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傳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英] 瑞·蒙克  頁數(shù):674  譯者:王宇光  
Tag標簽:無  

前言

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的形象散發(fā)著一種很特殊的魅力,他對20世紀哲學發(fā)展的巨大影響并未能完全解釋這種魅力。即便很不關心分析哲學的人也覺得他惹人矚目。有寫他的詩,有受他之感而畫出的畫,有為他的著作譜的曲,還有一本以他為主角的小說——幾乎就是一本文學化的傳記[布魯斯·達菲的《我見到的世界》(The World as I Foundit by Bruce Duffy)]。此外,至少有五種關于他的電視片,無數(shù)寫他的回憶錄,而寫回憶錄的人經(jīng)常只是略微認識他。(例如,只見過他四五次的F.R.里維斯寫了一篇十六頁的文章,談自己“對維特根斯坦的記憶”。)出版過回憶維特根斯坦文章的,有教他俄語的女士,有為他的愛爾蘭小屋運送煤炭的人,還有雖不太認識他、但碰巧為他拍了最后一次照片的人。這一切都像是跟產(chǎn)出維特根斯坦哲學之評論的現(xiàn)行產(chǎn)業(yè)各行其事。但這一產(chǎn)業(yè)也在飛速進展。一個最近的二手文獻資源列出了不少于5868種談他工作的文章和書籍。這里頭能使學術(shù)圈外人產(chǎn)生興趣的很少,而且也同樣少地談到維特根斯坦的生活和個性方面——正是那一方面引出了上一段提到的那些作品。看上去,對維特根斯坦的興趣雖然很大,卻不幸地分化為兩極:獨立于他的生活而研究他的工作的人;受到他的生活的吸引,卻理解不了他的工作的人。我認為這種經(jīng)驗是普遍的:讀了(例如)諾爾曼·馬爾康姆的《回憶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A Memoir),著迷于其中的那個形象,于是生出興趣自己去讀維特根斯坦的著作,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一個詞也讀不懂。必須說,有許多出色的介紹維特根斯坦工作的書籍解釋他的主要哲學論題是什么、他是如何處理的。它們未解釋的是他的工作與他如何相關——主導他生活的精神上和倫理上的關切與主導他工作的貌似很冷僻的哲學問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本書的目標就是為這條溝壑架上橋梁。我希望同時描述他的生活和工作,從而說清這個人是怎樣做出這種工作的,并顯現(xiàn)出——許多讀維特根斯坦著作的人本能地感覺到的——他的哲學關切與他的感情和精神生活的統(tǒng)一。

內(nèi)容概要

瑞·蒙克所著的《維特根斯坦(天才之為責任)》完整的講述了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生平事跡、思想和學術(shù)成就。本書真實展現(xiàn)了這位偉大思想家性格變化、形成的過程,及其深刻的靈魂生活,不僅使讀者了解其人,還有助于讀者理解他深邃的哲學思想。

作者簡介

瑞·蒙克(Ray
Monk),南安普頓大學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數(shù)學哲學、分析哲學的歷史,并長期致力于哲學家傳記寫作。1991年蒙克因《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獲得達夫·庫珀獎(Duff
Cooper Prize)。

