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法醫(yī)遺傳學詞典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李成濤,侯一平 著  頁數:84  

內容概要

  《英漢法醫(yī)遺傳學詞典》收釋詞目近3000條,涉及法醫(yī)遺傳學中的各個主要學科分支如法醫(yī)人類學學、法醫(yī)生物學等,并適當收集相關學科如蛋白質組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和表觀遺傳學的詞條,盡可能簡要地闡明基本概念和原理,另有分子生物學數據庫的網址200余條。本書適合公安、司法、檢察院等公共安全領域內的DNA鑒定工作者、各大高校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律師等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前言 正文 中文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克隆可以用作名詞,也可用作動詞。當用作名詞時,克隆是指由遺傳組成完全相同的分子、細胞或個體組成的一個群體。例如,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的基因或DNA分子的眾多份拷貝,構成一個基因克隆或DNA分子克??;來源于同一個祖細胞、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眾多的子細胞,構成了一個細胞克??;抗原分子刺激后產生抗體分子,如果是一種抗原分子刺激后產生的則是單克隆抗體,如果是多種抗原分子刺激后產生的則是多克隆抗體;通過無性繁殖獲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生物體,這是個體水平上的克隆,也稱為無性繁殖系。 用作動詞時,克隆是指利用DNA重組技術將一個特定的基因或DNA序列插入一個載體分子;也指分離出單個分子或單個細胞的操作過程。例如,克隆基因或克隆DNA分子是指從基因組或DNA大片段中,分離并獲得某一特定的基因或DNA序列;克隆細胞則是指從多種類型的細胞群體中,分離并獲得某一特定類型的細胞。 當用作動名詞時,英文為cloning,這是指分離出某一特定的基因、DNA分子或細胞后,用一些實驗的方法使其在數量上增多,以形成眾多份拷貝組成的一個群體,有時將這一過程稱為克隆化。 克隆技術又稱為“生物放大技術”,它經歷了三個發(fā)展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微生物克隆時期,即用一個細菌可以很快復制出成千上萬個和它一模一樣的細菌,從而變成一個細菌群;第二個時期是生物技術克隆時期,比如用遺傳基因—DNA進行克??;第三個時期是動物克隆時期,即由一個細胞克隆成一個動物??寺【d羊“多利”就是由一頭母羊的體細胞克隆而來,使用的便是動物克隆技術。 clone fingerprinting 克隆指紋(法) 獲得克隆的DNA片段之間的重疊序列(的方法)。參見DNA finger print。 cloning 克隆化 專指一般DNA在與載體DNA分子重組后,重組DNA分子由載體導人寄主細胞內,依賴載體的復制能力在寄主細胞中進行擴增,形成一個無性繁殖系的過程。 cloning site 克隆位點 載體上插入外源DNA片段的位置,一般為限制酶的識別序列。

編輯推薦

《英漢法醫(yī)遺傳學詞典》適合公安、司法、檢察院等公共安全領域內的DNA鑒定工作者、各大高校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律師等的參考用書。全書參考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內容豐富,對法醫(yī)遺傳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英漢法醫(yī)遺傳學詞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