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程寶平,梁守青 頁數(shù):297 字數(shù):476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依據(jù)3GPP6/R7中與IMS相關的最新標準,同時結合目前與IMS相關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的最新成果,系統(tǒng)、詳盡地介紹了IMS的背景知識、系統(tǒng)結構、信令協(xié)議、會話流程、認證、授權、計費、安全、策略控制、Qo S、業(yè)務模型、業(yè)務實例以及IMS與其他網絡的互通、基于IMS的下一代網絡融合和目前IMS的商用產品情況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附錄還給出了與I MS直接相關的3GPP技術規(guī)范和相關標準?! ”緯牧闲路f,內容翔實,行文深入淺出,注重將理論與應用相結合。既可作為從事通信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或培訓資料,也可作為從事IM S相關課題研究人員或者對IMS感興趣的相關人員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叢書序前言第1章 IMS概述 1.1 IMS的產生背景 1.2 IMS相關的標準化組織 1.2.1 ITU-T 1.2.2 3GPP 1.2.3 3GPP2 1.2.4 IETF 1.2.5 OMA 1.2.6 ETSI 1.2.7 CJK 1.3 IMS簡介 1.3.1 IMS 1.3.2 IMS的特性 1.3.3 IMS系統(tǒng)的結構 1.3.4 IMS系統(tǒng)的功能 1.4 IMS的相關研究進展情況 1.4.1 IMS的標準制定進展 1.4.2 IMS目前存在的問題 1.4.3 IMS的應用和前景第2章 IMS系統(tǒng)結構 2.1 IMS的相關實體 2.1.1 S-CSCF 2.1.2 P-CSCF 2.1.3 I-CSCF 2.1.4 MGCF 2.1.5 IM-MGW 2.1.6 MRFC 2.1.7 MRFP 2.1.8 BGCF 2.1.9 AS 2.1.10 IMS-ALG 2.1.11 HSS 2.1.12 SLF 2.1.13 PDF 2.2 IMS接口 2.2.1 Cx 2.2.2 Gm 2.2.3 Me 2.2.4 Mg 2.2.5 Mr 2.2.6 Mp 2.2.7 Mw 2.2.8 Mi 2.2.9 Mj 2.2.10 Mk 2.2.11 Dx 2.2.12 Mb 2.2.13 ISC 2.2.14 Sh 2.2.15 Si 2.2.16 Ut 2.3 IMS相關概念 2.3.1 承載與信令控制 2.3.2 服務控制接口 2.3.3 地址與命名 2.4 對IMS服務的支持 2.4.1 上下文激活與注冊 2.4.2 位置管理第3章 IMS的信令協(xié)議 3.1 SIP 3.1.1 SIP概述 3.1.2 SIP的基本功能 3.1.3 SIP的發(fā)展歷史 3.1.4 SIP的體系結構 3.1.5 SIP地址 3.1.6 SIP消息 3.1.7 SIP呼叫流程實例 3.1.8 IMS中的SIP擴展 3.2 SDP 3.2.1 概述 3.2.2 SDP格式 3.2.3 會話描述 3.2.4 會話級描述類型 3.2.5 媒體級描述類型 3.2.6 SIP中的SDP使用 3.3 IMS中SIP和SDP的應用舉例 3.3.1 UE中的流程 3.3.2 P-CSCF中的應用第4章 IMS的會話流程 4.1 概述 4.2 CSCF相關過程 4.2.1 建立IP連接接入網承載 4.2.2 本地CSCF的發(fā)現(xiàn) 4.2.3 S-CSCF的分配 4.2.4 I-CSCF相關過程 4.2.5 