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方略

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黃彥 編注  頁數:403  

內容概要

  在近代中國,孫中山先生是站在時代前沿的偉大人物,他所建立的歷史業(yè)績在國內外備受人們的尊敬和緬懷。他的思想學說和革命愛國精神不僅在當時深深影響了一代人,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出版《孫中山著作叢書:建國方略》的目的,在于使更多讀者能有機會閱覽和研究孫中山著作,特別是他的重要著作。

書籍目錄

本書說明
建國方略之一孫文學說——行易知難(心理建設)
自序
第一章以飲食為證
第二章以用錢為證
第三章以作文為證
第四章以七事為證
第五章知行總論
第六章能知必能行
附錄陳英士致黃克強書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
第八章有志竟成
建國方略之二實業(yè)計畫(物質建設)(英譯中)
中文版序(一九二一年十月十日)
附一:上海英文版序(一九二O年七月二十日)
附二:紐約英文版序(一九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緒論
第一計畫
第一部北方大港(插第一圖并詳圖一、二)
第二部西北鐵路系統(插第二圖)
第三部蒙古、新疆之殖民
第四部開浚運河以聯絡中國北部、中部通渠及北方大港
……

章節(jié)摘錄

  古人有言:“錢幣者,所以易貨物、通有無者也。”泰西①之經濟學家亦日:“錢幣者,亦貨物之屬,而具有二種重要功用,一能為百貨交易之中介,二能為百貨價格之標準者也?!弊髡呓y此兩用而名之日“中凖,故為一簡明之定義日:“錢幣者,百貨之中凖也。”中國上古之錢幣,初以龜貝、布帛、珠玉為之,繼以金、銀、銅、錫為之。今日文化未開之種族,其錢幣多有與我上古初期相同者。而游牧之國,有以牛羊為錢幣者;漁獵之鄉(xiāng),有以皮、貝為錢幣者;耕種之民,有以果、粟為錢幣者;今之蒙古、西藏,亦尚有以鹽、茶為錢幣者。要之,能為錢幣者固不止一物,而各種族則就其利便之物,而采之為錢幣而已。專門之錢幣學者論之日:“凡物能為百貨之‘中凖’者,尤貴有七種重要之性質,方適為錢幣之上選:其一,適用而值價者;其二,便于攜帶者;其三,不能毀滅者;其四,體質純凈者;其五,價值有定者;其六,容易分開者;其七,容易識別者。凡物具此七種之性質者,乃為優(yōu)良之錢幣也。”周制以黃金為上幣,白金為中幣,赤金為下幣②。秦并天下,統一幣制,以金鎰、銅錢為幣,而廢珠玉、龜貝、布帛、銀錫之屬,不以為幣。周秦而后雖屢有變更,然總不外乎金、銀、銅三種之物以為幣。而今文明各國亦采用此三金為錢幣,有以黃金為正幣而銀、銅為輔幣者,有以銀為正幣而銅為輔幣者。古今中外,皆采用金、銀、銅為錢幣者,以其物適于為百貨之“中凖”也?! ∪粍t凡物適合于為百貨“中挲”者,皆可為錢幣,而金錢亦不過貨物中之一耳,何以今日獨具此萬能之作用也?  ……

編輯推薦

  《建國方略》孫中山著。主要由《孫文學說》《實業(yè)計劃》《民權初步》三部分組成,并特別收錄了《建國大綱》《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總理遺囑》這三篇民國時期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獻。《孫文學說》從心理建設角度論述“知難行易”的哲學思想。《實業(yè)計劃》是一份全面快速進行經濟建設的宏偉綱領,提出了發(fā)展中國經濟的遠景規(guī)劃,其中包括建設鐵路十萬多公里,建設華北、華中、華南三大世界級港口等項目。第一次把經濟建設放到首位,第一次提出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的經濟戰(zhàn)略思想。《民權初步》是《建國方略》的社會建設,是一部關于民主政治建設的論著,敘述了政府的組織、運作和普通大眾在社會生活中應?握的具體民主原則、程序和方法,反映了孫中山倡導的民主政治思想。書的最后,在《建國方略》里,孫中山先生從思想層面到經濟層面,再至政治層面,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進行了系統化的詳細設計,被民國政府標榜為立國的第一指導綱領,具有深刻的時代色彩,是一份標志性的重要史料文獻,同時也是研究民國史、近現代史的必讀經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建國方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