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辛自強 頁數(shù):411 字數(shù):461000
內容概要
《心理學研究方法》以心理科學研究的過程為線索,結合大量實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研究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包括選題與設計、資料收集與分析以及理論建構與論文寫作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研究不僅要“做”,還要“想”。為此,《心理學研究方法》側重介紹思維方法,教授如何用腦思考研究。每章的典型“案例”和“延伸閱讀”,讓學習者既容易上手又能不斷深入與拓展。插圖及幽默的圖解使內容易懂易用,將閱讀和學習變成樂事。貫穿全書的思考題、練習題、綜合實踐任務旨在將方法學知識盡快轉化為動手做研究的實際操作能力。
《心理學研究方法》適用于心理學以及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研究者和愛好者,可作為教材或考研用書,亦可作為研究指南。
作者簡介
辛自強,2002年在北京師范大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在該校評為教授、博導;2010年調入中央財經(jīng)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擔任教授、副院長、心理學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社會心理和認知發(fā)展研究,獲得2010年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4項、省部級課題若干,發(fā)表學術論文140余篇(包括SSCI論文10余篇)。主要著作有:《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知識建構研究:從主義到實證》《問題解決與知識建構》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研究選題
第三章 文獻查閱與綜述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五章 實驗法
第六章 調查法
第七章 觀察法
第八章 訪談法
第九章 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第十章 專用方法與技術
第十一章 科學描述與推理
第十二章 理論建構
第十三章 研究報告寫作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科學研究是一個從理論到經(jīng)驗事實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要用理論預測事實,反過來,用事實檢驗理論。理論是由許多抽象的概念構成的,這些概念的定義并不能告訴我們需要收集什么樣的資料或怎樣測量。為了檢驗理論,必須將理論中的抽象概念操作化,即對概念進行操作定義,這樣才能建立理論概念與經(jīng)驗事實的關聯(lián)。操作化定義,是為了降低概念的抽象程度,使其成為實際可觀察的內容,即針對概念開發(fā)出具體可測量的指標,使其他人也可以進行相同的測量,這樣才能把理論命題置于可被檢驗的境地。 在實證研究中,直接被觀測研究的概念往往稱為變量,對概念或變量需要做操作定義。操作定義指根據(jù)可觀察、可測量、可操作的指標或特征來界定概念或變量的含義。例如,社會科學家常用“社會經(jīng)濟地位”這個概念,它反映了人們在社會階層中所處的位置,不過這樣太抽象,人們之問的理解可能不一致,因此需要將其操作化,于是用一個人的月收入、最高學歷、所從事職業(yè)的社會聲望得分三個指標來綜合表示其社會經(jīng)濟地位。 又如,心理學家用白鼠做“饑餓對學習的影響”實驗時,首先要決定什么樣的條件算是“饑餓”,就要給“饑餓”這種感覺下操作定義。如何測定這種感覺?白鼠不會告訴我們它是否饑餓,以及饑餓的程度。于是,研究者采取食物剝奪法,以“在一定時間限度內,如24小時內不給喂食”這個操作來給“饑餓”下定義,這個定義就是饑餓的操作定義。 再如,在心理物理學中,絕對閾限,指剛好能夠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差別閾限,指剛好能引起差異感受的刺激變化量。那問題是何謂“剛好”?只要能將“剛好”操作化,這兩個概念就明確了。由此,絕對閾限被操作定義為有50%的試驗次數(shù)能引起反應的刺激值;類似地,差別閾限則被操作定義為有50%的試驗次數(shù)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兩個刺激強度之差。 在科學研究中,所研究的變量均需要操作化。操作定義有助于精確而客觀地測量變量,使結果更為可靠。它使研究者思路清晰、準確、具體化,又可以增進研究者之間的相互溝通,還便于后來研究者的重復驗證。 一個好的操作定義,具有如下特征:(1)操作定義應該是可觀測的、可重復的、可直接操作的。(2)操作定義所要求的測量或操作必須切實可行。(3)操作定義的指標應分解到可直接觀測的層次。(4)操作定義最好能把變量轉化成數(shù)據(jù)形式,凡是能計數(shù)或計量的內容都是可以直接觀測的。 三、操作定義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操作定義的設計要遵循兩條原則。第一,對稱原則。在理論定義或抽象定義明確的情況下,操作定義應該在內涵上與之對稱、匹配。例如,某人要研究“家庭社會階層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預測作用”,然而,關于學業(yè)成績的操作指標只有數(shù)學成績,顯然理論定義和操作定義不能匹配,這時要么改換理論定義,要么改變操作定義,總之要使二者匹配。第二,可操作原則。操作定義是為將理論概念操作化,所以必須保證確實可以操作,操作程序與方法要明確無歧義,具有可重復性。
編輯推薦
《高等學校精品教材?心理學系列:心理學研究方法》適用于心理學以及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研究者和愛好者,可作為教材或考研用書,亦可作為研究指南。
名人推薦
科學的發(fā)展取決于方法論的進展?!缎睦韺W研究方法》的最大特點是有新意,作者一直關注學科前沿方法,在國內率先引介并使用了微觀發(fā)生法、橫斷歷史研究法等;除了這些技術性方法,作者對研究的理論思維方法也有新穎獨到的闡述??梢哉f,這部教材不僅兼具眾家之長,而且體現(xiàn)了作者的創(chuàng)新性觀點,是一部“有思想的”教材。 ——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林崇德 《心理學研究方法》是我所了解的國內外方法類教材中的佼佼者,內容體系嚴謹,寫作體例新穎。該書結合大量實例或案例把研究方法的原理和技巧講得透徹入微,讓讀者能很輕松地領悟其中道理,學會如何實際應用。不同學科的方法往往是相通的,這部教材對心理學及其他學科都有廣泛價值。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院終身教授 張杰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