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花瓷器紋飾藝術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人民美術  作者:鄭軍//遠宏//于鞍寧//殷杰瓊  頁數(shù):292  
Tag標簽:無  

前言

青花又稱白地青花瓷器,是指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再施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溫下一次燒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鈷料燒成以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燒成率高、成色穩(wěn)定的特點。白底襯以藍色紋飾,給人以清新素雅的美感,為歷代藏家所珍愛。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青花瓷標本是唐代的。從揚州出土的青花瓷片來看,其青料發(fā)色濃艷,帶結晶斑,為低錳低鐵含銅鈷料,胎質多粗松,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器型有碗、罐、蓋等。紋飾以魚藻紋、花萆紋為主。其中花草紋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為多見。另外,還有菱形等幾何圖形并夾以散葉紋,為典型的阿拉伯圖案紋飾。宋代的青花瓷器出土不多,從碗的殘片來看,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成熟的青花瓷出現(xiàn)在元代的景德鎮(zhèn)。器物胎體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松。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鎮(zhèn)墓器等。紋飾特點是構圖飽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流暢有力,勾勒渲染粗壯沉著。主要題材有人物(高士圖、歷史人物等)、動物(龍鳳、麒麟、魚、鴛鴦等,其中龍紋頭小、細頸、身長、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網(wǎng)格狀,輔助紋飾為卷草、蓮辦、古錢、回紋、海水、云、蕉葉等)、植物(如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及花葉、瓜果等)和極少數(shù)的詩文等。

內(nèi)容概要

  青花又稱白地青花瓷器,是指用含氧化鉆的鉆礦為原料,再施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溫下一次燒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鈷料燒成以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燒成率高、成色穩(wěn)定的特點。白底襯以藍色紋飾,給人以清新素雅的美感,為歷代藏家所珍愛。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青花瓷標本是唐代的。從揚州出土的青花瓷片來看,其青料發(fā)色濃艷,帶結晶斑,為低錳低鐵含銅鉆料,胎質多粗松,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器型有碗、罐、蓋等。紋飾以魚藻紋、花草紋為主。其中花草紋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為多見。另外,還有菱形等幾何圖形并夾以散葉紋,為典型的阿拉伯圖案紋飾。宋代的青花瓷器出土不多,從碗的殘片來看,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成熟的青花瓷出現(xiàn)在元代的景德鎮(zhèn)。器物胎體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松。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鎮(zhèn)墓器等。紋飾特點是構圖飽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流暢有力,勾勒渲染粗壯沉著。主要題材有人物(高士圖、歷史人物等)、動物(龍鳳、麒麟、魚、鴛鴦等,其中龍紋頭小、細頸、身長、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網(wǎng)格狀,輔助紋飾為卷草、蓮瓣、古錢、回紋、海水、云、蕉葉等)、植物(如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及花葉、瓜果等)和極少數(shù)的詩文等。

書籍目錄

1.唐宋時期的紋飾2.元代的紋飾3.明代的紋飾4.清代的紋飾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中國的青花瓷器,形式多樣,生動傳神,畫面中反映社會風俗時尚、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及山水、花鳥、文字和吉祥圖形等內(nèi)容,構成了青花瓷畫所特有的裝飾的寫意性,講究的是造型的美觀,它的最大特征是“泥土氣”。本書中搜集了大量的歷代青花瓷器繪畫作品,這對研究我國傳統(tǒng)青花瓷器的歷史及紋飾的發(fā)展,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本書在原有資料的基礎上又進行了重新摹繪,有些則采用了原來的圖片,以適應不同讀者的參考借鑒需要,由于資料收集時間長,難以一一注明出處,在此特向本書所引用資料的作者、編者及收藏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編輯推薦

《中國青花瓷器紋飾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設計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青花瓷器紋飾藝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這書的名字挺好,但是臨摹的圖水平實在太差,竟然也印刷出來??。。?!
  •   全書基本上都是圖案,主題是很好的,選材方面也還好,但是那個畫工,真是小學生的水平,就這水平,也敢出書????。?!不得不感慨下----“無知者無畏”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