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VS基督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世界知識  作者:蔡德貴  頁數:26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西方文化存在有巨大差異,這只眾所皆知的事情。本書從宗教中的孔子與基督入手,對中西方文化進行了比較研究。包括有孔子的思想世系和基督的信徒;孔子的修身和基督的救贖;《論語》和《圣經》;孔子的仁愛和基督的博愛;孔子的大同和基督的天堂;孔子的天和基督的上帝;孔子的筷子和基督的刀叉;西方人眼中的孔子和儒家基督徒的出現十部分。

作者簡介

蔡德貴,1945年7月25日生,山東招遠人?,F為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巴哈伊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孔子學會理事。曾任《文史哲》主編、《孔子研究》主編。1970年3月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阿拉伯語專業(yè),1982年研究生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專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先后在科威特、埃及、美國、瑞士、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印度尼西亞、利比亞、新加坡和中國香港、澳門進行訪問研究、工作和參加學術活動。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巴哈伊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和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教育部“九五”、“十五”規(guī)劃宗教學科評審組專家,華夏文化促進會理事,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專家組成員,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香港國際教育中心顧問,臺灣儒學青年會顧問等。1995年獲國務院頒發(fā)的社會科學突出貢獻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選拔為山東省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 
主要學術著作:《十大思想家》(合著)、《秦漢齊學》(合著)、《東方著名哲學家評傳》(共5卷,副主編,任其中《西亞北非卷》、《猶太卷》主編)、《阿拉伯哲學史》、《沙漠里的沉思——阿拉伯人的哲學與宗教》、《修身之道》、《季羨林傳》(山西古籍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兩個版本)、《阿拉伯近現代哲學》(主編)、《東方思想寶庫》(主編之一)、《儒學大詞典》(副主編)、《世界哲學家詞典》(副主編)、《道統文化新編》(合著)、《中國哲學流行曲》、《當代伊斯蘭阿拉伯哲學研究》(主編)、《當代新興巴哈伊教研究》及其修訂本、《當代東方儒學》(合作主編)、《擇善而從——季羨林師友錄》、《東方學人季羨林》、《季羨林寫真》、《真情季羨林》、《五大家說儒》、《中國和平論》、《季羨林之謎》等。

書籍目錄

一、解題二、東西兩圣人三、孔子的思想世系和基督的信徒四、孔子的修身和基督的救贖五、《論語》和《圣經》 六、孔子的仁愛和基督的博愛七、孔子的大同和基督的天堂八、孔子的天和基督的上帝九、孔子的筷子和基督的刀叉十、西方人眼中的孔子和儒家基督徒的出現

章節(jié)摘錄

學者們普遍認為,基督教所追求的天堂圖景,和儒家學說的大同社會理想,具有同等終極關懷的審美價值。兩種理想的人格追求的最高境界,體現了東西方人們不同的終極關懷。只是兩條道路的起點不同?;浇痰钠瘘c來自于人性的墮落和神的救恩。因為根據基督教原罪說和人性惡的觀點,人靠自身的努力是達不到天堂理想的,不可能實現普遍的愛,人單靠自己,只能從罪惡到罪惡、從卑微到卑微。真正的普遍的愛必須求助于神,由神以一種恩賜的形式來施行對人類的拯救。而儒家思想的起點則是人性善和人自身的努力。既然人性善,人就有可能通過克制自我來實現普遍的仁愛?;浇桃送ㄟ^努力守律法“得救”;而儒家則要求由克己達到“復禮”而實現大同。(一)孔子的大同大同思想是儒家一以貫之的思想主張,《公羊傳》作了集中論述,其他儒家經典也有很精彩的論述。儒家經典對天下一家和大一統都是很重視的。在《詩經?小雅?北山》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論語》中,孔子主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矜而不爭”(《衛(wèi)靈公》),有子主張“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學而》),子夏主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顏淵》),都是天下一體的觀念?!抖Y記?禮運》集中論述了天下一家的思想,指出:“故圣人耐(能)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請,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笨追f達疏:“孔子日:圣人所能,以天下和合,共為一家,能以中國,共為一人者?!睘樘煜乱患宜L出的藍圖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不閉,是謂大同?!薄镀堊印芬策M一步明確提出了“四海一家”和“一統”的思想。《王制》說:“四海之內若一家,故近者不隱其能,遠者不集其勞,無幽閑隱僻之國,莫不趨使而安樂之?!薄斗鞘印氛f:“一天下,財萬物,長養(yǎng)人民,兼利天下,通達之屬,莫不從服?!薄度逍А氛f:“大儒者,善調一天下者也,無百里之地則無所見其功?!贝笕濉坝冒倮镏兀Ю镏畤芘c之爭勝;笞棰暴國,齊一天下,而莫能傾也”,因此,大儒“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用百里之地,而不能以調一天下、制強暴,則非大儒也”?!坝么笕?,則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為一,諸侯為臣”?!锻醢浴犯桧灉⑽渲畷r“天下為一,諸侯為臣,通達之屬,莫不從服”的局面。批評春秋時五霸“非以本正教”、“非以一天下”的分裂局面。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五伯長”,是“知一政于管仲”的結果。該篇認為人主之職,能“一天下”,就可以“名配堯、禹”。因為“一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就順應了民心?!毒馈芬哺桧灐疤煜聻橐?,諸侯為臣”的升平之世,而且歌頌“四海之內不待令而一”是“至平之世”。在《強國》中,荀子對齊相田文說:“賢士愿相國之朝,能士愿相國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齊為歸,是一天下也?!薄冻上唷氛J為“天下為一海內賓”。這些都是“四海一家”和“大一統”的主張。劉師培在《群經大義相通論?公羊荀子相通考》中肯定《荀子》一書多公羊之大義。從上述引證的荀子原文來看,“一天下”確實與《公羊傳》中的“大一統”思想相合?!豆騻鳌焚夜哪暾f:“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薄豆騻鳌坊腹暾f:“王者以天下為家?!薄豆騻鳌冯[公元年說:“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這里正式提出了“大一統”,但沒有進一步的說明。西漢董仲舒對此作了發(fā)揮和說明:“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保ā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凇洞呵锓甭丁分校偈鎸Α巴跽隆苯忉屨f:“何以謂之‘王正月’?日: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繼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應變,故坐科以奉天地,故謂之王正月也?!保ā度闹瀑|文第二十三》)《漢書?王吉傳》也說:“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倍鴸|漢何休對此進行了解釋:“《春秋》以元之氣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諸侯之卿位;以諸侯之卿位,正境內之治。

編輯推薦

《孔子VS基督》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孔子VS基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細細讀
  •   內容覆蓋面小且評論沒有深度,知識性和閱讀性差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