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吳鐵,馮冰虹 主編  頁數:600  
Tag標簽:無  

前言

  傳授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是醫(yī)學教育的靈魂和目標,為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和實用型醫(yī)學人才而編寫一本好的教材,是我們每一個醫(yī)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為順應21世紀教學改革潮流和改進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適應目前高等醫(yī)藥院校的教育現(xiàn)狀,提高藥學教育質量,我們根據《藥理學》教材的特點,編寫了這本案例版《藥理學》教材,該教材與傳統(tǒng)教科書比較具有下述特點:(1)增加了“案例”與“問題”,在每一章的開頭,我們均結合本章的內容增加了一些應用藥物的案例,并就此案例的臨床用藥方面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加了“研究簡史”:藥理學的研究中有許多催人振奮的案例,新藥的發(fā)現(xiàn),新研究方法的建立,臨床治療難題的解決,新學說和理論的提出,無不閃爍著人類智慧的火花,無不激勵著后來者的奮斗。本教材增加了“研究簡史”,將一些知名科學家的名字及其發(fā)現(xiàn)總結出來,希望引起讀者的注意,進一步了解他們的事跡,為我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提供精神食糧?! 。?)在第1章緒論中,強調創(chuàng)新性教學,首先介紹藥物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展簡史,重點介紹藥物的“發(fā)現(xiàn)”。同時,也對藥理學未來的發(fā)展提出了展望。我們在緒論中增加了藥理學學習的方法指導,介紹怎樣學好藥理學,強調“教學大綱”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指導作用?! 。?)在每一章結束時,均增加“研究進展”或“展望”,指出該類藥物的發(fā)展前景、研究方向,讓學生們知道該類藥物的發(fā)展趨勢并對新問世的藥物有所了解,啟迪學生的學習興趣。 ?。?)與傳統(tǒng)的教科書不同,本教材敢于“納新”,在各章中補充了不少新的知識及新藥,把一些剛問世或即將問世的藥物收進本書,以保證教科書內容的新穎?! ”窘滩牡尼槍ο笫轻t(yī)學、藥學、藥物制劑專業(yè)的學生,我們的培育目標是把這些學生培養(yǎng)成為醫(yī)藥學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我們圍繞著培養(yǎng)這兩類人才的目標去編寫本教材,我們深知要編寫好這本書是十分艱難的,由于我們學術水平有限,加上編寫時間緊、任務重,本教材不完善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期望讀者們給予批評指正,我們將在第2版加以糾正并致謝。

內容概要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是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緊密聯(lián)系的橋梁學科,也是中醫(yī)學和西醫(yī)學相互結合的結合位點。藥理學的發(fā)展和某一領域的關鍵性發(fā)現(xiàn)和突破,將是21世紀最激動人心的成就。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藥理學的基本原理,學科任務及發(fā)展方向,同時,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48章不同系統(tǒng)藥物的藥理學作用,闡明其作用原理,介紹這些藥物的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等基本藥理學知識,同時,本教材以“案例”為導引,增加了藥物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展的簡史,對每一大類藥物的未來發(fā)展均做了概括性的展望。本書是廣大醫(yī)學生,藥學生藥理學學習的入門指導書和教科書,也是廣大醫(yī)學工作者,藥學工作者以及中西醫(yī)科研工作者的學習參考書及科研指導書。

