解釋和進行相應的調整。然而人受自身偏見的影響、知識的局限和理性的約束,又不可能靠一次認識或一個人的思考就形成對如此復雜的系統(tǒng)的正確評判。鑒于此,《找尋高校內部糾紛的處理規(guī)則:法律經濟學視角下的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在關注法與道德的同時,將視角盡可能地放大到經濟學、社會學和倫理學等更為廣闊的場域。在追尋中,我們找到了合約安排理論。它能解釋高校內部管理過程中發(fā)生的很多現象,甚至能為類似的問題提供更具合理性的理論支持和更加靈活的解決辦法。然而,在運用合約安排理論解釋高校內部管理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又產生了疑惑。高校內部是一個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不清的領域,其很多規(guī)則都是依賴于人們合約而產生的。它們不同于傳統(tǒng)認識中的法律與道德,或者說它就是法律與道德在該領域約束行為的替代性規(guī)則。既然如此,為什么這樣的規(guī)則在多數情形下都能得到執(zhí)行呢?于是我們又發(fā)現了確保合約安排執(zhí)行的不同于道德或法律約束方式的強制力,《找尋高校內部糾紛的處理規(guī)則:法律經濟學視角下的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概而稱之為第三種強制?! ≈链耍覀儼l(fā)現了合約安排與第三種強制在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充當了法律與道德替代者的角色。其中,合約安排是第三種強制存在的基礎,第三種強制是合約安排的保障。它們存在于道德與法律之外,并且是先于法律和道德發(fā)揮作用的“實效規(guī)則”,而法律與道德成為了“潛在規(guī)則”,從而與道德、法律形成三足鼎立和互為補充的關系。這種認識獲得了對高校案例所做解釋的支持,并在沿著高校內部管理流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構筑了自己的邏輯與體系,從而也淡化了《找尋高校內部糾紛的處理規(guī)則:法律經濟學視角下的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所選案例的時效性?! ‰S著研究的逐步推進,《找尋高校內部糾紛的處理規(guī)則:法律經濟學視角下的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也部分修正前期研究中的一些表述和局部觀點;并且我們相信隨著研究的更加深入

作者簡介

  唐清利,男,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研究生,四川省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理事。主要以法律經濟學、民商法學和憲政交叉領域為研究方向?! ≡毩⒅鞒謬疑鐣茖W基金項目“和諧語境中第三部門社會矛盾的應對機制——側重于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的實證分析”(07CFX002)、主持財政部課題與共青團省委課題各l項,主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8項,曾參與《四川省物業(yè)管理條例》專家意見稿的主研,工作,2007年作為行政復議條例專家組成員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條例釋義》的撰寫。先后在《法學家》、《政法論壇》、《法商研究》、《政治與法律》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效率違約:從生活規(guī)則到精神理念的嬗變》、《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中的規(guī)則——合約安排與第三種強制》、《制度化與非制度化:國家法與民族習慣交叉滲透的生產性實踐》等論文,其中有多篇被轉載或索引。先后在人民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發(fā)表專著4部?! ∵@些成果曾獲得多項獎勵?!缎蔬`約原論》曾被評為四川省唯一一篇經濟法優(yōu)秀百篇碩士學位論文?!逗霞s安排與第三種強制——高校內部個案的法經濟學解釋》被教育廳評為2007年四川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合著的《構建西部區(qū)域和諧社會中民族習慣與法制沖突的整合》獲中國法學會2006年首屆西部法治論壇一等獎。獲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2007年度“科研標兵”獎。