P-CSCF相關過程 4.2.6 訂閱更新過程 4.3 應用層注冊 4.3.1 隱式注冊 4.3.2 無ISIM的UE注冊 4.3.3 注冊流程 4.3.4 各結點信息 4.4 注銷 4.4.1 用戶發(fā)起的注銷流程 4.4.2 網絡端發(fā)起的注銷流程 4.5 IP多媒體會話流程 4.6 S-CSCF間交互流程 4.6.1 不同網絡運營商之間的會話建立和終止(S.S#1) 4.6.2 單一網絡運營商的會話建立和終止(S-S#2) 4.6.3 終止于和S_CSCF同一網絡的PSTN的呼叫流程(S-S#3) 4.6.4 終止于和s-CSCF不同網絡的PSTN的呼叫流程(S-S#4) 4.7 呼叫發(fā)起 4.7.1 漫游用戶始發(fā)呼叫流程(M0#1) 4.7.2 PSTN始發(fā)呼叫流程(J?STN.0) 4.7.3 外部sIP客戶端始發(fā)呼叫流程(NI.0) 4.7.4 應用服務器始發(fā)呼叫流程(AS-O) 4.8 呼叫終結 4.8.1 漫游用戶終止呼叫流程(MT#1) 4.8.2 CS域漫游用戶終結呼叫流程(MT#3) 4.8.3 PSTN用戶終止呼叫流程(PSTN—T) 4.8.4 外部SIP客戶端終止呼叫流程(NI.T) 4.8.5 基于PSI的應用服務器直接終止呼叫流程(AS-T#1) 4.8.6 基于PSI的應用服務器間接終止呼叫流程(AS-T#2) 4.8.7 使用DNS且基于PSI的應用服務器直接終止呼叫流程(AST#3) 4.8.8 基于PUI的應用服務器間接終止呼叫流程(AS.T}}4) 4.9 會話釋放 4.9.1 移動終端發(fā)起的會話釋放 4.9.2 PSTN終端發(fā)起的會話釋放 4.9.3 網絡發(fā)起的會話釋放 4.10 增強多媒體服務 4.10.1 會話保持與恢復流程 4.10.2 匿名會話的建立 4.10.3 編碼和媒體特征流的協(xié)商流程 4.10.4 提供或阻止身份標識的流程 4.11 移動用戶終止未注冊公共用戶標識的呼叫 4.11.1 有和未注冊狀態(tài)相關的業(yè)務的公共用戶標識的呼叫流程 4.11.2 沒有和未注冊狀態(tài)相關的業(yè)務的公共用戶標識的呼叫流程第5章 IMS的認證、授權和計費 5.1 Diameter協(xié)議 5.1.1 Diameter協(xié)議介紹 5.1.2 Diameter消息格式 5.1.3 屬性值對 5.1.4 Diametel基礎協(xié)議命令 5.1.5 Diametel基礎協(xié)議AVP 5.2 IMS的認證與授權 5.2.1 Cx接口與Dx接口的Diameter應用 5.2.2 Sh接口的Diameter應用 5.3 IMS計費 5.3.1 IMS計費原理 5.3.2 IMS離線計費原理 5.3.3 IMS在線計費原理 5.4 計費信息的定義 5.4.1 CDR計費數(shù)據(jù)信息 5.4.2 IMS計費消息第6章 IMS的安全 6.1 IMS的安全體系概述 6.2 IMS的安全特性 6.2.1 IMS的安全接人 6.2.2 網絡拓撲隱藏 6.2.3 IMS網絡中的SIF隱私處理 6.2.4 與非IMS網絡互聯(lián)時的SIF隱私處理 6.3 IMS的安全機制 6.3.1 認證與密鑰協(xié)商 6.3.2 認證失敗 6.3.3 同步失敗 6.4 安全聯(lián)盟的建立過程 6.4.1 安全聯(lián)盟參數(shù)介紹 6.4.2 建立安全聯(lián)盟 6.5 ISIM 6.6 基于IP的uMTS網絡域安全概述 6.6.1 安全域 6.6.2 安全網關 6.6.3 網絡域安全體系 6.7 NDS/IP的密鑰管理及分配機制 6.7.1 協(xié)議提供的安全服務 6.7.2 安全聯(lián)盟 6.7.3 IPsec 6.7.4 因特網密鑰交換協(xié)議第7章 蹦S的策略控制 7.1 COPS 7.2 Go接口 7.2.1概述 7.2.2 Go參考模型 7.2.3功能實體和能力 7.3 策略控制過程 