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袁國興 頁數(shù):492 字數(shù):850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由袁國興主編的《清末民初新潮演劇研究》?!肚迥┟癯跣鲁毖輨⊙芯俊返膬?nèi)容提要如下:
清末民初是中國戲劇發(fā)展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外來意識的植入、話劇觀念的萌生、戲曲演劇模式的調(diào)整,使演劇活動呈現(xiàn)出非常獨特的文化景觀。這個時期的中國戲劇,既與傳統(tǒng)不同,也與后來有很大區(qū)別。各種各樣的新劇,包括[改良戲曲]、[文明新戲]、[學生演劇]和各種地方戲等,往往觀念重疊、傾向接近,文類邊界并不十分清晰,戲劇觀念和戲劇意識游弋于古今中外之間。有人把這個時期的這種特有戲劇面貌稱之為新潮演劇。
書籍目錄
青末民初的新潮演劇(代序言)
“優(yōu)伶者實普天下人之大教師也”——清末戲曲改良與演員社會地位的提高
從巴黎歌劇院到中華戲曲音樂院——例說現(xiàn)代戲劇的國家想象
清末上海圣約翰大學演劇活動及其對中國現(xiàn)代劇場的歷史意義
清末民初新潮演劇中的“演說”問題
特刊在中國現(xiàn)代演劇中的作用——以民國初年的特刊為中心
“新潮演劇”:中國戲劇現(xiàn)代化的邏輯起點
《文藝俱樂部》與中國“新劇”
十九世紀晚期西方人扮演的中國戲劇——晚清華人海外觀劇研究之一
論新派劇之“女形”與文明戲之“男旦”
從1910年“文藝新劇場”的《愛海波》透視早期話劇的編劇及演出情況
關于中韓戲劇接受日本《不如歸》的比較研究
外來影響與近代戲曲的舞臺藝術新變——以近代傳奇雜劇為中心的考察
臺灣新式戲劇的早期發(fā)展——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的新劇運動
從報章副刊看新加坡早期新劇的萌芽與成長
“五四”時期的學生戲劇——以天津南開新劇團、北京大學新劇團、清華學校為例
發(fā)端于哈爾濱的東北新潮演劇
關于20世紀20年代東北劇壇的新劇
論通俗話劇《光緒與珍妃》——兼談通俗話劇與文明戲是否屬一個戲劇體系
上海笑舞臺的變遷及演劇活動考論
創(chuàng)話劇之新聲:重探春柳社編演《茶花女》選段
文明戲“連臺本戲”劇目考及其特征
“戲中有演說”與話劇范型的體認
從“文明”到“文明戲”——“文明戲”得名原因新探
民國初期在北京的“日本京劇通”
《申報》與海派京劇
歐陽予倩與20世紀中國戲曲改革
對梅蘭芳民國初年排演“時裝新戲”的歷史反思
清末民初改良戲曲的各種矛盾現(xiàn)象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