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柯文·M.布朗 等 著 頁數(shù):250
Tag標簽:無
前言
自中共十六大以來,我國逐步形成確立了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更明確提出了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六大任務。社會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實現(xiàn)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本質屬性。因此,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一項偉大實踐.我們的社會建設無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但與此同時,同樣無疑地,也應該借鑒吸收國外,尤其是發(fā)達國家社會建設方面的理論成就與實踐經(jīng)驗。這是因為:第一,國外,尤其是發(fā)達國家,在其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不僅積累了豐厚的物質文明基礎,其社會在經(jīng)歷了多次的激烈振蕩和翻天覆地的變化后也基本上趨于平穩(wěn);與此相應,在西方社會科學的發(fā)展中,圍繞著社會團結、社會正義、社會公平、社會和諧等公眾議題也建構起了豐富多彩、視角多元的各種與社會建設密切相關的理論和研究成果,這些知識成果作為精神文明的積累和象征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第二,我們的社會建設無疑要立足于中國社會現(xiàn)實,要堅持中國特色;如今,我們已置身于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無論是社會建設所要應對的問題和風險,還是社會建設所可資利用的資源,乃至社會建設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全球互通性,就此而言,在今天,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那些與社會建設密切相關的理論與經(jīng)驗成果,特別是在當代新的語境中所產(chǎn)生的那些成果,對我們的社會建設實踐而言,比以往具有更加直接的可借鑒性。正是基于此種認識,我們決定翻譯出版這套譯叢。
內容概要
《福利的措辭:不確定性選擇和志愿結社》分為邁向一種參與性公民權理論、志愿結社分析、積極公民權的求索這三篇內容進行了介紹。由于近年來23國家從教育、經(jīng)濟、住房、福利等領域回撤,志愿結社遂擴張?zhí)钛a了由此留下的空白?!陡@拇朕o:不確定性選擇和志愿結社》的主題,就是要討論這一發(fā)展變化在而是世紀晚期所產(chǎn)生的影響和意義。
書籍目錄
上篇 邁向一種參與性公民權理論/1第一章 爭議中的措辭/3第二章 公民社會與公民權/26第三章 志愿結社的概念/51中篇 志愿結社分析/69第四章 設定邊界:業(yè)已確立的運作架構/71第五章 被攪動的志愿部門:浮現(xiàn)中的市場型架構/97第六章 志愿結社研究諸取向/119第七章 澳大利亞的福利與志愿部門/134下篇 積極公民權的求索/185第八章 激活公共領域和社會資本/187第九章 面對不確定性/200參考文獻/215索引/232譯后記/251
章節(jié)摘錄
凱恩斯主義的觀點來看,今天我們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比較肯定地說的也許只是,我們都將死去。既然這些經(jīng)濟的、政治的問題如此有爭議,如此不確定,也就自然會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措辭反應,來表達、倡導、鼓吹各種不同的解決方式和策略?! ∮捎谖覀兿嘈胚@些爭議論辯都是真誠的,而非只是流俗的人云亦云,同時,我們亦相信,這些爭議所涉及的那些潛在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沒有簡潔明了的經(jīng)濟解決方式,因此,我們才采用“措辭”這一術語,而沒有采用“意識形態(tài)”。在過去,“意識形態(tài)”這一詞匯通常被用來意指福利承諾的虛幻性質(Clarkeea1,1987)。但存今天的情形下,把“管理主義”說成是一種削減福利的意識形態(tài)是欠妥的,當然,這部分也是因為它還不夠成熟。如果“管理主義”僅僅意味著實踐中的“問責制”(accountability),那么,就沒有什么理由反對這種管理策略。但我們目前還不能作出這樣一種明確的判斷。此外,我們還承認,福利所遭遇的各種困難——對這些困難,管理主義的某些方式是可能的解決途徑——都是些真正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下面這一系列的變化,如人口的老齡化,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不斷提升的服務期待,福利官僚機構的膨脹,作為關懷的一個主要來源的社群的銷蝕,由于家庭轉型而導致的老年人的孤立,家庭和親屬義務的瓦解,工作的衰退,以及隨著技術的革新而來的醫(yī)療費用的不斷上升,等等。管理主義也許真的會成為一種導致大量人口貧困化的削減福利的意識形態(tài),但是,作出這種判斷應該是一個經(jīng)驗性的問題,而不應成為我們研究的一個預設。先人為主地認定新自由主義之前的福利體制在交付方式和當事人的滿意度方面是最成功的,只不過是懷舊病的作祟?! ∵€有另外一個原因也讓我們覺得用“措辭”比用“意識形態(tài)”更貼切。在不確定的全球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當代有關福利的社會和經(jīng)濟情況瞬息萬變,經(jīng)濟增長的總體態(tài)勢也前景莫測。由此,一些解決福利的方式也就往往是一些臨時的、應急性的方式?!帮L險社會”(Beck,1992)這個概念為現(xiàn)代社會增添了一個重要的詞匯,因為它揭示了一個缺乏控制的全球體系所具有的諸多不確定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