書籍目錄

導論/1一、問題與文獻/1二、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及其行動規(guī)則的解讀/4三、合約安排與第三種強制的本質:法律與道德之外的規(guī)則/7四、合約安排與第三種強制的作用:為私權與公權界限模糊領域提供規(guī)則/11五、合約安排與第三種強制在高校管理中的發(fā)現及其意義/16六、本書的理路及其研究范式/19七、本書的創(chuàng)新點/21第一章 招生簡章案中隱喻的合約安排/22第一節(jié) 招生簡章的法律之困/23第二節(jié) 既有研究/26第三節(jié) 救贖與合約選擇/33第四節(jié) 合約選擇的根據/37第五節(jié) 傳統(tǒng)規(guī)則在合約選擇中失范/45第六節(jié) 現行招生模式下的合約關系/50第七節(jié) 我國現行招生模式下解紛機制的合約選擇/59第八節(jié) 合約安排的路徑擴展/64第二章 高校收費問題的解讀/68第一節(jié) 高校收費正當性標準的模糊與爭論/69第二節(jié) 國內外高校收費制度的比較研究/71第三節(jié) 合約安排:高校收費制度的漏洞彌補/78第三章 獎學金召回制的規(guī)則隱喻/83第一節(jié) 召回獎學金面臨的規(guī)則缺陷/84第二節(jié) 獎學金制度執(zhí)行的合約選擇/86第三節(jié) 合同規(guī)則在獎學金領域適用的選擇/91第四章 “禁吻”校規(guī)的幽思/96第一節(jié) 第三種強制-回應型社會中的法與道德之外的規(guī)范/97第二節(jié) 法治理念中的第三種強制/99第三節(jié) 第三種強制的限制因素/102第五章 大學生同居與傳統(tǒng)解釋的困惑/107第一節(jié) 私權與公權的博弈/110第二節(jié) 人權在現實約束條件下的合約選擇/112第六章 傳統(tǒng)規(guī)則在大學自治領域的碎裂/118第一節(jié) “懷孕開除案”隱藏的悖論/119第二節(jié) 大學自治與第三種強制的隱現/123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訴訟的困境與第三種強制的適用場域/125第四節(jié) 第三種強制的限制/129第七章 大學生結婚與制度解構/132第一節(jié) 法律中心邊緣化/134第二節(jié) 第三種強制的功能/138第三節(jié) 第三種強制功能的實證/142第八章 “作弊開除案”中隱藏的規(guī)則/145第一節(jié) 第三種強制與法律的沖突/146第二節(jié) 第三種強制對法律的規(guī)避/147第三節(jié) 第三種強制與法律的妥協(xié)/152第九章 “傷害案”裁判沖突及其合約選擇/158第一節(jié) 第三種強制與司法合約/161第二節(jié) 第三種強制對法律塑造的機理/164第三節(jié) 第三種強制對法律塑造的表現/168第四節(jié) 第三種強制對法律塑造的障礙/170第十章 第三種強制對合約安排的保障/175第一節(jié) 合約安排的潛規(guī)則/175第二節(jié) 合約安排的約束條件/179第三節(jié) 合約安排的無效和第三種強制的救贖/182第十一章 一項校改的潛流/190第一節(jié) 第三種強制的外化/192第二節(jié) 第三種強制與法治的契合/195第三節(jié) 第三種強制與法治背景下的校改/198第十二章 第三種強制與法制/201第一節(jié) 第三種強制對完善法律制度的需求/201第二節(jié) 完善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對第三種強制的假認/202第三節(jié) 利益的失衡與第三種強制的矯治/207結束語/212參考文獻/213后記/221

章節(jié)摘錄

  一、問題與文獻 ?。ㄒ唬﹩栴}的提出  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政府是我國具有全局性和關涉民生福祉的相輔相成的戰(zhàn)略選擇。為此,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在理論研究和制度實踐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總體而言,既有成果可以分為兩大進路:一類是以建構(或完善)理論和制度為主;另一類是以解決既存矛盾(或解釋現實)為主。①相比之下前者仍然占據主流地位,而后者則是隨著法社會學和法經濟學在中國傳播以后才開始出現的,但兩種進路的直接目的和著眼點都在于排解社會矛盾、保障社會秩序與實現社會和諧。這是因為社會矛盾(既存的或新生的)始終是“構建和諧社會與法治政府”進程中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學界自然不會放棄對各種社會矛盾的關注。這體現在學者們對于傳統(tǒng)社會矛盾及其解決機制的研究已卓有成效,并積極關注各類新型社會矛盾,各種法律制度也不斷完善。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始終有大量的社會矛盾游離于既有理論與制度之外。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些社會矛盾,將可能影響我國“構建和諧社會與法治政府”的成敗,理論界與實務界正急于為之尋找對策。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有關研究還相對薄弱,相應對策也不成熟。尤其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日趨成熟、法治建設的日益推進與和諧社會理念的深人人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找尋高校內部糾紛的處理規(guī)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