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2008-2-1 作者:張晉 編 頁數(shù):13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高職高專“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商務禮儀》系統(tǒng)介紹了現(xiàn)代商務禮儀的特點以及規(guī)范,將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在每章后附有基礎練習題和課后實驗,文中穿插的小資料可相應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高職高?!笆晃濉币?guī)劃教材·商務禮儀》可作為高職高專經(jīng)管類專業(yè)基礎課教材,也可供企業(yè)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中級業(yè)務主管、業(yè)務人員以及希望提升個人修養(yǎng)與交際水平的其他人士作為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商務禮儀概述1.1 商務禮儀的含義與特征1.1.1 商務禮儀的含義1.1.2 商務禮儀的特征1.2 商務禮儀的原則與作用1.2.1 商務禮儀的原則1.2.2 商務禮儀的作用1.3 學習商務禮儀的途徑1.4 課后練習與實驗1.4.1 基礎練習1.4.2 課后實驗第2章 商務日常見面禮儀2.1 介紹與稱呼2.1.1 介紹2.1.2 稱呼2.2 握手與致意2.2.1 握手2.2.2 致意禮儀2.3 社交中常施的其他禮儀2.3.1 脫帽禮2.3.2 親吻禮2.3.3 拱手禮2.3.4 鞠躬禮2.3.5 擁抱禮2.3.6 合掌禮2.4 名片2.4.1 名片的淵源2.4.2 名片的制作2.4.3 名片的用途2.4.4 名片的交換2.5 課后練習與實驗2.5.1 分析題2.5.2 判斷題第3章 商務往來禮儀3.1 迎送禮儀3.1.1 掌握詳情3.1.2 確定時間和空間3.1.3 關(guān)注細節(jié)3.1.4 熟知程序3.1.5 商務迎送注意3.2 拜訪禮儀3.2.l 拜訪前的準備3.2.2 到達時的禮儀3.2.3 見面時的禮儀3.2.4 告辭時的禮儀3.3 饋贈禮儀3.3.1 饋贈目的3.3.2 饋贈的基本原則3.3.3 贈禮藝術(shù)3.3.4 受禮禮儀3.4 課后練習與實驗3.4.1 基礎練習3.4.2 課后實驗第4章 商務儀式禮儀4.1 商務開業(yè)禮儀4.1.1 開業(yè)儀式概述4.1.2 開業(yè)儀式的作用4.1.3 開業(yè)禮儀的內(nèi)容4.1.4 開業(yè)儀式的原則4.1.5 開業(yè)儀式的常見形式4.2 商務剪彩禮儀4.2.1 剪彩儀式概述4.2.2 剪彩儀式的作用4.2.3 剪彩禮儀的內(nèi)容4.3 簽字禮儀4.3.1 涉外簽字禮儀4.3.2 商務簽約禮儀……第5章 商務會議禮儀第6章 商務談判禮儀第7章 商務文書禮儀第8章 職場工作禮儀第9章 商務涉外禮儀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1.3 學習商務禮儀的途徑從書本中學習,獲取基本知識。常言道:知書達理;同樣,知書亦達禮。商務禮儀是滲透于人們商務活動各個方面的規(guī)范,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諸如不同地區(qū)、民族的客戶的習俗禮儀、禁忌避諱就千差萬別;禮儀鮮花的花言花語也寓意繁雜,因地而異。僅這些,即使專家學者也不能一一精通、銘記腦中。為杜絕在社會交往中因無知而產(chǎn)生的失誤,為避免無謂的麻煩,商務人士就應用書籍充實、完善自己,了解常規(guī)禮儀知識,吸收借鑒前人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和研究成果。從日常生活做起,養(yǎng)成禮儀習慣。相比較商務禮儀,一般禮儀就體現(xiàn)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難懂,也易于操作。在講禮儀的社會風氣還不濃厚的狀況下,講禮儀還必須要克服心理障礙,不斷強化講禮儀是理所當然的意識。講禮儀就是要像幼兒園小朋友問“老師好”、說“再見”那么自然,那樣才真正是人類本性的體現(xiàn)。以一份平常心去對待禮儀就能夠做到落落大方、輕松自在。人的行為一旦養(yǎng)成習慣就會引起條件反射般的反應,很自然地完成某種行為。習慣成自然,自然見風采,那么在商務活動中自然就很出色。若尚未形成講禮貌的習慣,就應注意養(yǎng)成之,努力改正之,也必將會增添個人的魅力與風采。若從小就有講禮的習慣,那就應該繼續(xù)保持、發(fā)揚、完善之,千萬不要喪失這可貴的品質(zhì)、人性的純真。在施禮、講禮時要把握好“度”,要求適中,不能過分,過猶不及。這與穿衣戴帽一樣,要求合體和諧,才顯得好看順眼;又如駕車行船,要求把握好方向,快慢適中,才能夠安全地到達目的地。商務人士也需要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心緒,以平和之心去應付外界的變化,以平常心來對待一切,才能正確地運用商務禮儀。在商務活動中要注意自律。自律是施行禮儀的基本保障,禮儀不同于重在他律的法律,而主要在于自律,也就是把外在的帶強制力的約束轉(zhuǎn)化成內(nèi)在的自覺意識和行動,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談舉止符合禮儀規(guī)范。古訓中“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實際上就是禮儀自律的具體要求。誠然,我們決不能把這古訓理解為“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對他人漠不關(guān)心,麻木不仁。應注意:諸如黃色制品,不看為好;靡靡之音,少聽為妙;粗鄙之言,少說為佳;越軌之事,不做為安。用理智戰(zhàn)勝感情沖動,用禮儀制約越軌言行。自律還體現(xiàn)為言談舉止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及場合。講禮應恰到好處。古語道;“禮過盛者,情必疏”,耐人尋味。過分刻板講禮就令人討厭,刻板講禮、過分拘謹,既沒有必要,也違背了禮儀宗旨。禮儀實際上是研究針對不同的對象而采取相應禮節(jié)的學問。對上級、長輩、賓客應尊敬些,對下級、晚輩應穩(wěn)重點,對同事、同輩、朋友應隨和點。禮儀學還有尊重民俗之說,某些行為對某些人是很得體的禮儀,但對另一類人卻是失禮行為,例如握手本是常見的禮節(jié),但對佛教人士卻不大適宜。場合是禮儀最重要的背景,禮儀的使命是營造某種氛圍。講禮就應注意場合,出席婚禮可以輕松、靚麗、幽默、眉開眼笑;出席喪禮就必須肅穆、凝重、沉穩(wěn)、不茍言笑。服飾打扮,在家里身著休閑裝,穿拖鞋,實屬正常,但如此裝束進機關(guān)、上學校、去辦公室就不宜。拜訪客戶,送上本地或本公司不算昂貴的特產(chǎn)合乎情理,但如果送去金銀珠寶、現(xiàn)金存折等“禮品”,那就可能變味了,甚至有行賄之嫌,是嚴重的悖禮行為。
編輯推薦
《高職高專"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商務禮儀》由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