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輕工 作者:陳武勇 頁數(shù):245 字數(shù):380000
內(nèi)容概要
《鞣制化學》(修訂版)自2005年4月作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出版以來,已經(jīng)五年多了。在這期間,國內(nèi)外皮革工業(yè)又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鞣制化學領域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出現(xiàn)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鞣制的協(xié)同板塊理論、膠原鞣制的計算模型、清潔鞣制技術和理論、新鞣劑和鞣制方法等。為了保證教材的先進性和新穎性,有必要繼續(xù)對《鞣制化學》進行再次修訂,以適應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的需要。令人欣喜的是本教材于2008年再次列入“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教育部,教高司函(2008)3號),并得到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納入出版計劃,使本書得以出版。
《鞣制化學》(修訂版)作為輕化工程專業(yè)基礎課的教材已經(jīng)在四川大學、陜西科技大學、山東輕工業(yè)學院、齊齊哈爾大學等輕化工程皮革專業(yè)方向本科教學中被采用,師生反映良好,普遍認為教材內(nèi)容新穎,教材中所涉及的鞣制化學理論知識與生產(chǎn)實際緊密相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教材涉及的新知識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修訂版教材被廣泛引用,據(jù)不完全檢索,有103篇文章引用過,其中期刊文章69篇,學位論文34篇(博士9篇,碩士25篇)。由于《鞣制化學》(修訂版)所產(chǎn)生的顯著的社會效益而榮獲2010年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是教材獎的最高獎項,獲獎人員有主編陳武勇和李國英,編輯李建華。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配位化合物鞣劑及鞣革性能
第一節(jié) 配位化合物鞣劑的特性
一、配位化合物鞣劑在溶液中的狀態(tài)
二、配位化合物鞣劑的配位體與鞣制原理的關系
第二節(jié) 配位化合物的價鍵理論及其對鞣劑配位化合物鞣性差異的解釋
一、價鍵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
二、價鍵理論對成革收縮溫度和耐水洗能力差異的解釋
三、價鍵理論對鞣革配合物反應活性的解釋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鞣液組成與鞣制性能的關系
第一節(jié) 鞣液組成的研究方法
一、鞣液中配位化合物組分的分離分析法
二、鞣革配位化合物的結構研究方法
第二節(jié) 鉻鞣液組成與鞣制性能的關系
一、硫酸鉻、氯化鉻、硝酸鉻鞣液的組成
二、糖還原硫酸鉻、氯化鉻、硝酸鉻和高氯酸鉻鞣液的組成
三、鉻鞣液組成與鞣制性能的關系
第三節(jié) 鞣劑的改性
一、無機鞣劑改性的途徑
二、無機鞣劑改性的實質(zhì)
第四節(jié) 鉻鞣法
一、鉻鞣液的配制方法和鉻鞣劑的制造方法
二、一浴鉻鞣法
三、影響鉻鞣的因素
四、變型二浴鞣法
第五節(jié) 清潔化鉻鞣
一、鉻資源及鉻污染現(xiàn)狀
二、高吸收鉻鞣原理
三、不浸酸鉻鞣法
四、鉻鞣廢液回收利用控制原理
五、含鉻廢渣利用的原理及方法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植物鞣質(zhì)化學與植物鞣法
第一節(jié) 植物鞣質(zhì)
一、鞣質(zhì)分類
二、鞣質(zhì)的組成與結構
三、鞣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與鞣性
四、鞣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
五、鞣質(zhì)的分離與結構鑒定簡介
第二節(jié) 植物鞣劑
一、植物鞣料
二、栲膠生產(chǎn)過程簡介
三、栲膠的改性
四、栲膠的組成
五、栲膠顏色與pH的關系
六、栲膠組成與鞣性差異
第三節(jié) 植物鞣液的性質(zhì)
一、栲膠的溶解性
二、鞣液的黏度
三、鞣質(zhì)的擴散作用
四、鞣液表面的吸附現(xiàn)象和表面張力
五、鞣液的電化學性質(zhì)
六、鞣質(zhì)微粒在溶液中的變化
第四節(jié) 植物鞣制
一、植物鞣革理論
二、影響植鞣的主要因素
三、植物鞣革的等電點及表面電荷
第五節(jié) 植鞣方法
一、植鞣方法的一般介紹
二、植鞣方法分類
三、植鞣方法舉例(以植鞣底革為例)
四、植鞣革鞣后處理
五、植鞣革的常見缺陷及其防止方法
第六節(jié) 植結合鞣法
一、植一鋁結合鞣法及其機理
二、植一醛結合鞣法及其機理
三、植物鞣劑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有機鞣制化學
第一節(jié) 合成鞣劑
一、合成鞣劑的分類
二、合成鞣劑制造工藝簡介
三、合成鞣劑制造舉例
四、合成鞣劑的鞣性及其與膠原的反應
……
第五章 復鞣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