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唐世貴 頁數(shù):322
前言
新編《大學語文》教材,是根據(jù)2003年3月國家教改辦全國高等教育發(fā)展中心“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人文素質類子課題”第一次會議精神組編的。新編《大學語文》以語言文化為特色,是一部以經(jīng)典文類為主干的綜合人文素質課程教材。為此,《大學語文》精選了詩賦、散文、小說、戲曲、書信及其他經(jīng)典應用文章等59篇(不包含章與則)及“附錄”。它基本上涵蓋了文、史、哲方方面面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初步涉及西方文化的精髓點滴。為適應一般大學學生的接受能力,體現(xiàn)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特色,“附錄”選編了“中國文化簡介”、“詩詞曲格律入門”、“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新編《大學語文》從體例、結構、內容三個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開拓,以是否能體現(xiàn)其“人文性、審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地緣性”的標準來制定編輯原則,遴選經(jīng)典文章?! ∽?978年秋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倡議重新開設“大學語文”,并在南京大學首先開設以來,此課已經(jīng)在普通高校中開設30年了。當時《大學語文》教材由華東師范大學徐中玉教授主編,由十多所全國重點大學參編,1981年7月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初版,此后連續(xù)出了四版。該書很有特色,正如徐中玉先生在第四版前言中所說的:“《大學語文》的內容應以本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為重點,這正是它不同于中學語文教材的地方?!蓖ㄓ^該教材,它由文選、文學史、附錄(文化常識)構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這樣就為《大學語文》的結構編排制定下了以文學為主體、以時間為線索的第一種縱式體例模式。1996年6月由教育部高教司組編、徐中玉、齊森華任主編的《大學語文》(仍由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下同)由過去的縱式結構改為橫式結構。該版教材在2001年6月出了增訂本,由過去的330千字增加到736千字。1996年版與1981年版在編排體例和內容方面都有所不同,徐中玉先生在1996年版編寫說明中談到《大學語文》這類基礎課的重要作用時說:“一、增強人文精神的培育。……二、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有助于突破思維定式,獲得啟發(fā),利于創(chuàng)新?!?、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精彩描寫提供了美感、愉悅和享受,既能陶情養(yǎng)性,也能提高鑒賞力與寫作水平。”從徐先生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語文課已經(jīng)由過去的單方面的文學知識傳授轉到了以學生為本,提高人文素質這個高度上來了。因此,“本書是為全日制高校各類各系科大學生培養(yǎng)綜合性民族文化素質和提高本國語文閱讀與表達能力而編寫的通用教材”,這是以內容來構成單元的第二種橫式體例模式。
內容概要
《大學語文》是一部以經(jīng)典文類為主干、體現(xiàn)其語言文化特色的綜合人文素質課程教材。本教材開篇從《周易》中的歌謠寫起。遠古人類用幻想來支配自然,把自然對象化。伴隨著人類思想的覺醒,文學走上了自覺的道路。詩、詞、曲、白話小說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后世學人提供了做學問、做人高不可及的審美范例?!案戒洝敝羞x編的“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突出了一般大學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宗旨?! 洞髮W語文》適合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教材,也可供文學愛好者閱讀參考。
書籍目錄
前言一、言志:人類情感的宣泄歸姝·上六彈歌候人歌越人歌秦風·蒹葭陌上桑登樓賦再別康橋雨巷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二、幻想:人的歷史之神話《山海經(jīng)》(四則)女媧之腸韓流生帝顓項黃帝女魃鯀禹治水商頌·玄鳥天問(節(jié)選)桃花源記搜神記(三則)羽毛農女董永之妻韓憑夫婦鵲橋仙論雷峰塔的倒掉三、自然:美的歷程《老子》三章秋水(節(jié)選)滕王閣序春江花月夜蜀道難水調歌頭牡丹亭·驚夢再游黃山記四、文筆:通古今之變五蠹(節(jié)選)垓下之圍燕歌行五代史伶官傳序雙調·夜行船·秋思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圓圓曲五、文明:沖突與對話長恨歌無題虞美人聲聲慢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舞會以后繩子的故事麥琪的禮物棄絕六、學問:文心詩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詩品序(節(jié)選)秋興八首(其一、其八)祭十二郎文李憑箜篌引項脊軒志板橋題畫(三則)希望不朽——我的宗教《屈原》與《厘雅王》——這是回答徐遲先生的一封信。原信附后。錢七、人生:養(yǎng)浩然之氣《孟子》(七則)登幽州臺歌摸魚兒正氣歌(并序)金縷曲·贈梁汾詠史(金粉東南十五州)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附錄中國文化簡介詩詞曲格律入門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寫作能力培養(yǎng)
章節(jié)摘錄
二、幻想:人的歷史之神話 《山海經(jīng)》是中華民族唯一一部神話總集,但內容駁雜而紊亂,也沒有故事的連貫性。然而,人類童年的歷史,我們現(xiàn)在不可能從物質方面進行復原了,也只能從先秦文獻中的只言片語的神話傳說中找到某些歷史的影子。《山海經(jīng)》把歷史的上限斷自女媧與大嗥(伏羲),而女媧摶黃土為人、煉石補天的神話卻出現(xiàn)于漢代的文獻中。明清之際,是中國神話集大成時期,如《西游記》等偉大的神話小說?! 对娊?jīng)》及諸子散文中的個別篇章,尚存一些零散的神話傳說,這些零碎的神話傳說,幾乎與《山海經(jīng)》有某些聯(lián)系。嚴格地說,《桃花源記》、《鵲橋仙》、《論雷峰塔的倒掉》等并不就是神話,而是要從這些文類中的幻想——神話、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中,發(fā)掘出其隱含的歷史意蘊和人生哲理,給我們今天的人們以某種啟迪?! 渡胶=?jīng)》四則 《山海經(jīng)》分《山經(jīng)》與《海經(jīng)》,共18卷,31000多字。這部書古代曾被說成是地理書、刑法書或小說。舊傳為夏禹、伯益所作,有一定依據(jù),但此書又并非一人一時一地所寫。近人蒙文通先生大致認為《山海經(jīng)·山經(jīng)》為古巴人所編,《山海經(jīng)·海經(jīng)》為古蜀人所輯,而袁珂先生卻斷定《山海經(jīng)》的作者是戰(zhàn)國初年或中年的楚國或楚地人。據(jù)考證:《山海經(jīng)》經(jīng)過漫長的口頭流傳,由大禹、伯益帶往中原。該書主要部分成書于西周之前,“雅言”文本是由遷徙蜀地的楚國貴族后裔于戰(zhàn)國中葉編譯而成的?!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