7.3.1 GGSN 7.3.2 PDF 7.4 Go接口與協(xié)議 7.4.1 PEP初始化 7.4.2 PEP設置請求 7.4.3策略外包第8章 IMSQoS 8.1 IMS會話的QoS要求 8.2 IMS信令的Qos要求 8.3 IMS端到端QoS信令流程 8.3.1 QoS資源授權 8.3.2基于SBLP的QoS資源的預留 8.3.3 QoS提交批準 8.3.4 QoS提交刪除 8.3.5 GPRS和IP流資源的授權撤銷 8.3.6 PDP上下文釋放的指示 8.3.7 PDP上下文修改 8.3.8會話修改引起的SBI.P授權決策第9章 IMS的業(yè)務模型 9.1 IMS業(yè)務結構與傳統(tǒng)業(yè)務結構的差異 9.2 IMS業(yè)務提供的系統(tǒng)結構 9.3 IMS業(yè)務結構舉例 9.3.1 視頻會議 9.3.2 增值個性化業(yè)務 9.3.3 流業(yè)務 9.4 IMs業(yè)務觸發(fā)原理 9.4.1 IMS業(yè)務觸發(fā)體系結構 9.4.2 初始過濾標準觸發(fā)示例 9.5 基于IMS的業(yè)務平臺的搭建 9.5.1 IMS用戶服務配置 9.5.2 過濾規(guī)則的創(chuàng)建 9.5.3 AS的選擇 9.6 IMS3種支持業(yè)務分析 9.6.1 基于SIP的業(yè)務應用 9.6.2 基于OSA/Parlay的業(yè)務應用 9.6.3 基于IN/CAMEL的業(yè)務應用 9.7 3GPF業(yè)務模型的特點第10章 nIs業(yè)務實例介紹 10.1 概述 10.2 Presence業(yè)務0 10.2.1 業(yè)務介紹 10.2.2 Presence標準 10.2.3 Presence服務的原理與實現(xiàn) 10.3 會議 10.3.1 業(yè)務介紹 10.3.2 實例分析 10.4 PoC業(yè)務 10.4.1 業(yè)務介紹 10.4.2 業(yè)務特點 lO.4.3 基于IMS的方案 10.4.4 典型業(yè)務流程 10.4.5 IMS對PoC的支持 10.5 即時消息服務第11章 IMS與其他網絡的互通 11.1 互通概述 11.1.1 承載互通概念 11.1.2 與互聯(lián)網的互通 11.1.3 與不同IP版本的互通 11.1.4 與PSTN的互通 11.2 IMS與IP網絡的互通 11.2.1 概述 11.2.2 控制平面互通 11.2.3 用戶平面互通 11.3 基于IPv4的IMS網絡的互通 11.3.1 用戶接入IMS網絡 11.3.2 互通的場景 11.3.3 網絡演進 11.4 IMS與CS網絡的互通 11.4.1 控制平面互通 11.4.2 用戶平面互通 11.5 IMS組網能力分析 11.6 基于IMs的固定/移動網絡融合 11.6.1 固定/移動融合的背景 11.6.2 固定/移動融合的概念 11.6.3 固定/移動融合的必要性 11.6.4 基于IMS固定/移動網絡的融合結構特點 11.6.5 基于IMS的下一代網絡融合的結構 11.6.6 基于IMS的固定/移動融合的策略 11.6.7 基于IMS實現(xiàn)網絡融合的關鍵問題第12章 目前IMS商用產品介紹 12.1 IMS商用情況介紹 12.1.1 融合的趨勢 12.1.2 國內外商用情況 12.1.3 國內運營商 12.2 部分廠商的IMS解決方案介紹 12.2.1 朗訊 12.2.2 愛立信 12.2.3 諾基亞 12.2.4 西門子 12.2.5 北電 12.2.6 思科 12.2.7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 12.2.8 華為 12.2.9 中興通訊 附錄 附錄A 與IMS直接相關的3GPP技術規(guī)范介紹 附錄B 相關標準列表 附錄C 縮略語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