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作者:汪新建 編 頁數:42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特點:
第一,前沿性與經典性的結合。雖然科學的心理學至今不過只有一百二十余年的歷史,但在這短短的一百二十余年中,心理學家們已從事過數不勝數的研究,獲得了無法計量的數據和結果。因此,作為主要面向大學生的教材,需要在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原則指導下,突出各領域的經典性研究、經典性方法與核心概念和原理,用經典或權威的研究、數據闡述學者們的核心思想與代表性研究。而由于最近十余年心理學界的研究和思想都正在和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此,本套教材在繼承歷史的基礎上,更希望面向現(xiàn)在和未來,強調盡可能多地吸收和反映當前各學科領域的最新成果和進展,力圖做到前沿與經典、歷史與現(xiàn)在甚至未來相結合。
第二,
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結合??茖W的心理學起源于歐洲,成長和壯大于北美,直到今天,歐美心理學仍在當今國際心理學界占據著主導地位。但中國國內外的華人心理學工作者在過去的近百年中,也在學習和借鑒西方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索著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之路,取得了不少重要和有影響的成果。因此,本套教材一方面注重較全面反映國際心理學各領域研究和發(fā)展的軌跡、前沿,
同時也盡可能結合中國(華人)心理學界的研究與成果,注意反映中國及華人社會特有的心理現(xiàn)象與特點。
第三,學術性與可讀性的結合。作為主要面向21世紀新時代大學生的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我們既注重專業(yè)教材的學術性和科學性,同時也盡量顧及當代大學生學習和閱讀的心理特點,不論在內容編選還是在寫作風格、編排體例上,均強調教材的易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力圖做到學術性與易讀性的結合,希望使這套教材能成為一套教師認為好用、學生認為好學的專業(yè)教材。
書籍目錄
導語:與思想同行
第一編 西方心理學的歷史淵源與初期發(fā)展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學思想的歷史淵源
第一節(jié) 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節(jié)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心理學思想
第三節(jié) 近代歐洲的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心理學思想
第四節(jié) 西方心理學的科學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馮特及其他早期心理學家
第一節(jié) 馮特與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第二節(jié) 與馮特同時代的德國心理學家
第三節(jié) 意動心理學及其演變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構造主義心理學與機能主義心理學
第一節(jié) 構造主義心理學
第二節(jié) 歐洲的機能主義心理學
第三節(jié) 美國的機能主義心理學
第三章 薩盞豐要參考文獻
……
第二編 西方心理學的經典流派及綦發(fā)代發(fā)展
第三編 當代西方心理學的多元化發(fā)展
結語:回顧與展望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第三節(jié) 行為主義的新發(fā)展——新的新行為主義20世紀60年代前后,行為主義心理學不斷衰退,體系內部也出現(xiàn)了分裂,與此同時,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正在迅速興起。面對這樣的內憂與外患,有一群心理學家在堅持行為主義基本原則的同時,選擇了一條折中的發(fā)展道路。他們將“心理”、“意識”重新帶到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中,這使他們行為主義者的身份已不像先前的學者那樣鮮明,理論中的行為主義色彩也不再那么濃厚,但是這種取向的確為已步入暮年的行為主義帶來了一線生機。一、新的新行為主義的產生背景行為主義在統(tǒng)治了心理學近半世紀之后,其理論中的種種缺陷和弊端已暴露無疑,面對越來越多的詬病,漸漸顯得力不從心。雖然新一代的行為主義者們仍在堅持不懈地為了收復行為主義的領地而奮力抗爭著,但不論是托爾曼還是赫爾卻都未能將行為主義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托爾曼的理論過于簡略和綱領化,赫爾則把精力放在了構建復雜深奧的理論體系上。與此同時,行為主義心理學賴以存在的基礎——實證主義哲學,也面臨著新一代哲學家的挑戰(zhàn)。他們指出,通過客觀方法獲得的不一定是科學的知識,任何知識都打上了研究者的烙印,都帶有研究者的主觀色彩,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研究者的文化、價值觀、個人經驗等因素的影響??茖W哲學態(tài)度的轉變動搖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方法論基礎,新興的存在主義和人本主義哲學思潮也在猛烈抨擊著行為主義。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中,行為主義者們選擇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一面是斯金納的繼續(xù)堅持,將行為主義推向極致;另一面則以班杜拉為代表,吸收了迅速崛起的認知心理學觀點,將曾經為行為主義心理學所拋棄的意識、感知、思維、記憶等內部心理過程重新收納回來,在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之間開拓出一條折中的發(fā)展道路。至此,繼早期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之后,行為主義的第三股力量——新的新行為主義誕生了。雖然新的新行為主義的行為主義特征已經不再那么明顯,對認知的引入和重視又使它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但在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上堅持客觀主義的立場仍然是其行為主義身份的一個重要標簽。新的新行為主義者認為,一切理論和實驗研究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說明、預測和控制人類的行為。
編輯推薦
《西方心理學史》為全國高等學校心理學系列教材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