書籍目錄

致謝

第一部分 1889-1919
第一章 自我毀滅的試驗場
第二章 曼徹斯特
第三章 羅素的愛徒
第四章 羅素的導師
第五章 挪威
第六章 火線之后
第七章 在前線
第二部分 1919-1928
第八章 印不出的真理
第九章 “一個純農(nóng)村的崗位”
第十章 走出荒野
第三部分 1929-1941
第十一章 第二次到來
第十二章 “證實主義階段”
第十三章 迷霧散去
第十四章 一個新的開始
第十五章 弗朗西斯
第十六章 語言游戲:《藍皮書和棕皮書》
第十七章 “投身行伍”
第十八章 懺悔
第十九章 奧地利終結(jié)
第二十章 不情愿的教授
第四部分 1941-1951
第二十一章 戰(zhàn)時工作
第二十二章 斯旺西
第二十三章 這個時代的黑暗
第二十四章 一種面相的轉(zhuǎn)變
第二十五章 愛爾蘭
第二十六章 無所歸屬之民
第二十七章 故事終
附錄:巴特利的維特根斯坦及加密札記
引注
書目選
索引
譯者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第一章 自我毀滅的試驗場“撒謊對自己有利的時候,為什么要說實話?”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的哲學思考,最早的記錄就是以此為題。大約八九歲時,他在一個門口停下來想這問題。他沒找到滿意的答案,下結(jié)論說:在那種情況下撒謊說到底沒任何錯。后來他如此描述這件事:“這一經(jīng)歷,就算不是對我未來的生活方式有決定意義,至少也典型地體現(xiàn)了我那時的本性。”這件事在一個方面典型地體現(xiàn)了他的整個一生。他之所以轉(zhuǎn)向哲學,與(比如說)伯特蘭·羅素不同;羅素轉(zhuǎn)向哲學,是希望在之前只有懷疑的地方找到確定性,而維特根斯坦,則是上述那種問題激起的強制傾向把他拽進了哲學??梢哉f,是哲學找的他,而非他找的哲學。在他的體驗里,那個問題的兩難是討厭的侵擾和費解的謎,強加于他、俘虜了他,令他不能好好過日常生活,除非哪天能用一個滿意的解答將其驅(qū)除。但在另一意義上,回答這一具體問題的那個少年是極不典型的維特根斯坦。這回答輕易地接受了不誠實,根本上不容于成年維特根斯坦身上的令人既欽佩又敬畏之處:不留情面的誠實??峙乱膊蝗萦谒麑φ軐W家之為哲學家的理解?!胺Q我為真之尋求者”,他曾寫信對姐姐說(她在一封信里稱他為大哲學家),“我就滿意了”。這件事意味著性格的變化、而非觀點的變化——他一生許多次變化中的第一次;他的一生以一系列這樣的轉(zhuǎn)變?yōu)榻鐦?,它們發(fā)生在危機的時刻,而維特根斯坦企求轉(zhuǎn)變時抱著這樣的信念:危機的根源是他自己。仿佛他的一生是一場與他自己本性進行的戰(zhàn)斗。他成就了的事情,通常都帶著“不顧他的本性”的意味。就此意味而言,終極的成就是對他自己的徹底克服——一種讓哲學本身不再必要的轉(zhuǎn)變。后來,有人對他說G.E.摩爾孩子般的單純值得贊揚時,維特根斯坦提出了異議?!拔也荒芾斫?,”他說,“除非一個孩子也值得為之得到贊揚。因為你談的單純不是一個人為之拼爭的單純,而是出自天然的免于誘惑?!边@評論暗藏著一種自我評價。維特根斯坦自己的性格——他的朋友和學生在許多回憶錄里都提到的那種強勢、不妥協(xié)、支配性的個性——曾是他為之拼爭的東西。年幼時,他的性情討人喜歡和順從——容易取悅、聽話,以及(如我們已看到的)愿意犧牲真相。他一生前十八年的故事,首先就是這個斗爭的故事,是驅(qū)動這一轉(zhuǎn)變的內(nèi)部和外部力量的故事。他——路德維?!ぜs瑟夫·約翰·維特根斯坦——出生于1889年4月26日,是哈布斯堡時期維也納一個最富有家庭里的第八個孩子,也是最小的。家庭的姓氏和財富引得一些人以為他是德國貴族“塞恩-維特根斯坦”的族人。并非如此。這一家姓維特根斯坦不過三代。路德維希的曾祖父摩西·邁爾取了這個姓,摩西是那個王族的土地經(jīng)理商,1808年拿破侖法令規(guī)定猶太人要有姓氏,于是他用了自己雇主的姓。家庭內(nèi)部有一種傳言,說摩西·邁爾的兒子赫爾曼·克里斯蒂安·維特根斯坦是某王子的私生子(那位王子是維特根斯坦的瓦爾德克一族的,還是埃斯特黑茲一族的,則取決于傳說的版本),但并無牢靠的根據(jù)使這傳說可信。若考慮到以下情況,這故事的真假就更顯可疑了:它的最早出現(xiàn),似乎是家族面臨紐倫堡法案努力為自身重新歸類之時(我們將會看到,這一努力是成功的)。這故事對赫爾曼·維特根斯坦本人倒真挺相宜;他取“克里斯蒂安”為自己的中名,是刻意切割自己的猶太背景。他完全脫離了自己出生于其間的猶太團體,離開了出生地科爾巴赫到萊比錫生活;在那兒成功地做著羊毛商生意,從匈牙利和波蘭買進,向英格蘭和荷蘭賣出。他選的妻子是一個顯赫的維也納猶太家庭的女兒,名叫芬妮.費格多爾,但1838年他倆結(jié)婚之前她也皈依了新教。19世紀50年代他們搬到了維也納,那時維特根斯坦家大概已不認為自己是猶太人。赫爾曼·克里斯蒂安甚至有了點反猶名聲,他堅決禁止子女跟猶太人通婚。這是個大家庭——八個女兒和三個兒子,他們大體聽從了父親的意見,而且與維也納新教專業(yè)階層婚配。于是一個法官、律師、教授和牧師的網(wǎng)絡建立了起來,若維特根斯坦家需要任何傳統(tǒng)的專業(yè)服務,就能以之為依靠。這個家庭的同化如此徹底:赫爾曼的女兒竟問兄弟路易斯,她聽到的他們有猶太血統(tǒng)的流言是不是真的?!凹兎N,米莉,”他回答,“純種?!彼麄兊那闆r與許多其他有名的維也納家族并無不同:無論怎樣同維也納中產(chǎn)階級融合,無論怎樣脫離自己的出身,他們?nèi)匀弧谀撤N神秘的意義上——是“徹頭徹尾的”猶太人。維特根斯坦家(不像比如弗洛伊德家)完全不屬于任何猶太社群——除了在一個難以捉摸但很重要的意義上,而在那個意義上整個維也納亦如是;他們的教養(yǎng)與猶太教也毫無瓜葛。他們的文化是全然日耳曼的。芬妮·維特根斯坦來自于一個跟奧地利文化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商人家庭。他們是詩人弗朗茨·格里爾帕策的朋友,是奧地利藝術(shù)家眼里熱心而有鑒賞力的收藏者。芬妮的族弟約瑟夫·約阿希姆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她和赫爾曼在其成長歷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后記

