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杰魯莎·麥科馬克 編 頁數(shù):166 譯者:王展鵬,吳文安
Tag標簽:無
前言
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中愛建交三十周年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愛爾蘭國家廣播公司邀請愛爾蘭漢學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和長期從事中愛文化、商務交流的著名社會活動家、記者和企業(yè)家以“愛爾蘭人與中國”為題舉辦了托馬斯·戴維斯系列講座。講座播出后,在愛爾蘭、英國等歐洲國家引起熱烈反響。2009年,愛爾蘭國家廣播公司新島出版社將講座內容匯編成(《愛爾蘭人與中國》一書,出版了本書英文版。愛爾蘭總統(tǒng)麥卡利斯為本書的出版發(fā)來了賀信,愛爾蘭駐華大使戴克瀾為本書撰寫了后記。北京外國語大學愛爾蘭研究中心受愛爾蘭外交部委托在華翻譯出版本書中文版。從愛爾蘭中國研究的歷史看,愛爾蘭的小國地位及其與英國學術出版界因歷史原因形成的特殊關系,使之在有關中國的知識問題的大多數(shù)領域扮演了消費者而非制造者的角色,只是在歷史上愛爾蘭人與中國交往的一些特定領域出版了一定數(shù)量的研究成果。這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研究取向有其歷史的合理性,但從總體上看,在1979年兩國建交前,愛爾蘭學術界有關中國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見。
內容概要
本書是第一部探討中愛兩國人民之間關系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該書是2009年6月為紀念中愛建交三十周年而作,共包括12篇文章。這些文章題材廣泛,從兩國外交史到音樂表演,從商務合作到園藝上的交流和文學上的相互啟發(fā)。本書希望揭示的是,盡管中愛兩國正式外交關系的建立只有三十年的歷史,兩國人民間的交流與合作源遠流長而又復雜多樣,可以追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愛爾蘭建國之前的久遠歲月。 愛爾蘭總統(tǒng)瑪麗·麥卡利斯為本書發(fā)來了賀信,愛爾蘭駐華大使戴克瀾先生為本書撰寫了后記。
作者簡介
作者:(愛爾蘭) 麥科考馬克.
書籍目錄
愛爾蘭總統(tǒng)瑪麗·麥卡利斯的致辭譯者序言第一章 中國鏡像中的愛爾蘭杰魯莎·麥科馬克第二章 帝國齟齬——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伯爵的英國使團馬嘯鴻第三章 清廷愛爾蘭人總稅務司——羅伯特·赫德爵士在中國1854-1908理查德·奧利里第四章 從餡餅王奧到傅滿州——愛爾蘭、中國及種族主義芬坦·奧圖爾第五章 奧斯卡·王爾德筆下的中國哲人杰魯莎.麥科馬克第六章 三代羅斯伯爵的中國植物情布倫丹·帕遜,第七代羅斯伯爵第七章 英雄主義與熱情——愛爾蘭赴華基督使團的先驅帕特里克·科默福德和理查德·奧利里第八章 東西音樂之神會——酋長樂隊在中國陳慧珊第九章 揭開中國的神秘面紗理查德·巴瑞特第十章 中國的城市規(guī)劃——大城市及其未來波琳·伯恩第十一章 旅居愛爾蘭的中國人呂奧達安·麥克·科梅克后記 為紀念中愛建交三十周年而作戴克瀾撰稿人簡介本書部分術語中英文對照表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791年秋,東印度公司順利獲得英國政府的支持,小威廉·皮特(1759-1806年)時任首相(1783-1801年、1804-1806年在位),亨利·鄧達斯(1743-1811年)任內政大臣。當時,來自安特里姆郡的喬治·馬戛爾尼兼具外交官和殖民地管理者的顯赫經歷,成為擔任大使職位的不二人選。作為愛爾蘭和英國議會議員,馬戛爾尼曾任格林納達總督和愛爾蘭國務大臣。他為人稱道的經歷還包括出使圣彼得堡,與葉卡捷琳娜女皇(1762-1796年在位)達成了一項貿易條約。馬戛爾尼及其下屬、瑛國政府各部門和東印度公司進行了長時間的磋商,i,-t論的問題涉及工資、出使條件、出使目的和禮品。馬戛爾尼的出使條件之一是冊封他為英國伯爵。當英國爵位無法立即安排時,他同意先受封為愛爾蘭貴族——德沃克(Dervock)的馬戛爾尼伯爵,隨后再受封英國伯爵爵位。700多人組成的使團艦隊于1792年9月從樸茨茅斯啟航。他們將在大約一年后的1793年8月抵達北京。海軍大臣為大使和他的隨從提供了英國皇家海軍“獅子”號(HMslion),這是一艘裝備了64門火炮的戰(zhàn)列艦,艦長為伊拉斯馬斯·高厄爵士。東印度公司準備了它最寬敞、最舒適的交通船只“印度斯坦”號(Hindostan,排水量1300一1400噸),為皇帝運送禮品經驗豐富、受人尊敬的麥金托什(Mackintosh)船長是東印度公司員工。此外,兩艘雙桅船,“克拉倫斯”號(Clarence)和“豺狼”號(Jackal),將在使團通過黃海時加入其中。
后記
著名的中國史專家史景遷教授曾寫道:“毫無疑問,這個國家之所以偉大,原因之一在于她具有吸引和保持其他人關注的能力?!敝袊鴱膩聿环ξ@樣關注的能力。史景遷教授的評論主要是針對多年前歐洲人關于中國的認識做出的,當時空間上的距離和旅行上的困難遠比今天更令人望而生畏,歐洲人對于中國的了解也比今天少得多。無論馬可·波羅是否真的到過中國,從那個時代起,中國就已成為人們的興趣所在和心馳神往的地方。改革開放政策是中國實現(xiàn)巨大經濟、社會轉型的根本動力。31年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取得了長足進步,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現(xiàn)代中國吸引了整個世界的目光。然而,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與外部世界交往的歷史源遠流長。理查德·巴瑞特在本書中對這一隋況作了正確而又頗具說服力的概括:中國不僅處于上升階段,而且正在追尋自己昔日的輝煌。
編輯推薦
《愛爾蘭人與中國》:愛爾蘭國家廣播公司(RTE)2008年度托馬斯·戴維斯系列講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