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作者:梁啟超 頁數(shù):24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國學要籍研讀法四種》所收之《古書真?zhèn)渭捌淠甏贰ⅰ蹲x書分月課程》、《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原著或為梁先生的授課筆記、或為講義、或應《清華周刊》之邀而作,對中國文化要籍的研讀分別教以方法、授以門徑,字里行間充溢著對祖國文化典籍的深深眷顧及對莘莘學子的殷切期望?! 秶鴮W要籍研讀法四種》據(jù)1936年中華書局版《飲冰室專集》之卷一百四、六十九、七十一、七十二改新式標點、橫排簡體,校正文字重新出版:雖有當代學者著文指出其中對個別年代及事件的表述有不夠精審之處,并據(jù)后世考古發(fā)現(xiàn)對其中個別結(jié)論予以更正。但從方法論的角度而言,《國學要籍研讀法四種》對于中國文化要籍的研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署飲冰室主人、哀時客、中國之新民等。廣東新會人。近代中國著名學者、思想家、政治活動家。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一百四十八卷,一千余萬字。
書籍目錄
古書真?zhèn)渭捌淠甏傉摰谝徽?辨?zhèn)渭翱甲C年代的必要第二章 偽書的種類及作偽的來歷第三章 辨?zhèn)螌W的發(fā)達第四章 辨別偽書及考證年代的方法第五章 偽書的分別評價分論·經(jīng)部第一章《易》第二章《尚書》第三章《詩》第四章《三禮》第五章《春秋》及其三傳第六章《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分論·子部讀書分月課程序?qū)W要十五則最初應讀之書讀書次第表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序(甲)修養(yǎng)應用及思想史關系書類(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丙)韻文書類(?。┬W書及文法書類(戊)隨意涉覽書類附錄一 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附錄二 治國學雜話附錄三 評胡適之的《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自序《論語》《孟子》附論《大學》《中庸》《孝經(jīng)》及其他總說《論語》編輯者及其年代《論語》之真?zhèn)巍墩撜Z》之內(nèi)容及其價值讀《論語》法《論語》注釋書及關系書《孟子》之編纂者及篇數(shù)《孟子》之內(nèi)容及其價值讀《孟子》法《孟子》之注解書及關系書附論《大學》、《中庸》附論《孝經(jīng)》附論其他關于孔子之記載書《史記》《史記》作者之略歷及其年代《史記》之名稱及其原料《史記》著述之旨趣《史記》之史的價值《史記》成書年代及后人補續(xù)竄亂之部分讀《史記》法之一讀《史記》法之二《荀子》荀卿之年代及行歷關于茍卿年代行歷之參考書《茍子》書之著作及其編次茍子學術(shù)梗概及書中最重要之諸篇讀《荀子》法《韓非子》韓非行歷《韓非子》書中疑偽之諸篇《韓非子》中最重要之諸篇《韓非子》校釋書及其讀法《左傳》《國語》《左傳》之來歷《左氏》不傳春秋《左氏春秋》與《國語》《左傳》、《國語》之著作者年代及其史的價值讀《左傳》法之一讀《左傳》法之二《詩經(jīng)》《詩經(jīng)》之年代孔子刪《詩》說不足信《詩序》之偽妄南、風、雅、頌釋名讀《詩》法之一讀《詩》法之二讀《詩》法之三說《詩》注《詩》之書《楚辭》《楚辭》之編纂及其篇目屈原之行歷及性格《楚辭》注釋書及其讀法《禮記》《大戴禮記》附《爾雅》《禮記》之名稱及篇目存佚《禮記》內(nèi)容之分析《禮記》之原料及其時代《禮記》之編纂者及刪定者《禮記》之價值讀《禮記》法《禮記》注釋書附論《爾雅》