翻譯此書,最初動念于張玲雅女士的無果提議,她也提供了至今有用的原書復印本。此事之真有可能,則始終有賴于陳嘉映教授的教誨和支持。原文中有極少數(shù)德文詞,原作者未譯,而以英文解說,中譯保留德文詞,譯出英文解說,或也另加注解。翻譯《邏輯哲學論》中的引文時,參考了韓林合教授的《〈邏輯哲學論〉研究》;《哲學研究》中的引文照錄陳嘉映教授的譯文。許許多多朋友給了我?guī)椭?、指點和鼓勵,無法盡述。特別是我的朋友曾健,他幫忙譯出了幾乎全部德語人名和地名。許多弄不明白的地方,我請教了作者蒙克,蒙克教授很友好地逐條答復,而且回信神速。當然,遺留下的錯誤都由我負責。我必須感謝受夠了我的編輯朱岳、羅丹。王宇光2011年4月

媒體關注與評論

蒙克的《維特根斯坦傳》豐富、深入、好讀,公認為維特根斯坦的最佳傳記,在我看,實是思想家傳記中少見的佳作,不僅向我們展現(xiàn)了這位偉大思想家的深刻的靈魂生活,而且有助于我們理解他的哲學思想。譯者王宇光中英文俱佳,不辜負原著。  ——陳嘉映蒙克的這本傳記運筆深透,對普通讀者也豐盛可口……一個美妙生命的一幅美妙肖像?!  缎l(wèi)報》

編輯推薦

《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是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生平傳記。與其他相關傳記不同的是,《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較多的設計到維特根斯坦的生活和個性方面,因而不只是維特根斯坦的研究者,普通對哲學感興趣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豐富、深入的閱讀體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維特根斯坦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6條)

 
 

