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07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陳秀蘭 頁數(shù):302 字數(shù):22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魏晉南北朝文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近300年的帝王詔令、奏章、表疏、書信、各類文人著述,其語言多帶有事務(wù)性風格;佛典是口語性較強的宗教文獻,是一種文白混雜、漢外混雜的早期白話文獻。二者在語法系統(tǒng)、詞匯系統(tǒng)方面各具特色,為了探討它們在語法、詞匯方面的差異,本課題對它們進行比較研究。本書選題有新意,突破了以往單一體裁的研究模式,富有開創(chuàng)意義。作者運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研究,值得提倡。本書作者選擇了獨特的角度,,作扎實的描寫研究。在一定范圍內(nèi)作窮盡性調(diào)查,勾勒概貌,統(tǒng)計分析?! ?本書共計5章20萬字,作者運用比較研究、數(shù)理統(tǒng)計、描寫等研究方法,探討了魏晉南北朝文與漢文佛典在總括副詞、常用詞、新詞新義3個方面的差異,揭示了形成差異的動因。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 第一章 緒論 一、選題緣起 (一) 兩種文獻的性質(zhì)與差異 (二) 比較研究的目的 (三) 擬解決的問題 二、材料和方法 (一) 研究材料 (二) 研究方法第二章 總括副詞 一、單音節(jié)總括副詞 (一) 概況 (二) 使用情況 (三) 特點 二、雙音節(jié)總括副詞 (一) 概況 (二) 使用情況 (三) 特點 三、三音節(jié)總括副詞 (一) 概況 (二) 使用情況 (三) 特點 四、兩種文獻在總括副詞方面的特點第三章 常用詞 一、個案研究 (一) 怖/惶/恐/懼/怕/悚/畏 (二) 詈/罵 (三) 空/唐/徒/虛 (四) 目/眼 (五) 燔/焚/然/燃/燒 (六) 盈/滿 (七) 自/從 (八) 大/獨/極/絕/深/甚/太/特/尤/至/最 (九) 許/聽 (十) 淚/涕./泣 二、兩種文獻在常用詞方面的特點第四章 新詞新義 一、阮籍、嵇康文的新詞新義 (一) 阮籍、嵇康文的新詞 (二) 阮籍、嵇康文詞語的新義 二、《六度集經(jīng)》(1—6卷)的新詞新義 (一) 《六度集經(jīng)》(1—6卷)的新詞第五章 結(jié)語主要參考文獻引用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四、兩種文獻在總括副詞方面的特點 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文與漢文佛典中的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三音節(jié)總括副詞的使用頻次及變化趨勢的調(diào)查與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魏晉南北朝文與漢文佛典在使用總括副詞方面的以下特點?! ?.兩種文獻在使用總括副詞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 (1)從詞的用法來看,總括副詞在魏晉南北朝文與漢文佛典中的用法基本相同?! 。?)從總括副詞的數(shù)目來看,兩種文獻具有相同的數(shù)目。兩種文獻的單音節(jié)總括副詞都有24個成員?! 。?)從總括副詞的成員來看,兩種文獻具有相同的成員。單音節(jié)有23個相同的詞,雙音節(jié)有30個相同的詞,三音節(jié)有1個相同的詞。 ?。?)從詞的頻次來看,兩種文獻具有相同的高頻詞。如:皆、俱、共、悉、并皆,既是魏晉南北朝文中的高頻詞,也是漢文佛典中的高頻詞。尤其是“皆”,極為活躍,不僅單用例多,由它作為構(gòu)詞語素組成的雙音節(jié)、三音節(jié)總括副詞的個數(shù)也多,用例也多?! 。?)從詞的變化趨勢來看,部分總括副詞在兩種文獻中的變化趨勢一致。如: “畢、遍、并(並)、共、兼、具、俱、率、齊、全、通、同、悉、總、并皆”等詞,在魏晉南北朝文與漢文佛典中均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咸皆”在魏晉南北朝文與漢文佛典中均呈現(xiàn)出有升(魏晉時期)有降(南北朝時期)趨勢。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