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道

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陜西人民  作者:鄒范平  頁數(shù):315  
Tag標簽:無  

前言

  今天,人們大概已經(jīng)不太知道,原始儒家的君臣觀念是開放的,理想的君臣關系是平等對待的關系。孔子說:“君對臣以禮相待,臣為君做事盡忠。”孔子時代的“忠”是誠信的意思??鬃诱f:“為朋友謀劃能不盡忠嗎?”臣對君的忠心,與為朋友的盡忠沒有什么不同。魯穆公問子思(孔子的孫子):“什么樣的人是忠臣?”子思回答:“經(jīng)常指出國君缺點的人,可以稱為忠臣。”這里臣對君的忠表現(xiàn)為諫諍。所以唐朝的魏征說,希望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因為忠臣可能會遭殺身之禍,君主也會因此而落個罵名。后來,“忠”的涵義逐漸變化,變成了在下者對在上者的誠信態(tài)度,忠言就不再逆耳,而是悅耳了。清朝人錢大聽說:“后人但以忠為臣道,又以捐軀殉國者為忠,而忠的含義就狹隘了?!爆F(xiàn)在我們理解的忠,意義就很狹隘,這種狹隘的君臣意識滲透在中國人的上下級人際關系中。許多人都把它歸罪于孔子,從而痛恨中國文化。其實這是孔子的思想已被后人歪曲,現(xiàn)代的批評者又不去做探本溯源的工作,而只是站在門外批評的緣故?! ≡诳鬃由畹拇呵飼r期,以及之后的戰(zhàn)國時期,君臣關系是一種松散形式的結(jié)合。在戰(zhàn)國群雄爭霸形勢的逼迫下,各國君主莫不求賢若渴。

內(nèi)容概要

  朝堂之上,君貴臣輕——歷史長河上空的君臣關系宛如一條拋物線,在康乾盛世達到制高點。君與臣的博弈不曾緩和,反而隨著極權的膨脹而更加劇烈,君臣之道便在雙方較量的夾縫中茍延殘喘??滴醭缟欣韺W,能與臣以師友相處;雍正澄清吏治,重用能臣酷吏;乾隆縱容貪官和紳,引發(fā)官場的生死角逐。而無論是痛恨臣子結(jié)黨,“兔死狗烹”,還是大興文字獄,實質(zhì)上都是基于對極權的向往,歸根結(jié)底都是權力之爭。即使是清官,違背了當時的朝堂法則,也只能成為殉葬品。當然,也有自由游走于朝堂者,像文中的李光地,康熙到了晚年只與其一人商討立嫡之事;張廷玉受雍正帝重用,因其謹慎得以明哲身。

書籍目錄

上篇:帝王與師友處——康熙帝的寬仁放棄滿洲家法,確立君權一攬?zhí)摼龜z政是儒家之本旨鰲拜輔政成為亂政剪除鰲拜恢復君權一攬每帝師熊賜履南書房師友以漢治漢,乃異種稱王之道不使?jié)h將全面倒向吳三桂非鄭氏叛將不能收復臺灣君臣以義合于成龍以道事君康熙帝對湯斌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保護清官張伯行君臣治河與朋黨之爭康熙帝的法家治術整肅帝師索額圖由每功臣變?yōu)榈谝蛔锶颂厥舛值木缄P系中篇:霸者與臣處——雍正帝的苛察即位之謀戴鐸獻“戒急用忍”之策以兒才華,博取父皇的歡心奪位成功確立秘密建儲制度惡犬不可不烹年羹堯之自裁隆科多之圈禁澄清吏治,重用能臣模范疆吏田文鏡壓抑李紱及科舉士人追查志虧空,怡親王大搞抄家諾敏、高成齡首倡養(yǎng)廉銀制度岳鐘琪彈劾貪官污吏寵臣李衛(wèi)以密斬制度威懾地方大員給事中并入御史臺鄂爾泰于難以措手之地顯才干張廷玉制定機處章程神道設教以整治貪官不臣之民與文字獄汪景祺與錢名世之獻查嗣庭之獄陸生柟之獄謝濟世之獄曾靜、呂留良之獄下篇:亡國與奴處——乾隆帝的專橫初政尚寬好大喜功,遙控軍機既重賢臣,也寵奸相佞文化與文字獄乾隆帝制霸道結(jié)語

媒體關注與評論

  在守信方面,君主應當效法狐貍與獅子。由于獅子不能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貍則不能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須是一頭狐貍以便認識陷阱,同時又必須是一頭獅子,以便使豺狼驚駭。  ——馬基雅維理《君主論》  康熙帝是所謂的“理學皇帝”,對于儒家“圣君賢相”的政治模式是贊同的。在君臣關系上講究“君臣誼均一體”,有“帝者與師處”的胸襟氣度,博得了“寬仁”的美名。  ——《帝王與師處·康熙帝的寬仁》  雍正帝能做到“霸者與臣處”已屬不易。他對于權術的運用十分在行,說到底,就是把臣子當工具。雍正帝為入苛刻,性喜猜忌,卻也有任賢使能的胸襟?!  栋哉吲c臣處·雍正帝的苛察》  乾隆帝明確反對儒家“圣君賢相”的政治模式,把臣子視為奴役。只求好用,不論忠奸;過則歸臣,善則歸君?!  锻鰢c奴處·乾隆帝的專橫》

編輯推薦

  “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奴處”,作者力圖以此為視點,從翔實的史料出發(fā),在整個中國歷史君臣關系的嬗變中挖掘和梳理三帝處臣之道,折射國運乃至一個時代由盛而衰的深層原因。君臣無論成敗,人性和命運錯綜復雜,既囿于制度,又侵蝕著制度,這正是《君臣道(盛世朝堂的存亡法則)》的意理所在。作者激揚的文字背后彰顯的是冷靜的史觀、沉著的理性和銳利的鏡鑒,關照著古老文化中的人生哲學的現(xiàn)實考量。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君臣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