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馮信元,[瑞典]柯睿思,李人慶 頁數:44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的村級組織與村莊治理》為“中國村級組織的民主決策、民主治理與民主監(jiān)督問題與對策研究”課題總報告。該課題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與中國-歐盟村務管理培訓項目聯(lián)合招標課題。這一應用研究課題的目的在于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當前我國村民自治實踐中落實“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即選舉后的“后三個民主”)的最新狀況和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對策建議,以及中國農村草根層面治理的憲政框架,也就是基本規(guī)則框架。
作者簡介
馮興元,1965年出生于浙江省,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教授,德國維藤大學德中管理學院研究員,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特約研究員,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華人哈耶克學會成員,九三學社中央農林委委員,九三學社北京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委員,歐洲研究會會員,歐洲研究會德國分會會員,北京朝陽區(qū)政協(xié)委員?!段鞣浆F(xiàn)代思想叢書》共同主編,《秩序理論與經濟學叢書》主編,《奧地利學派叢書》共同主編。專業(yè)方向為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與制度經濟學)。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思想研究、比較制度分析、地方與農村財政、地方與農村金融、地方治理與村民自治、區(qū)域經濟。出版著作包括:專著《歐洲貨幣聯(lián)盟與歐元》(1999)、《歐盟與德國:解決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問題的方法與思路》(2002)和《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融資與內生民間金融組織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2006),合著《中國企業(yè)資本自由度研究》(2008)、《立憲的意蘊:歐洲憲法研究》(2005)、《中國農村金融發(fā)展與制度變遷》(2005)和《農戶信貸農村中小企業(yè)融資與農村金融市場》(2005),譯著《自由憲章》(1999)和《秩序自由主義》(2002)。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引言一 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二 研究目的及意義三 研究內容結構第二章 理論基礎、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一 理論基礎(一)治理理論視角下的村級組織(二)組織理論視角下的村級組織(三)制度經濟學理論(四)其他理論二 分析框架三 研究方法第三章 研究現(xiàn)狀:文獻綜述一 有關村民自治性質的研究二 村莊治理的權力結構分析三 村莊的外部治理結構和行為研究(一)市民社會及相關理論分析(二)國家與社會的二元結構視角分析(三)“國家在社會中”理論視角分析四 村莊的內部治理結構和行為研究(一)有關村級選舉和村民政治參與的研究(二)有關選舉后村務決策、管理和監(jiān)督的研究五 對中國村治規(guī)則秩序的研究第四章 具體的調研設計和調研過程第五章 村莊自治實踐的制度背景、社會經濟基礎和治理框架一 政府與村莊級次在農村和村莊事務方面的事權劃分總體狀況二 正式與非正式制度對村級組織的村治實踐的總體影響(一)正式制度及其總體影響(二)非正式制度及其影響(三)村莊層面正式與非正式制度的互動及其總體影響三 村民自治實踐的運作空間、外部制度供給和外部治理框架(一)村民自治實踐的運作空間(二)村級組織與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總體關系(三)外部制度供給對村民自治實踐的具體約束和影響(四)稅費改革后基層政府職能轉變對村民自治的影響四 村民自治實踐的內生性社會經濟基礎和制度供給(一)鄉(xiāng)土規(guī)則是村民自治的治理基礎(二)村莊規(guī)模過度擴張,損害了村民自治的內生社會基礎和制度資源(三)村莊自治最主要的社會結構問題不一定是宗族,也可能是泛小家族的小利益團體(四)部分村莊集體經濟資源匱乏造成村莊治理空殼化(五)部分村莊的負債嚴重影響其對村級公共產品的提供(六)村級組織對集體資源的使用和公共需求取向影響到村民利益和治理效果五 當前村民自治制度供給存在的主要問題:一些概括性評價第六章 村莊組織的結構特征與村級自治民主運行一 我國當前村莊組織體系和類型二 對37個村莊村級組織特點的調查分析結果三 村級組織在村級治理過程中的結構性特征(一)村級組織的單一集中和壟斷結構特征(二)村級組織虛設、重復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三)許多村莊內部出現(xiàn)兩級甚至更多級代理機制,形成金字塔形的治理結構(四)多數村莊的村級組織決策機制單一化,利益群體和組織決策結構不重合(五)行政村本身并不一定就是一個合適的進行民主決策、監(jiān)督和管理的載體(六)土地征用補償款計算不合理,整個補償過程透明度低,腐敗風險較大四 民間組織、精英和其他自組織治理的結構及運行(一)民間組織在村治中發(fā)揮明顯的作用(二)村莊精英作為內生人力資源對于村莊治理有著較大的影響(三)村民自組織提供村級及跨村基礎設施可以實現(xiàn)面向村民個人和公共需求的真正意義上的村民自治五 村民自治實踐的被組織和自組織運行特征總結第七章 農村治理與村莊自治的內容:公共產品的融資與提供第八章 村民的政治參與態(tài)度、方式和行為以及對村民自治實踐的看法第九章 主要發(fā)現(xiàn)和基本結論第十章 關于改善村級組織治理、促進村民自治發(fā)展的對策建議結束語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