書籍目錄

前言第1篇  總論 第1章  緒論   第1節(jié)  藥物發(fā)現(xiàn)與藥理學的發(fā)展   第2節(jié)  藥理學的研究內容與學科任務   第3節(jié)  藥理學的研究方法及發(fā)展方向 第2章  藥物代謝動力學   第1節(jié)  藥物的體內過程   第2節(jié)  藥物代謝動力學 第3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   第1節(jié)  藥物的基本作用   第2節(jié)  藥物作用機制的受體理論   第3節(jié)  藥物作用的非受體機制   第4節(jié)  藥物的不良反應與藥物的相互作用   第5節(jié)  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第6節(jié)  藥品說明書與藥物臨床應用原則 第4章  新藥研究與老藥新用   第1節(jié)  藥理學研究是發(fā)現(xiàn)新藥的重要手段   第2節(jié)  新藥研究的藥學與毒理學內容   第3節(jié)  新藥的臨床藥理學研究   第4節(jié)  藥物不良反應監(jiān)測與老藥新用第2篇  外周神經系統(tǒng)藥理學 第5章  傳出神經系統(tǒng)藥理學概論   第1節(jié)  傳出神經系統(tǒng)的分類   第2節(jié)  傳出神經系統(tǒng)的遞質和受體   第3節(jié)  傳出神經系統(tǒng)及其受體的生理效應   第4節(jié)  傳出神經系統(tǒng)藥物基本作用方式及其分類 第6章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第1節(jié)  概述   第2節(jié)  α、β受體激動藥   第3節(jié)  α受體激動藥   第4節(jié)  β受體激動藥   第5節(jié)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基本作用比較及研究進展 第7章  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第1節(jié)  α受體阻斷藥   第2節(jié)  β受體阻斷藥   第3節(jié)  α、β受體阻斷藥   第4節(jié)  α1受體阻斷藥研究進展 第8章  膽堿受體激動藥   第1節(jié)  概述   第2節(jié)  膽堿受體激動藥   第3節(jié)  抗膽堿酯酶藥   第4節(jié)  M受體亞型選擇性激動劑的研究進展 第9章  膽堿受體阻斷藥   第1節(jié)  M膽堿受體阻斷藥   第2節(jié)  N1膽堿受體阻斷藥——神經節(jié)阻斷藥   第3節(jié)  N2膽堿受體阻斷藥——骨骼肌松弛藥   第4節(jié)  M受體亞型選擇性阻斷劑的研究進展 第10章  局部麻醉藥和全身麻醉藥   第1節(jié)  麻醉藥概述   第2節(jié)  局部麻醉藥   第3節(jié)  全身麻醉藥第3篇  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藥理學 第11章  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藥理學概述 第12章  鎮(zhèn)靜催眠藥和抗焦慮藥 第13章  抗癲癇藥 第14章  抗精神失常藥 第15章  阿片類鎮(zhèn)痛藥 第16章  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與抗痛 第17章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藥物 第18章  中樞興奮藥與促智藥第4篇   心血管系統(tǒng)藥理學 第19章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抑制藥 第20章  抗高血壓藥 第21章  鈣通道阻滯藥 第22章  抗心律失常藥 第23章  抗心絞痛藥 第24章  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第25章  利尿藥和脫水藥 第26章  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第5篇  呼吸消化與其他系統(tǒng)藥理學 第27章  作用于呼吸系統(tǒng)的藥物 第28章  作用于消化系統(tǒng)的藥物 第29章  作用于血液系統(tǒng)的藥物 第30章  抗貧血藥與生血藥 第31章  組胺與組胺受體阻斷藥 第32章  其他自體活性物質藥物 第33章  作用于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藥物 第34章  作用于男性生殖系統(tǒng)的藥物第6篇  內分泌系統(tǒng)與骨代謝藥理學 第35章  性激素類藥 第36章  甲狀腺激素類藥和抗甲狀腺藥 第37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第38章  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 第39章  影響骨代謝及抗骨質疏松癥藥物第7篇  抗病原微生物藥理學 第40章  抗茵藥物概論 第41章  β-內酰胺類抗生素 第42章  大環(huán)內酯類、林可霉素類及萬古霉素類抗生素 第43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第44章  四環(huán)素類及氯霉素類抗生素 第45章  人工合成抗菌藥 第46章  抗結核病藥與抗麻風病藥 第47章  抗真菌藥 第48章  抗病毒藥 第49章  抗寄生蟲藥 第50章  消毒防腐藥第8篇  抗腫瘤與免疫調節(jié)藥理學 第51章  抗惡性腫瘤藥 第52章  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及生物制品結語篇  未來藥理學 第53章  系統(tǒng)生物學與藥物發(fā)現(xiàn)漢英對照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Ⅱ期臨床試驗本期試驗是對新藥治療作用的初步評價階段。