  •   蒙克的《維特根斯坦傳》豐富、深入、好讀,公認為維特根斯坦的最佳傳記。在我看,實是思想家傳記中少見的佳作,不僅向我們展現(xiàn)了這位偉大思想家的深刻的靈魂生活,而且有助于我們理解他的哲學思想。譯者王宇光中英文俱佳,不辜負原著?!軐W家陳嘉映
  •   讀了第一章,我覺得,作者比較準確地把握了維特根斯坦的心路歷程,很自然地將這位著名哲學家的哲學思想與他的生活經(jīng)歷連接了起來。
  •   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好書
  •   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思想會讓人有種望而卻步感,但他的傳記卻可讓讀者從閱讀的過程中去體味維特的哲學思想,這是一本質(zhì)量上乘的傳記,值得一讀。
  •   維根斯坦的傳記吧,很有趣~可以做初步了解當時的思想哲學等背景以及維特根斯坦的發(fā)展
  •   一直很喜歡維特根斯坦,看看他的傳記,十分有啟發(fā),天才
  •   天才終究是天才,也許維特根斯坦神經(jīng)質(zhì)了一些,但是他的思考,已經(jīng)超越了絕大多數(shù)人類
  •   維特根斯坦這個天才,,最好的專輯作品?。?!
  •   喜歡維特根斯坦,真正的天才。每個對人生感到困惑的人都該好好的讀一下他的書,天才不但建立某種理論,而且身體力行的去實行它,這是我喜歡維特根斯坦的理由。
  •   原作和譯者都非常專業(yè),印刷裝幀也無可挑剔.可讀性很好,以至于原本對維特根斯坦這樣的天才心存敬畏的人也可以輕松一讀,總之是本近乎完美的好書.
  •   維特根斯坦也是個不得志天才,不過我堅信天才天生就應該多吃些苦,天才真的不應該太在意別人的意見。
  •   很喜歡維特根斯坦,他的哲學他的整個人都十分dazzle,讀這本書是了解他的一個不錯的方式。
  •   作者比較完美的呈現(xiàn)了維特根斯坦的一生,在我看來,維根斯坦是最接近上帝的人,很真,也很美,,只是覺得弗蘭西斯很可憐,他的那份對維根斯坦的愛讓我感動,現(xiàn)在終于理解了GAY,至于維根斯坦的哲學,看的太少,目前無法評論,他跟羅素不一樣
  •   昨天剛收到書,才讀了前兩章要理解維特根斯坦之為維特根斯坦,還需要一些哲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書里面有些地方限于篇幅講的比較少,稍有點費解
  •   維特根斯坦的東西,的確晦澀難懂,但這本傳記卻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即便在戰(zhàn)場上,哲學家都沒有停止自己的哲思,讓人感嘆!
  •   作為傳記,把人物的生活和工作結(jié)合起來,就算非常好的一本書了。
    這本書不止做到了這些,還能有所發(fā)揚,給人一個全面的維特根斯坦。
  •   每天急忙回家都是為了看這本書,享受與維特根斯坦的約會時光,感謝作者寫了這么一本美妙無比的傳記。
  •   喜歡維特根斯坦,也喜歡這本傳記,紙張很好,其他什么的都很不錯。
  •   對維特根斯坦最好的中文譯本傳記,有陳嘉映老師作序推薦,翻譯應該也不差。
  •   很好的一本關于維特根斯坦的傳記
  •   系統(tǒng)地講解了維特根斯坦的一生,在一生中分析他的精力
  •   很厚的一本書,因為喜歡維特根斯坦的一些話及一些軼事買了這本傳,可能沒那么有趣,但從大師的一生中一定可以收獲很多~~沒看多少,努力在看!
  •   維特根斯坦好帥?。。。?!
  •   維特根斯坦值得一讀
  •   維特根斯坦的家庭本來就不一般啊!
  •   上周聽文道講此書,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買下來。維特根斯坦是個值得敬佩的人...
  •   天才的經(jīng)歷竟然還包括戰(zhàn)俘。。。其哲學之思考,生活之認真投入,自然非常人。背景是其家人對其的關懷,令人動容?!拔覍幵杆且粋€快樂的普通人,而不是一個悲傷的哲學家”--他姐姐的話~
  •   描寫哲學家這樣的傳記,對一個作者來說是有很大的難度,他要將主人公的生平與其哲學觀點闡述給讀者,這需要掌握豐富的資料,并且要一定的寫作功力才能將這樣的事情闡述清楚,當你遇到一件美好的事物的時候, 你會希望它永遠不要結(jié)束,我想,讀這本書,你會有這種感覺,永遠不要結(jié)束。
  •   要么天才,要么滾蛋。男人初見人士就賦予責任。
  •   特別喜歡“天才之為責任”這句話,對自己天才的負責,很棒!
  •   天才的責任,這個話題有點深奧。但是對于大學生來說,應該有點價值
  •   哲學天才中的典范。