章節(jié)摘錄
古書真?zhèn)渭捌淠甏傉摰谝徽隆”鎮(zhèn)渭翱甲C年代的必要書籍有假,各國所同,不只中國為然。文化發(fā)達愈久,好古的心事愈強。代遠年湮,自然有許多后人偽造古書以應當時的需要。這也許是人類的通性,免不了的。不過中國人造偽的本事特別大,而且發(fā)現(xiàn)得特別早,無論哪門學問都有許多偽書:經(jīng)學有經(jīng)學的偽書,史學有史學的偽書,佛學有佛學的偽書,文學有文學的偽書,到處都可以遇見。因為有許多偽書,足令從事研究的人擾亂迷惑,許多好古深思之士往往為偽書所誤。研究的基礎先不穩(wěn)固,往后的推論、結(jié)論更不用說了。即如研究歷史,當然憑借事實考求他的原因結(jié)果。假使根本沒有這回事實,考求的工夫豈非枉用?或者事實是有的,而真相則不然,考求的工夫亦屬枉用。幾千年來,許多學問都在模糊影響之中。不能得忠實的科學根據(jù),固然旁的另有關系;而為偽書所誤,實為最大原因。所以,要先講辨?zhèn)渭翱甲C年代之必要。約可分三方面觀察。甲 史跡方面研究歷史,最主要的對象專在史跡方面。因為書籍參雜,遂令史跡發(fā)生下列四種不良現(xiàn)象,很難一一改正,把研究的人弄得頭昏。一、進化系統(tǒng)紊亂。我們打開馬?X《繹史》一看,里面講遠古的事跡很多,材料亦搜得異常豐富。假使馬騙所根據(jù)那些無窮資料全是真的,那末,中國在盤古時代,業(yè)已有文明的曙光,下至天皇、地皇、人皇、伏羲、神農(nóng)、軒轅,典章文物,燦然大備;衣服器物,應有盡有。文化真是發(fā)達極了,許比別的古代文明,還高得多。不說《繹史》,就打開最可靠的《漢書·藝文志》,里面載神農(nóng)、黃帝時代的著作,不知道有多少,至于伊尹、太公的著作,更是指不勝屈。要是那些書都是真的,則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的進化原則,剛剛相反。所謂“黃金時代”,他人在近世,我們在遠古:中國文明,萬年前是黃金,千年前是銀,以后是銅,漸漸地變成為白鐵。若相信神農(nóng)、黃帝許多著作,則殷墟甲骨,全屬假造。不然,就是中國文明,特別的往后退化。否則,為什么神農(nóng)、黃帝時代已經(jīng)典章文物燦然大備,到商朝乃如彼簡陋低下呢?《繹史》所根據(jù)各書,與《漢志》所載神農(nóng)、黃帝著作,皆本無其書,由后人偽造假托。諸君在小學、中學所念中國歷史教科書,里面所載神農(nóng)、黃帝的事很多(最近出版的教科書許改變了)。其時程度極高,世界所有文物,大體俱已齊備,我們覺得真可以自豪了。不過,古代那樣發(fā)達,為什么老不長進?旁人天天進步,自己天天退步,我們又覺得非常慚愧。其實原本不是這回事,是書籍參雜,把進化系統(tǒng)紊亂了。
編輯推薦
《國學要籍研讀法四種》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拔慕蛭膸臁敝饕嬩浨迥┟駠鴷r期文學藝術(shù)、歷史地理、哲學宗教、書目版本類經(jīng)典著作,兼選建國后點校、整理的歷代重要論著。清末以來的各類論著,近年隨傳統(tǒng)文化研究熱潮的到來,有不少得以重新刊布。但沒有或較少重刊重印。讀者需要而不便查找的也所在不少。我社輯錄其重要者,裒為文庫,重新錄排、整理,統(tǒng)一裝幀,陸續(xù)出版,以繼傳承流布之責。文學藝術(shù),歷史地理、哲學宗教,書目版本各類,主體顏色分別設為綠、黃、藍、絳四色,以使讀者一目了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