其目的是初步評價藥物對目標適應證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為Ⅲ期臨床試驗研究設計和給藥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此階段的研究設計可以根據具體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種形式,包括隨機、盲法和對照臨床試驗。根據統(tǒng)計學隨機原理,將試驗對象均勻地分配到試驗組,避免受試驗者主觀意志或客觀條件的影響,常用方法有單純隨機抽樣、均衡隨機和均衡順序隨機,最后一種方法是臨床試驗中較合理的一種隨機方法。盲法分為單盲法和雙盲法,在本期試驗中要求使用雙盲法,其目的是排除試驗者和患者的主觀偏因的影響。對照臨床試驗的設置是為了評價受試新藥提供參比的標桿,以判斷受試藥療效的優(yōu)劣和可靠性,本組試驗必須與受試藥組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一致。本期需要完成雙盲對照試驗100對。本期試驗內容包括病例選擇標準、診斷標準、各種檢查標準、給藥劑量、給藥方法、療程、療效判斷標準和統(tǒng)計處理方法等。試驗設計必須符合四個基本原則,即代表性、重復性、隨機性和合理性。 Ⅲ期臨床試驗本期試驗是擴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為新藥治療作用的確證階段。本期臨床試驗的設計原則和要求應與Ⅱ期臨床試驗一致,其目的是進一步驗證藥物對目標適應證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系,最終為藥物注冊申請的審查提供充分的依據。試驗需要完成300例以上的隨機、盲法和對照試驗,而計劃生育藥物則需要完成1000例以上,試驗周期至少一年。 Ⅳ期臨床試驗本期試驗是新藥上市后應用研究階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廣泛使用條件下的新藥的療效和不良反應,評價新藥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有效性,利益與風險關系,同時,根據觀察結果對給藥劑量、用法等進行改進。注意本期臨床試驗與藥物不良反應監(jiān)察和市場再評價并不等同,各有研究內容和目標。本期臨床試驗內容包括針對主要適應證進行擴大臨床試驗,特殊人群(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老人及肝。腎功能不全者)的臨床試驗,補充臨床試驗和Ⅱ、Ⅲ期臨床試驗不易發(fā)現(xiàn)的不良反應考察。 藥物的臨床試驗還包括生物等效性試驗(bioequivalence test)。生物等效性試驗是指應用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研究的方法,以藥物代謝動力學參數為指標,比較同一種藥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劑型的制劑,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無統(tǒng)計學差異的人體試驗,這種評價方法也稱為“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ABE)。主要用于評價仿制藥與專利藥的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然而,這種“平均生物等效性”評價方法只考慮參數的平均值,未考慮變異及分布,不能保證個體間生物利用度相近,對變異小和變異較大的藥物設置的生物等效性標準一樣。因此,美國FDA于2001年將“個體生物等效性”(individualbioequivalence,IBE)和“總體生物等效性”(population bioequivalence,PBE)的概念納入生物等效性評價統(tǒng)計學指導原則。平均生物等效性即是對于兩藥物有關的概率分布函數的均數或中位數而言是生物等效性。總體生物等效性即是對于兩藥物有關的概率分布函數而言是生物等效性。個體生物等效性即是對于總體中大部分個體而言是生物等效性。并不是所有的藥物都需要三種生物等效性方法進行評價,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和目的來選取。

編輯推薦

《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guī)劃教材?全國高等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藥理學(案例版)(供醫(yī)學類、藥學、藥物制劑、臨床藥學、中藥學、制藥工程、醫(yī)藥營銷等專業(yè)使用)》是廣大醫(yī)學生,藥學生藥理學學習的入門指導書和教科書,也是廣大醫(yī)學工作者,藥學工作者以及中西醫(yī)科研工作者的學習參考書及科研指導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藥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被迫買的教科書
  •   這本書相對比較專業(yè),買回來沒看太多。
  •   當當送書的真惱火,書到了幾天也不打個電話!還少送一本!
  •   有了案例以后的藥理書更加生動,更加迎合現(xiàn)在的考試方向
  •   跟正版一樣,質量不錯~
  •   下學期要用的書~不過就是其中一兩本有一點破損褶皺~
  •   應該是正版吧,跟以前學校發(fā)的差不多,以前那本不見了
  •   好,是我先要的一本,
  •   不錯的一本書哦很喜歡
  •   很好。跟描述的一樣。
  •   一打開包裝,這本書的封面就讓我失望了,邊邊都皺了~~~比我朋友在當當網買的差~~~
  •   質量還行,是這個版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