  •   寫得很不錯的人物傳記,可惜里面的哲學思想我也搞不太懂,哲學和語言學又扯上了關系
  •   名副其實的反叛者,天才哲學家
  •   天才與眾不同之處往往很難被常人理解,但是他們能夠改變?nèi)祟惖臍v史。
  •   作為傳記作品,而且是給有影響的哲學家作傳,是有難度的,但作者憑著嚴謹?shù)膶W術(shù)態(tài)度,把一個真實的哲學家呈現(xiàn)出來了。想必對理解維特深奧的著作是有幫助的
  •   了解一個大思想家之思想和了解一個大思想家的為人,二者誰重要?愚以為不分伯仲。但這本書似乎并不是只一不二,而且譯者又是治這一領域之人,想必是一本好書。對于我,卻是增加了不少見聞。也多了對大思想家的了解與理解。
  •   天才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但天才的遭遇也并非像普通人那樣平凡
    天才與平庸 二者的差距永遠都探討不清
    維特更斯坦 他的傳奇 他在人生中的經(jīng)歷、轉(zhuǎn)變
    這本書幫助我們走進了他 進一步了解了他
    一本好書 不光是傳主本身 還有作者
  •   書雖然還沒讀完,但卻給人一種天才的不同感覺,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你做某件事的動力會讓你有一種不同的氣場,這種氣場,往往會讓別人臣服于你,霸氣外露!
  •   雖然有點悶,但是天才還是不一樣的,他的執(zhí)著和細致和思考很多時候都能夠感動我。還有我很8卦的研究了一下維特到底是不是同性戀,呵呵。
  •   哲學是思考的結(jié)果,哲學家是凝固的思考。
  •   天才,維氏現(xiàn)在是越來越吸引我了,我在里面找到共鳴
  •   真的是非常好,當然,天才的行為總是異于常人。當他第一次見到老師,已經(jīng)給老師上課了
  •   天才可以被壓抑,但天賦會逐漸顯現(xiàn)
  •   浮躁的我們需要來看看別人是怎么看待天才的
  •   要么天才要么死
  •   天才就是天才,只有有突出缺點的人才有突出的優(yōu)點。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四平八穩(wěn)地處世,太苦逼鳥?。。。。。。。。?!
  •   這是讀一個天才的書啊,非常喜歡這個人
  •   看天才是怎么修煉成功的
  •   正在看,一個天才的一聲非常好啊!
  •   填詞就是天才啊,我很滿意的啊,真的很好啊
  •   責任你乃第一要務!
  •   非常好的哲學家,非常簡潔奇妙的思想,可愛率真的人??!歷史因為有你而精彩!
  •   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用一生去閱讀的書,非常喜歡的哲學名著
  •   哲學還是需要有人引路
  •   哲學和邏輯說的不是很深奧 值得一看
  •   有的時候,傳記比理論本身更能表達思想的價值
  •   這個人嘛,大家了解就行,總的來說很牛逼的一個哲學家,但是不屬于正統(tǒng)的感覺,劍走偏鋒我覺得可以挺好的形容他,有愛好的話可以看看他的作品,但是不要指望可以看的很懂。
  •   是看了開卷八分鐘后才知道這本書,哲學家的不一樣的人生
  •   既有大師的生活紀實,也有學術(shù)評價。前兩天已經(jīng)向?qū)W校圖書館推薦這本書了
  •   讀過的最好的傳記
  •   個人傳記里面的經(jīng)典書籍
  •   這本是老師推薦的。他說,是他近年來讀到的最好的傳記作品。書名的翻譯就很好!
  •   非常好的傳記,值得一看。不過看著比較累。
  •   很好的傳記,可惜對維影響最大的童年、少年時期的記述少了些
  •   很難得讀到這樣的傳記.值得重讀.
  •   這是我讀的所有維傳中最全面、最客觀的一本。讀來毫不費力,又有如小說般的跌宕起伏。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度過了極好的一生的孤獨的人。
  •   開卷八分鐘里了解到這本書,梁文道對此評價很高,后來在圖書館看了一部分,決定買下來好好讀。
  •   通俗易懂,很不錯的一本書,我很喜歡
  •   非常好的一本書,是正版的,沒有錯字,和書店的一模一樣!
  •   這本書我要好好看看
  •   這本書很有深度,很值得看
  •   我覺得這本書的質(zhì)量不錯,只是書的味道我不是很喜歡= =其余的都好!
  •   一直都很想買這本書,現(xiàn)在終于入手了,一定會好好的。
  •   豆瓣里,這本書分比較高,于是買回來看,不錯。
  •   這本書的內(nèi)容很好。但是第八頁就有錯別字,是不是盜版的???、當當網(wǎng)的書會有盜版??
