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8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喬立巖 頁數(shù):367 字數(shù):53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詳細介紹了美國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簡稱NI公司)2001年的最新版本軟件LabWindows/CVI 6.0,以及利用該軟件作為平臺來開發(fā)、測試和控制軟件的基本方法和步驟。主要內容包括:LabWindows/CVI的開發(fā)環(huán)境、應用程序設計、基本函數(shù)庫和高級函數(shù)庫以及數(shù)據(jù)庫應用程序開發(fā)-SQL Toolkit,最后還介紹了虛擬儀器軟件的設計。
書中還提供了大量典型的例程,便于讀者通過這些例程盡快掌握LabWindows/CVI的編程技術。
本書可作為工科院校儀器儀表、自動化測試及檢測、控制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學習掌握LabWindows/CVI編程技術的教材,也可供從事儀器儀表、自動化測試及檢測、控制專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LabWindows/CVI簡介
1.2 LabWindows/CVI程序開發(fā)概述
1.2.1 在LabWindows/CVI中使用C語言
1.2.2 LabWindows/CVI的程序結構
1.3 LabWindows/CVI 6.0的新特性
1.4 安裝LabWindows/CVI 6.0
第2章 LabWindows/CVI的開發(fā)環(huán)境
2.1 載入、運行和編輯源程序
2.1.1 LabWindows/CVI的主要窗口
2.1.2 源代碼編輯工具
2.1.3 操作用戶界面
2.1.4 LabWindows/CVI的GUI控件
2.2 生成交互式代碼
2.2.1 訪問用戶界面庫
2.2.2 函數(shù)面板
2.3 執(zhí)行和調試程序
2.3.1 單步執(zhí)行
2.3.2 斷點
2.3.3 顯示和編輯數(shù)據(jù)
第3章 LabWindows/CVI應用程序設計
3.1 圖形用戶界面
3.1.1 用戶界面編輯器
3.1.2 源代碼連接
3.1.3 代碼生成器
3.1.4 建立用戶界面文件
3.2 使用函數(shù)面板和函數(shù)庫
3.2.1 源代碼分析
3.2.2 生成隨機數(shù)組
3.2.3 構建工程
3.2.4 運行完整的工程
3.3 添加分析功能
3.3.1 修改用戶界面
3.3.2 編寫回調函數(shù)
3.3.3 運行程序
3.4 用戶事件處理
3.4.1 用戶事件
3.4.2 回調函數(shù)
第4章 基本函數(shù)庫
4.1 用戶界面庫(User Interface Library)
4.1.1 面板(Panel)操作
4.1.2 用戶界面管理(User Interface Management)
4.1.3 菜單結構(Menu Structure)
4.1.4 控件/曲線圖/帶狀圖(Controls/Craphs/Strip Charts)操作
4.1.5 彈出面板函數(shù)
4.2 格式化輸入輸出庫(Formatting I/O Library)
4.2.1 文件輸入/輸出(File I/O)
4.2.2 字符串處理(String Manipulation)
4.2.3 數(shù)據(jù)格式化(Data Formatting)
4.3 實用函數(shù)庫(Utility Library)
4.3.1 定時/等待(Timer/Wait)
4.3.2 日期/時間(Date/Time)
4.3.3 文件應用(File Utilities)
4.3.4 路徑應用(Directory Utilities)
4.3.5 IO端口(Port IO)
4.4 RS-232函數(shù)庫(RS-232 Library)
4.4.1 RS-232C接口介紹
4.4.2 RS-232函數(shù)庫概述
4.4.3 RS-232編程舉例
第5章 高級函數(shù)庫
5.1 高級分析庫
5.1.1 概述
5.1.2 應用實例
5.2 TCP庫
5.2.1 網(wǎng)絡化儀器
5.2.2 TCP協(xié)議與TCP庫
5.2.3 TCP服務器程序設計
5.2.4 TCP客戶程序設計
5.3 DataSocket庫
5.3.1 DataSocket介紹
5.3.2 DataSocket發(fā)送數(shù)據(jù)程序設計
5.3.3 DataSocket接收數(shù)據(jù)程序設計
5.4 工具庫(Tools Library)
5.4.1 工具庫簡介
5.4.2 密碼設計
5.4.3 工具條設計
5.4.4 分頁界面設計
5.4.5 系統(tǒng)托盤設計
第6章 數(shù)據(jù)庫應用程序開發(fā)—SQL Toolkit
6.1 概述
6.1.1 SQL Toolkit功能概述
6.1.2 SQL Toolkit 2.0的安裝
6.2 入門
6.2.1 數(shù)據(jù)庫基本概念
6.2.2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6.2.3 ODBC
6.2.4 TABLE控件
6.3 數(shù)據(jù)庫基本操作
6.3.1 SQL Toolkit數(shù)據(jù)庫操作基本步驟
6.3.2 使用SQL Toolkit的函數(shù)庫
6.4 數(shù)據(jù)庫高級操作
6.4.1 設置連接屬性
6.4.2 設置語句屬性
6.4.3 操作復合語句
第7章 高級程序設計
7.1 DLL和Windows SDK
7.1.1 DLL的基礎知識
7.1.2 創(chuàng)建和調試DLL
7.1.3 使用DLL
7.1.4 Windows SDK概述
7.1.5 Windows SDK編程實例
7.2 多線程
7.2.1 概述
7.2.2 兩種多線程機制
7.2.3 多線程間的數(shù)據(jù)保護
7.2.4 防止死鎖
7.2.5 監(jiān)視和控制次線程
7.2.6 線程的優(yōu)先級
7.2.7 線程局部變量
7.2.8 其他一些要注意的問題
第8章 ActiveX技術
8.1 ActiveX技術簡介
8.2 使用ActiveX控件
8.2.1 設計帶有ActiveX控件的應用程序
8.2.2 需要注意的問題
8.3 創(chuàng)建ActiveX服務器
8.3.1 COM應用程序、對象和接口
8.3.2 創(chuàng)建ActiveX服務器工具
8.3.3 生成的代碼
8.3.4 ActiveX庫——服務器函數(shù)
8.3.5 聯(lián)編并發(fā)布ActiveX服務器
8.3.6 ActiveX注冊
8.3.7 COM線程模式
8.3.8 調試ActiveX服務器
8.3.9 一些建議、提示和技巧
第9章 虛擬儀器軟件設計
9.1 虛擬儀器概述
9.2 VPP規(guī)范
9.2.1 VPP規(guī)范概述
9.2.2 虛擬儀器軟件結構(VISA)
9.3 儀器驅動程序開發(fā)
9.3.1 VPP儀器驅動程序模型
9.3.2 VISA函數(shù)的應用
9.3.3 函數(shù)面板的設計
9.3.4 動態(tài)鏈接庫的生成
9.4 儀器軟面板的設計
9.4.1 VPP儀器軟面板
9.4.2 軟面板的設計
9.4.3 可執(zhí)行文件的生成
9.4.4 幫助文件的制作
9.5 安裝盤的制作
9.5.1 VPP規(guī)范的安裝要求
9.5.2 制作安裝盤
9.6 IVI驅動程序
9.6.1 儀器可互換性
9.6.2 IVI驅動程序的結構
9.6.3 IVI驅動程序的其他功能
9.6.4 IVI驅動程序開發(fā)向導
9.6.5 IVI驅動程序與VPP驅動程序
附錄A 函數(shù)Fmt、Scan的標識符和修飾符
附錄B SQL命令
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