  •   喜歡真本書 喜歡這個人~
  •   得耐心看的
  •   梁文道推薦的,羅里吧嗦說了這書不少好話,故買來一觀
  •   好的,應該還不錯的吧
  •   書是正版,而且質(zhì)量不錯
  •   紙張很好,朋友需要的
  •   好厚,老師推薦的
  •   不是很詳盡,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而且寫的不是很內(nèi)幕,都是大眾貨,不是經(jīng)典
  •   還好……………………………………??!
  •   建議購買,建議看。這是一本神作。值得推薦,你也值得擁有。
  •   從梁文道《開卷八分鐘》上看到的,我相信老梁的眼光與品位
  •   很不錯,值得一看,人物有點多,需要耐心看。
  •   書的質(zhì)量還是蠻不錯的。一直想買,還好打折扣,要不然價格真心有點高。
  •   維傳里比較經(jīng)典的,需要精讀。
  •   剛買第二天就五折,這真是,哎。
  •   還沒看完,有點費力。
  •   這個商品不錯。 還行
  •   很好很值得,內(nèi)容很全面很喜歡
  •   一直就想買的,很有深度,剛好遇到百年難遇的優(yōu)惠活動,不錯
  •   看到上海書評的簡介,終于得之,文筆流暢
  •   ■終于讀完了這部正文長達590頁的哲學巨人的巨傳。開始一口氣啃掉三分之二,后因其他事擱置下來,今天再度拿起讀完已近黃昏時分了。我讀過維特根斯坦的很多傳記和評述,但這本是最詳實的、更注重維特根斯坦的生活和情感的描述。這些都是通過同時代的人物信函來展現(xiàn)的。因此你能感受到其他敘事性的傳記所沒有的那種親近感。此外該傳記也不缺乏對維特根斯坦學術(shù)的介紹和評價,雖然作者序言中聲稱自己拿起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書就一頭霧水,卻用一種獨特的寫作手法表達了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思想的歷史意義——即通過維特根斯坦的個性和人格與其哲學的獨特方法巧妙的結(jié)合在一起,栩栩如生的顯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和他的性格是如此貼切和契合,這使我們想起古老的蘇格拉底,無論是《邏輯哲學論》還是《哲學研究》,讀完傳記你有一種感覺:寫下這些書的除了維特根斯坦還會是誰呢。 ■歷史上有兩個性格不同的異鄉(xiāng)人流浪生活在英國,這就是同是德裔猶太人的馬克思和維特根斯坦,他們生活的年代大約相隔半個世紀,而且他們都是生活在革命和戰(zhàn)爭年代,于亂世風云里,尋覓到不列顛這處寧靜的港灣,寫下他們流傳后世的大作。馬克思顛覆了人類社會理論的基石,而維特根斯坦卻摧毀了整個哲學的基礎?;蛘唛_創(chuàng)了哲學研究的根本方式,無論維特根斯坦是埋葬了哲學還是使得哲學開始全新的征途,至少至今仍無定論。 ■對于一個喜歡哲學的讀者而言,西方哲學歷史上最偉大的貢獻者除了柏拉...圖便是維特根斯坦,2千5百年,首尾衍接得如此巧合,卻又是如此悲壯,一個創(chuàng)造了“理念論”和行而上學,一個卻活生生的毀滅了它,而且是兩次、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毀滅了它! ■現(xiàn)時代天才的命運如同現(xiàn)代人類社會一樣命運多戾,維特根斯坦是真正悲情的哲學家,和尼采不同,他沒有完全變瘋狂,那是他對于哲學抱有一份真誠的熱愛,這份愛支撐他捱到生命的終結(jié)。盡管世人了解他的寥寥無幾。 ■讀這本傳記,使我們明白,偉大的思想和洞見始終與思想者所處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緊密相連,那樣的“邏各斯”是我們東方世界和中國傳統(tǒng)很難理喻的。這決非我們的自卑或自傲,而是我們根本沒有孕育真理的思想背景和歷史境遇。 ■維特根斯坦,一個哲學思想的殉道者。如書中所說,你一生也許沒有過真正快樂過,經(jīng)歷著那煎熬的沒有結(jié)局的愛和深深的孤獨,但留給世界的那份哲學遺產(chǎn)卻是永遠不可磨滅的。 閱讀更多 ›
  •   書的內(nèi)容不說。包裝怎么看都讓人懷疑不是正版。書脊上遍布的膠,字的顏色。
  •   內(nèi)容厚實,正文差不多有600頁,前有很多維特的照片,翻譯不錯,雖然這個價錢是貴了點,不過也值了。
  •   平裝,像盜版,質(zhì)量很差,封面臟,紙薄且切得不齊,有紙屑,價格貴,20元以內(nèi)還說得過去;內(nèi)容沒來及看,不評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